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嘴鹳
凹嘴鹳(学名:Ephippiorhynchus senegalensis,英语:saddle-黄嘴鹮鹳 stork),又名鞍嘴鹳,是一种大型的鹳,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苏丹、埃塞俄比亚、肯雅及南非,并在冈比亚、塞内加尔、科特迪瓦及乍得也有分布。它是亚洲黑颈鹳的近亲,它们是黑颈鹳属中仅有的两个种。凹嘴鹳栖居在平原、半干旱地区的河流、湖泊和沼泽,成对或结小群活动,日行性。
形态特征
凹嘴鹳是很大型的鸟类,高1.5米,翼展阔2.7米,可能是最高鹳。雄鸟较雌鸟大及重,介乎5.1-7.5公斤,雌鸟则重5-6.9公斤。它们的头部、颈部、背部、双翼及尾巴都是黑色的,身体其余部分及主飞羽都是白色的。巨大的喙是红色的,有黑间及黄色的前盾。双脚是黑色的,膝部是粉红色的。雄鸟及雌鸟都是相同颜色,但雌鸟的瞳孔是金黄色的,而雄鸟的则是褐色的。早成雏的羽毛是褐灰色的。求偶时,会露出带有斑纹的羽毛。
生活习性
凹嘴鹳栖息在热带低地的沼泽及湿地,一般成对分散在树上筑巢、栖息,求偶时,会展翅奔跑,露出带有斑纹的羽毛。
凹嘴鹳主要吃鱼类、青蛙及蟹,也会吃雏鸟及其他陆地上的脊椎动物。它们猎食时移动得很谨慎,有点像较大的鹭科。
繁殖
它们在热带低地的森林湿地和其他洪泛区繁殖。它在树上筑一个又大又深的木棍巢,产下一到五个 白色蛋,每个蛋重约 146 克。孵化期为 30-35 天,早成雏羽化前还需要 70-100 天,幼鸟通常会留在父母的领地里,直到下一个繁殖季节。
保护级别
凹嘴鹳为无危物种,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