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果系
光果系隶属于植物界的唇形科荆芥属,是一类多年生植物。其特征包括根茎长,茎纤弱且多毛,叶片小而有柄,以及具有特殊的穗状花序和花冠颜色。
形态特征
光果系的植物为多年生类型,拥有长根茎。其茎细弱,基部呈匍匐状,覆盖着短而平展的长柔毛,向上逐渐变少直至接近无毛状态。叶子形状多样,可能是宽卵形或卵状心形,通常长度约为1.25厘米,顶端钝,底部近似心形,表面呈绿色,背面则被灰色白毛所覆盖,边缘带有圆齿。这些叶子都附有柄。穗状花序呈现卵柱形或圆筒形,有时会在基部间断,长度可达3.75厘米。苞片为长圆状线形,尖锐,与花萼等长,花梗则不存在。花萼大约6毫米长,几乎无毛,牙齿形状如钻头,与花萼筒等长,边缘也覆盖着短睫毛。花朵的颜色可以是白色或浅蓝色。
分布范围
光果系的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藏西部地区,此外,在印度和阿富汗等地也有发现。
主要价值
光果系的部分物种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用于解表。
下级分类
异色荆芥
异色荆芥(学名:Nepeta discolor Benth.)生长于海拔3300-4545米的高山地带,除了中国的西藏西部外,还见于印度和阿富汗。模式标本采集自印度东部。
穗花荆芥
穗花荆芥(学名:Nepeta laevigata (D. Don) Hand.-Mazz.)是一种草本植物,高度在20-80厘米之间,茎干呈钝四棱形,具浅槽,上部黄绿色,被白色短柔毛覆盖。叶子形态多样,大小不一,质地坚韧,两面均被白色短柔毛覆盖。穗状花序密集形成圆筒状,最下方的花叶与茎叶相似,其他部位的花叶则呈现出卵形至披针形,先端急尖,苞片线形,被白色柔毛覆盖。花萼管状,长约1厘米,直径约2毫米,齿芒状狭披针形,其长与萼筒相等,后3齿稍长于前2齿,边缘密生具节的白色长柔毛,脉绿色,十分明显,果时花萼增大。花冠蓝紫色,无毛,其长为萼之1.5倍,冠筒直径约1.5毫米,筒口宽达5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深2裂,裂片圆状卵形,长宽约2毫米,下唇3裂,中裂片扁圆形,长约3毫米,宽约5.5毫米,侧裂片为浅圆裂片状。雄蕊藏于花冠内,后对较长,花药蓝色,药室水平叉开,前对略短,花药黄色,但较后对者为大。花柱线形,先端2等裂。花盘浅杯状。子房光滑无毛。小坚果卵形,灰绿色,长约1.5毫米,宽约1毫米,十分光亮。花期7-8月,果期9-11月。这种植物广泛分布在西藏东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至东北部,以及阿富汗至尼泊尔的地区。
参考资料
光果系.造价通.2024-09-04
光果莸挥发油成分研究.中国知网.2024-09-04
光果系本系概述.造价通.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