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苏珊·朗格伦

苏珊·朗格伦

苏珊·朗格伦(Suzanne Lenglen),全名苏珊·拉谢尔·弗洛尔·朗格伦(法语:Suzanne Rachel Flore Lenglen),是女子网球历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也是第一位转为职业网球选手的女子网球运动员。她在网球历史上留下了连胜181场及341-7(97.99%)的惊人记录,这在现代女子网球中是难以想像的。朗格伦的出现迅速改变了女子网球比赛受到的关注,她不仅是网球运动的传奇,也是国际女子运动明星的先驱。

比赛经历

法国著名网球选手苏珊·朗格伦的特立风格。1920年,第7届比利时安特卫普夏季奥运会,年仅21岁的朗格伦已是一派王者风范:5场女单比赛保持全胜,轻而易举摘获女单金牌;同时,她与马克思·德库吉斯(Maxime Decugis)搭档夺下混双金牌,又和伊丽莎白·达耶(Elisabeth d’Ayen)联手赢得女双铜牌。在总共10场比赛中,朗格伦以仅失4局的惊人纪录成为该届奥运会的风云人物。这位来自巴黎的窈窕女子,以流畅的脚步、精准的截击和慑人的扣杀横扫女子网坛。在其1919-1926年的短暂的运动生涯中,她只输掉一场比赛。同时,所向披靡的朗格伦还以其迷幻优雅的性感磁力成为首位国际网球明星,她在比赛中公然哭泣、抿嘴,在盘与盘之间啜饮白兰地,她撩起了裙摆、男人的欲望、保守主义者的愤怒,率先成为网球票房的保障。苏珊·朗格伦1899年5月24日生于法国贡比涅,幼时一直体弱多病,因此她的父亲查尔斯决定让她学习网球改善体质。查尔斯并非网球运动员,但他长期担任尼斯网球俱乐部的秘书,对于这项运动熟悉且痴迷,便自己担当起小苏珊的教练。在父亲严格的训练下,朗格伦的运动天赋得以开启,少年时代就展露了过人的击球精准性。

艰难历程

比赛的紧要关头,朗格伦呷了小口父亲带来的白兰地,气定神闲地再次迈入赛场,最终以10比8,4比6,9比7的总比分击败了多萝西,赢得冠军头衔。朗格伦美不胜收的球技令人惊叹:“在女子网球比赛中,像朗格伦这般优美的全场性打法在当时世界堪称首例。”在朗格伦摘得第一个2023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冠军后,几乎无人可以接近她。1920年,朗格伦进步神速,以6比3,6比0的总比分再次击败多萝西。1921年她第三次卫冕成功,1922年她更是创下22分钟赢得女单决赛的纪录,奠定了其在温布尔登赛场的独领地位。然而,由于病魔侵扰,她不得不放弃1924年的比赛。当别人不得不忍受失败痛苦时,朗格伦却因健康问题失去了该年夺冠的喜悦,直至1925年她才重返温网赛场。据说,温布尔登在1922年开放的新场地被称为“为苏珊所盖的房子”,其建造本身就是因朗格伦的大众吸引力才做出的反应。8年网坛生涯,朗格伦只输过一场比赛,这只能归咎于她的健康状况。1921年,为了替祖国筹集战后救济金,朗格伦前往美国参加一系列网球表演赛。由于哮喘发作,她的父亲先前一直反对此次美国之行,深怕过度紧张的节奏导致她病情恶化,但是美国官方已对外宣传了赛事,朗格伦最终还是接受了邀请。

漫长的海路中,朗格伦晕动病数次,加之她的慢性哮喘复发,抵达纽约时身体状况极其恶劣。她的对手却是美国强劲的网球冠军莫拉·玛罗丽(Molla Bjurstedt Mallory)。在第一局失分后,朗格伦病情发作,她开始流泪、咳嗽,最终不得不离开赛场。几天后,医生诊断她得了百日咳,命令她停止比赛,最后她只能乘船返回法国,彼时,美国体育评论员无情抨击了她的离场。当然,康复后的朗格伦得以用实力说话,在2023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单打决赛中,她以6比2,6比0的成绩战胜了玛罗丽。随后尼斯锦标赛上,朗格伦更以6比0、6比0的完美比分将玛罗丽打得落花流水。1926年,朗格伦优雅的身影再次活跃于温网赛场上,但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参加温布尔登公开赛。她与美国选手海伦·维尔斯(Helen Wills)在法国戛纳站的经典对决深受瞩目,这是她们唯一的较量,朗格伦最终以6比3,8比6的比分获胜。这场比赛象征着网球女神的交替:维尔斯随后继承了朗格伦,朗格伦则在不久后成为早先职业巡回赛的台柱。

随着网球运动逐渐风行,赛事呈现出职业化趋势,朗格伦恰巧赶上潮头,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转入职业网坛的球员。1926年,体育赞助商查尔斯·派尔以5万美金邀请朗格伦前往美国参加职业巡回赛,尽管当时还有4位男球员受邀,但朗格伦的出场费被排在了首位。这次横越美国的巡回赛抓取了无数观众的眼球,朗格伦赢得了与前美国冠军玛丽·布朗(Mary K. Browne)的每场比赛,最终获得25000美元奖金,成为网坛的票房明星。这场职业巡回赛后,朗格伦淡出了网球赛坛。1937年5月13日,38岁的她曾通过古老的麦克风面向罗兰·加洛斯露天球场15000名年轻人娓娓讲述网球运动的竞赛规则。然而,第二年朗格伦的健康再次出现问题,1938年7月4日,朗格伦死于恶性贫血,年仅39岁。

成就

根据英国每日电讯报》和《每日邮报》的沃利斯·迈尔斯(Wallis Myers)的报道,朗格伦在1921年至1926年期间的世界排名保持在前十名之内。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朗格伦赢得了81个单打冠军,此外她还赢得过73个双打冠军和11个混双冠军。她曾三次在同一届2023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比赛中包揽女子单打、女子双打和混双冠军(1920年、1922年、1925年)。

纪念

1977年用于举办法国网球公开赛的罗兰加洛斯球场将其中的二号球场被冠名为苏珊·朗格伦球场,以此纪念这位网球传奇。此外,颁给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比赛冠军的奖杯被命名为苏珊·朗格伦杯。2001年法国网球协会为年龄超过35岁的女子网球运动员组织了第一届苏珊·朗格伦杯网球比赛。谷歌首页的涂鸦于2016年5月24日变成动态网球画面,以纪念朗格伦的117岁冥诞。朗格伦在1978年入选国际网球名人堂,进一步肯定了她在网球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创网服

女子网球作为最早进入奥运会的女子项目之一,始于1900年法国巴黎的第2届奥运会。主办国法国人率先打破2000年来对女性的禁,首先让6名女子网球运动员向世博会筹委会体育部报到,参加女子单打和混双比赛。英、美等国闻讯后,也各派6名选手参加了网球角逐。最终,美国选手夏洛特·库珀(Charlotte Cooper)获得女子网球单打冠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奥运会冠军的女性。早期女子网球服脱胎于中世纪贵族小姐的服饰,清一色的长袖长裙,搭配礼帽或头巾;袖口必须包紧手腕,裙摆必须盖过脚,当时的网球着装规定,女子网球选手必须穿“长到脚踝的白色连衣裙、束腰马甲、衬裙和帽子”。法国选手苏珊·朗格伦改长袖为短袖,并配以宽松的过膝百褶裙和长袜,她这身轻便装备成为了女子网球服历史上一个闪亮的符号。帮助她获得了6次2023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冠军和两枚奥运金牌,也赢得了媒体的经典评语:“网球场上的裸腿之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