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成长股

成长股

成长股是指处于飞速发展阶段的公司所发行的股票。成长性股票不具有特定的权利内容,是人们对于某些公司发行的股票的一种主观评价。此外成长股多为普通股,专指那些虽不见得立即就能获得高额股利或其他优惠条件,但未来前景看好的股票。

成长股在发行初期,往往收益率较低且市场价格偏低。原因在于这些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期,需要大量利润再投资以加速扩张和占领市场,因此短期内红利支付较少,股东即时收益不高。然而,随着公司壮大、实力增强和利润激增,成长股未来不仅能提供可观的股利回报,还能让投资者从股价上涨中获得丰厚资本增值。正因如此,成长股深受长期投资者的喜爱。

成长股的基本原则包括管理层诚信原则、优选快速增长行业的原则以及行业龙头原则。选择成长股考虑的因素包括企业成长动因、企业规模大小、行业成长性、评价成长股的主要指标以及成长股市盈率等。

名词定义

成长股是处于飞速发展阶段的公司所发行的股票。成长性股票不具有特定的权利内容,是人们对于某些公司发行的股票的一种主观评价。成长性股票多为普通股,专指那些虽不见得立即就能获得高额股利或其他优惠条件,但未来前景看好的股票。

认定方式

由于股票前景主要取决于发行公司的境况与发展,因此,只有那些销售额和盈利额都在迅速增加,其增长幅度大大快于全国及其所在行业平均增长率的公司所发行的股票,才能被认为是成长性股票。一般讲,这些公司大多属于新兴行业或发展潜力很大的行业。公司往往通过使用新材料、运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等创新活动,使自己获得高速发展,故他们发行的股票也将随公司的成长壮大而日益增值。

基本特征

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是否具有足够的市场潜力,能否在未来几年内实现营业额的大幅增长;管理层是否决心继续开发新产品或新工艺,以提升总体销售水平并发现新的增长点;与公司规模相比,其研发努力的效果如何;公司是否拥有卓越的销售团队;公司的利润率是否较高;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维持或改善利润率;公司的劳资和人事关系是否和谐;公司管理层的深度是否足够,能否应对各种挑战;公司的成本分析和会计记录是否准确、完善;在所处领域,公司是否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公司是否能提供关键信息,帮助投资者了解其相对于竞争者的突出之处;公司是否有短期和长期的盈余展望;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段内,公司是否会大量发行股票以筹集资金,从而影响现有持股人的利益;管理层是否坦诚地与投资者沟通,不仅分享好消息,也在遇到挑战时保持透明;公司管理层的诚信和正直是否无可置疑。

发展情况

初期发展

成长股一般在发行初期却往往表现为股票收益率较低、市场转让价格也在低位徘徊。这是因为这类公司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需要留存较多的盈利作为再投资的资本,加快公司的发展与扩张,以争取时机,占领市场,为此,他们在短期内通常对股东只支付较少的红利,故股东的眼前收益可能并不高。

发展后期

随着公司的发展,实力的增强和利润的大幅度上升,成长性股票日后不仅可望获得丰富的股利收入,而且还可以从股价的日趋上升中赚取大额的买卖价差。因此,成长性股票最受长期投资者的青睐。

选择方式

企业要有成长动因

这种驱动力涵盖产品、技术、管理以及企业领导层等核心生产要素的革新,以及企业独有的某种显著优势。以沪市“外高桥”为例,1992年其每股收益仅为0.095元,每股净资产1.25元,但其7亿发起人股却以土地和美元折价入股,其中土地折价仅为每平方米60元人民币,美元则按当时官方汇率折算。显然,实际外汇价值远超官方汇率,而到了1993年,“外高桥”转让的50年期土地价格已攀升至每平米100至120美元,其间蕴含的资本增值和盈利潜力极为巨大。实际上,沪市浦东新区概念股的核心是几只开发区地产股,它们不仅享有政策倾斜的行业优势,还具备由历史积淀而成的巨大原始资产能量。

企业规模较小

小规模企业对企业成长动因的反映较强烈,资本、产量、市场等要素的上升空间大,因而成长条件较优越。

行业具有成长性

有行业背景作为支撑的成长股,其可靠性通常更高。成长性行业主要包括:一是优先开发产业,这些是国家政策重点倾斜的行业,涵盖了产业发展链中的薄弱环节、经济发展的领军行业和支柱产业等。二是朝阳行业,这类行业在新产品和新市场的竞争中蓬勃发展,以技术先进、知识密集为特点,例如微电子与计算机、激光技术、新材料、生物工程以及邮电通讯等领域。

评价成长股的主要指标

应为利润总额的增长率而不是每股收益的增长水平,因为后者会因为年终派送红股而被摊薄。

成长股的市盈率可能很高

如开发区概念股、高科技概念股等。这是投资人良好预期的结果。成长股的高价位有利于公司的市场筹资行为,从而反过来成为成长股成长的动力。

基本原则

管理层诚信原则

管理阶层是否只向投资者报喜不报忧,诸事顺畅时口沫横飞,有问题时或叫人失望的事情发生时,则三缄其口。

优选快速增长行业的原则

在平稳发展的行业中可以找到优秀企业,但在快速增长的行业中更容易发掘到它们。即使管理层再出色,如果不在快速增长的行业环境中,也难以实现企业的高速发展。这就像F1赛车手,如果给他开的是夏利车,那么他无论如何也跑不过驾驶奔驰车的你。当前,中国的地产和银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们预计仍将持续快速发展。

行业龙头原则

要选择行业最为出色的企业即行业龙头。他们往往比同行业第二、第三名的市值高出很多倍。

买卖时机

买入时机

如果没有财务知识或没有时间研究,可考虑在特定的日子里购买股票,比如每月,或者每季度的某日去买,然后就一直持有。或者按照安全边际原则购买成长股票。

卖出时机

一开始即买入错误,后来的情况越来越清楚;公司经营情况发生变化;有确切的把握发现了一家更好的企业。除此之外,不要轻易卖出。集中持股。少意味着多,集中持股才可获取大利润。

推动力

估值的抬升

原因:成长股由于收入、利润大幅增长,容易占据舆论中心、媒体头条,被广泛讨论和传播,从而吸引投资者的关注,使其得到较高的估值。

举例:某新能源公司今年业绩增长80%,相比业绩增长1%的水电站,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和讨论,进而吸引资本关注,获得更高的估值。

企业自身利润率带来的净资产增长

原因:成长股在销售收入大爆发的同时,往往利润也不错,因此净资产相应容易增加。公司通过自身的盈利积累,不断扩大净资产规模,从而推动股价上升。

举例:比亚迪从2019年到2021年,营业总收入从1277亿元跳增到2161亿元,2022年又暴增到4241亿元,比2019年增长了232%。其对应的复权股价的每股净资产,在这两年中增加了70.3%。

高估值下增发带来的净资产增长

原因:当成长股在耀眼的业绩加持下,以很高的估值在资本市场进行股票增发时,对于增发之前的股东,这些高价进入的资金,会立即带来净资产的大幅增加。

举例:假设一位投资者以10元的价格买入一家每股净资产为10元的股票,市净率为1倍。一个月后,公司业绩暴增,PB增加到5倍,股价增加到50元。此时公司以5倍PB增发相当于原来总股本一倍的股票,公司的净资产会增加50元,变成60元,总股本扩大一倍,每股净资产从10元增加到30元,增发前的股东持有的净资产瞬间获得了200%的增长。

投资误读

一是将伪装的成长股误认为是真正的持续成长股,历史上的例子如蓝田、银广夏事件东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现今也有许多,比如杭钢,基本可判定为伪成长股。二是错误地将短期的业绩爆发当作成长股的特征而进行长期投资,结果收益平平甚至亏损。三是为成长股支付了过高的价格,优质企业应匹配合理的价格,否则投资收益仍难达预期。例如,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虽为好公司,但若市盈率高达100倍,即使不亏损,也是在透支未来的盈利。四是随意购入自己不了解的企业,并视其为成长股进行长期投资,这种做法风险极大。五是买入后缺乏持续的跟踪与反馈,对企业基本面的变化一无所知,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

参考资料

..2025-04-01

..2025-04-01

..2025-04-01

..2025-04-01

成长股爆发背后的三股推动力.证券时报网.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