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禽正冠状病毒亚科(Avian coronavirus,AvCoV)是丙型冠状病毒属的一种病毒,其模式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于1930年代即被发现,是冠状病毒中最早被发现者。主要感染家鸡、家鸭等家禽,造成家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对养鸡业造成相当的经济损失。
基因组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为正链单股核糖核酸病毒,具有外膜,其基因组长约27600nt,编码冠状病毒皆有的复制酶(1a/1b)和刺突蛋白(S)、膜蛋白(M)、外膜蛋白(E)与衣壳蛋白(N)等四种结构蛋白,另有3a、3b、4b、4c、5a、5b、6b等辅助蛋白。
病毒形态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颗粒略呈球状,直径80~120nm,有时呈多形性,有囊膜及许多梨状纤突,呈放射状排列,纤突长约20nm,末端呈球形,纤突之间有较宽的间隙,易从病毒粒子上脱落,核衣壳螺旋状对称。
感染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有多种血清型,以α-2,3-唾液酸(α-2,3-sialic acid、α2,3-sia)为受体感染宿主细胞,可感染呼吸道、肾脏和生殖道等组织,造成家禽传染性支气管炎,使家禽肉与蛋的产量下降,对养鸡业造成相当的经济损失。此病毒以感染家禽为主,很少感染野生鸟类。
变异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基因组为单分子线状正链单股核糖核酸,大小为27000~32000nt,是已知RNA病毒中基因组最大的,因而易发生突变,产生许多抗原性及致病性的变异株,用中和试验可分为8~10个血清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