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隶属于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位于越秀区珠光街道湛塘路社区越秀南路89号。  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76.79平方米,陈列面积600平方米。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原为“惠州会馆”,建于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州市人民政府拨款对旧址进行修缮,并辟为纪念馆。1985年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60周年纪念日重开放,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  2021年9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修缮后重新对公众开放。

历史沿革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原为“惠州会馆”,建于民国时期。

民国十四年(1925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广州市召开,决定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选举林伟民、刘少奇为正副委员长,苏兆征、邓中夏、李立三、李启汉等为执行委员。

民国十六年(1927年)2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北迁汉口后,改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广州办事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州市人民政府拨款对旧址进行修缮,并辟为纪念馆。

1984年,广州市政府再次款对旧址进行全面修缮。

1985年5月1日,“全总”成立60周年纪念日重开放,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 

2021年9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修缮后重新对公众开放。 

建筑特色

综述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76.79平方米,陈列面积600平方米。 

基本陈列

《会馆风云——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沿革》:史料陈列面积约250平方米,展线约100米。采用文物、图表、照片等多种形式,主要展示了民国十三年(1924年)国民党中央党部时期、中华全国总工会时期及纪念馆建立后等几个不同时期,在旧址发生的重要事件和国共两党著名人物在此的活动情况。 

旧址复原陈列:按历史原貌复原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办公室、干部办公室、教育宣传委员会办公室、《工人之路》编辑室、大会议厅、宣传部办公室、秘书部办公室、小会议室、组织部办公室等9室。 

启航——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广州市:以209件/套文物为核心,展览分为“全总的成立”“领导工人运动”“培养工运干部”“召开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发展工会组织”“前行:永远跟党走”等6个部分,以文物解读历史,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诞生及其在广州领导开展工人运动的历史。 

文化活动

2018年4月19日上午,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尹德明率代表团一行参观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广东省总工会党组成员、经审会主任冯建华陪同。 

获得荣誉

1988年1月13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被评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机构设置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为事业单位。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属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宣教部负责管理。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免费提供导览小册子。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自1985年以来,每年观众人数约在 2000—10000人次左右。 

旅游信息

周二到周五上午9:00—12:00,下午13:30—16:30(周一闭馆,周六、日10:00—16:30)。 

免费参观。 

广州地铁6号线团一大广场站A出口,再步行298米。

公交可乘坐101路,104路,125路,182路,184路,194路,222路,24路,264路,35路,36路,519路,541路,54路,61路,65路,7路,80路,91路,广12路,高峰快线66路到越秀南路站。

建设背景

1924年,中国国民党改组后以此为第一个中央党部办公的地方。国民党中央党部迁走后,惠州会馆成为中华全国总工会会址。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馆将一楼原广州工代会的办公室和礼堂辟为两个陈列室,分别展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史迹和中国国民党第一个中央党部革命史迹。

2021年11月,入第一批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录。

参考资料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入选第一批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今日头条 闪电新闻.202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