黄军就
黄军就,男,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2015年4月发表了全球第一篇有关利用CRISPR技术修改人类胚胎基因的报告。
因人类胚胎基因修改研究,入选全球知名科研期刊《自然》(Nature)杂志2015年度对全球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人物。
人物事件
2015年12月17日,全球知名科研期刊《自然》(Nature)杂志公布该杂志评出的2015年度对全球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人物,其中来自中国中山大学的科学家黄军就因人类胚胎基因修改研究入选。2015年年4月,黄军就和团队成功修改了人类胚胎的脱氧核糖核酸,为治疗一种在中国南方儿童中常见的遗传病——地中海贫血症提供了可能。
入选原因
《自然》介绍说,十位入选的科学家来自全球多个地方,他们在气候变化、基因编辑等多个科研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问世不久的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是今年科学界一个热门话题。获选的黄军就及其团队正是利用这一技术对人类胚胎的一个特定基因进行修改,从而避免该基因突变导致地中海贫血症。
《自然》说,黄军就等人发表全球第一篇有关利用CRISPR技术修改人类胚胎基因的报告。黄军就此前接受《自然》采访时说,这项实验能帮助探讨一些重大疾病在基因层面的成因,并有助于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所发挥的作用。然而,由于这类实验涉及学术伦理,在获得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争议。例如,尽管黄军就等人使用的是医院丢弃的异常胚胎,其论文发表后仍引发科学界批评。12月初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召开的人类基因编辑国际峰会,就专门讨论了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禁区。
参考资料
中国科学家黄军就当选《自然》杂志年度十大人物.中新网.2015-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