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鲅鱼
鲛鱼,别称鲅(bà)鱼、鰆(chūn)鱼、鱍鱼、竹鲛和串乌等,是鲈形目、鲭科、马鲛属不同鱼类的统称,主要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海域,是我国主要的海洋经济鱼类之一。目前,中国境内分布的马鲛鱼共有5种,分别是:康氏马鲛(又称竹鲛)、蓝点马鲛、斑点马鲛(又称花鲛、扁鲛)、朝鲜马鲛、中华马鲛。马鲛鱼体长而侧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为25~50厘米、体重300~1000克,最大个体长可达1米、重4.5千克以上。马鲅鱼尾柄细,每侧有3个隆起脊,以中央脊长而且最高、头长大于体高、口大,稍倾斜,牙尖利而大,排列稀疏、体被细小圆鳞,侧线呈不规则的波浪状、体侧中央有黑色圆形斑花背鳍2个,第一背鳍长,有19~20个鳍棘,第二背鳍较短,背鳍和臀鳍之后各有8~9个小鳍;胸鳍、腹鳍短小无硬棘,尾鳍大,深叉形。
马鲛鱼肉质紧实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倍受消费者青睐,是海南省节日餐桌上最为常见的一道美味。海南本地马鲛鱼,通常指康氏马鲛和斑点马鲛,其中以文昌铺前镇附近海域的斑点马鲛鱼最负盛名。北方鲅鱼,通常指蓝点马鲛,主要分布在我国北部海域,南到福建省、北到辽宁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几乎不出产。
马鲅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中国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主要渔场有舟山市、连云港市外海及山东省南部沿海、每年的4~6月份为春汛,7~10月份为秋汛,5~6月份为旺季。
传说
女婿给岳父岳母送鲅鱼的习俗是有起源的。岛城开埠之前,在民间流传着一个质朴无华的故事,说有一个父母双亡名叫小伍的孩子,被一位忠厚慈善的老人收养,待他长大成人后,因受环境和家庭的熏陶,同样成长为老实厚道的青年,收养他的老人就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小伍为妻,小伍为报答老人的恩情,天天勤奋劳作,早晚种地,白天捕鱼。有一年春天,正值鱼汛期,老人突然病倒,垂危之时想吃鲜鱼,可天公不作美,天天刮大风,无法出海捕鱼,眼看老人病情越来越重,小伍只好冒着生命危险出海了。家里的老人危在旦夕,女儿守在母亲的身边不停地说:“娘啊娘,你先别咽气,小伍一会儿就回来了。”老人听后点了点头:“好孩子,难为小伍了,罢了,罢了……”话没说完老人就咽了气。就在此时小伍拿了一条大鲜鱼跑了回来,可老人已经去世了,夫妻二人悲痛欲绝,抱头大哭,只好把鲜鱼做熟后供在了老人的灵前,从那以后,小伍夫妻每年都要在老人的坟前供上这种初春刚捕到的大鱼,并按老人死前口中念叨“罢了,罢了”的哀叹为这种鱼起名为“罢鱼”,即现在的鲅鱼。此事传开后,人们从小伍的经历中得到启示,那就是,老人能吃的时候,一定要让老人吃够,老人想吃的东西一定要让老人吃上,尤其是春天的鲅鱼。于是,春天送鲅鱼孝敬岳父岳母就这样积久成俗,流传至今。
物种对比
营养分析
1. 鲅鱼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a、矿物质(主要是钙)等营养元素; 2. 鲅鱼有补气、平咳作用,对体弱咳喘有一定疗效; 3. 鲅鱼还具有提神和防衰老等食疗功能,常食对治疗贫血、早衰、营养不良、产后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症会有一定辅助疗效。
参考资料
快速鉴别海南马鲛鱼的科普知识.海南省农业农村厅.2025-03-11
海南马鲛鱼消费提示.海南省市场监管局.2024-04-02
马鲛鱼.洞头区人民政府.202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