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尼撒的贵格利

尼撒的贵格利

尼撒的贵格利(约335~395年),与该撒利亚的巴西流、圣额我略·纳齐安并称加帕多家教父,是早期基督教的重要神学之一。他在公元372年被祝圣为尼撒的主教,并在381年的伊斯坦布尔市会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三位一体论深受希腊哲学影响,特别是柏拉图共相概念。尼撒的贵格利的三位一体教义强调父、子、圣灵共有一个本质ousia,同时保留各自独立的位格hypostases。他的著作对三位一体论的教义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并保留了其核心奥秘。

人物生平

尼撒的贵格利是加帕多家教父的第三人。公元372年,被该撒利亚的巴西流祝圣为尼撒(Nyssa)的主教。他出生于一个基督教贵族家庭,母亲艾密莉亚和父亲老巴西流都是基督教信徒,家族中有五位成员被尊为圣人。贵格利接受了家庭教育,并可能在该撒利亚学习了古典文学、哲学和医学。他曾追求修辞学家的职业,但最终成为一名演说家。关于他的婚姻,存在争议,一种说法是他娶了蒙福者德奥赛维亚为妻,但也有观点认为她可能是他的姊妹。

尼撒的贵格利的三位一体论

尼撒的贵格利具有很强的奥秘派倾向的特质,其神学充满着雅威是绝对无法理解的神秘气氛。尼撒的贵格利的思想深受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特别是在柏拉图哲学所强调共相的实质上。他借用希腊哲学的形而上学,这是他阐述三位一体论的特色。

尼撒的贵格利对于三位一体教义的论述有:

- 认为一“质”(ousia)就像柏拉图的一个“形式”,亦即把许多事物结合在一起的真实共相(universal)。他以人性的形式与特质来说明共相的本性或本质。所以,父、子和圣灵共有一个本质ousia,同时却保留各自独立且未分裂的位格hypostases。他举例说明,以“在一个人的总称里面存在的多样性”来类比三位一体的雅威

- 认为圣灵是由上帝和基督出来的。由父而出,从子领受;祂与道不可分。他认为这三位可从起源上区分开来,父是因,另两位是果。两位果还可以区分,一位是直接由父产生的,另一位则由父经一中介产生。虽然,他们不是三位神,但他们互相之间有一个很明显的关系。父神乃是子与圣灵永恒的缘由、基础与源头。子永恒从父受生,而圣灵则永恒从父而出。

- 主张上帝是一个存有,也就是一质,并不是三位神。因此,三个位格(hypostases)在所有的事上,都必须采取一致行动。这就是尼撒的贵格利三位一体教义的关键观念。

- 尼撒的贵格利制定了一个三位一体正统神学必须遵循的原则,以避免变成三神论;在所有的作为上,同一神性的三个位格都是共同参与,一起行动。

尼撒的贵格利的论赎罪

奥利金(Origen)在第三世纪提出“付赎价给撒旦”的理论,他认为撒旦在与神的争战中夺得人并合法的控制人。而神以基督的死作为赎价给付给撒旦,将人从撒旦权下赎回。当撒旦接受基督作为赎价,释放人之后,基督在三日后就从其死亡权下复活,神在这场战役中得胜,并且基督与跟随祂的人也都得胜。女撒的贵格利引用说明俄利根“付赎价给撒旦”的理论,在女撒贵格利的著作《大要理问答》(Great Catechism)中,他陈述撒旦受欺骗的概念,主要有两个理由:(1)当撒旦受欺骗时,欺骗者已得着所当得的;(2)撒旦在终末时,它也得救。

尼撒的贵格利引用一个特别比喻,他将撒旦比喻成一条贪婪的鱼,鱼饵是耶稣的肉体,鱼钩是祂的神性。当贪婪的鱼吃掉鱼饵的同时也将鱼勾(神性)吞下,比喻撒旦受到基督的欺骗而被逮到。“付赎价给撒旦”这个理论在表明神以机制欺骗撒旦,又以基督复活的大能胜过撒旦权势以赎回被掳的人。此论点并不合乎圣经,神是公义的,欺骗诡诈并非神的本性;再者,人是因违背神的吩咐而落入律法的咒诅以下,撒旦虽借着罪和死亡辖制人,不代表祂有合法控制人的地位。基督为我们成了咒诅,就赎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以祂的生命作为赎价。教会普遍对于女撒贵格利的“付赎价给撒旦”是不接受的。

尼撒的贵格利的信仰生活

第四世纪时,基督教教义的讨论对于当代信徒来说是非常重要。尼撒的贵格利就曾抱怨过,他无论走在君士坦丁堡战役的哪里,都会有人缠着他辩论三位一体的教义。贵格利曾在他的著作《On the Deity of the Son and of the Holy Spirit》中写着说:“若你要换零钱,就有人会向哲学家一样,对你发表耶稣受生、或非受生的观念。若你询问面包的价钱,就会有人对你说:‘父比较大,子比较小。’事实上,当时大多信徒都站在反对贵格利的立场──“否认神的儿子耶稣与神完全平等”。尼撒的贵格利与圣额我略·纳齐安、巴西流都曾使用相同的社会类比来解释神三而一的概念:“如同亚当、夏娃和赛特一般;父、子、圣灵是一个神圣家庭,同有相同的荣耀本质,却是三个独立的位格。”也就是认为,不同的位格可以拥有相同的本质。当然,在那个时代,这样的观点受到异端及正统神学的猛烈批评。

女撒的贵格利除了神学上的成就之外,对于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有所警惕与看重。他严厉斥责奴隶制度,也因此被称为第一位基督徒废奴者。而在罗马,奴隶制度是其经济文化的重心,奴隶人数占约占三分之一人口。奴隶没有自由、没有报酬,是主人的财产,为主人服侍。贵格利引用传道书二章七至十一节,在证道中阐明奴隶制度的邪恶,并以圣经中人性、救赎、呼召的教导为基础,说明神的心意。以下节选可以反应贵格利基督教思想的主张:

“我买了仆婢。用了什么价格,请告诉我?在一切存在之物中,你们认为有什么可以与人性的价值相配?理性值多少钱呢?你用多少银币4 计算上帝的样式?出售按上帝的形象被造的,能获得多少金币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如果他里面有上帝的样式,并能管理全地,又蒙上帝赐他权柄超越地上万物,谁能作他的买主,请告诉我?谁又能作他的卖主?……雅威不会……把人贬低为奴,因为当我们在作罪恶的奴隶时,他自己就要恢复我们的自由。但如果上帝都不把自由人变为奴隶,谁竟能超越上帝的大能?”

人物作品

尼撒的贵格利最重要的三本著作:《论三一神》《非三一神论》与《驳欧诺米》,对于三位一体大争议的最后结论有极大的影响。其著作为三位一体论的教义提供扎实的基础与清晰的解释,并且保留三位一体的核心奥秘。

尼撒的贵格利的《论那些去耶路撒冷的人》

尼撒的贵格利在其著作《论那些去耶路撒冷的人》一书中,谈及除非遵照圣经真理的教导而行,否则没有哪一种生活能被视为圣。此主张是为了矫正当时有些人认为,要过完全的生活就要到耶路撒冷。尼撒的贵格利指出基督没有这样吩咐,更没有圣经的根据。他主张无论身处何处,只要诚心寻求神,神就在其中,即便没有前往耶路撒冷王国也能得着神的恩典和祝福。人的圣洁与前往耶路撒冷朝圣并无相关。此书被誉为贵格利著作中的珍珠,内容带出福音的精髓,也对当时的宗教物质主义与形式主义提出谴责。

尼撒贵格利的葬礼演说

在尼撒的贵格利晚期的著作中多有以“忧伤”的主题,能见于其所写几篇葬礼演说,主要有福兰西勒皇后的葬礼演说(A Funeral Oration for the Empress Flacilla)、安提阿主教梅勒提乌的葬礼演说(A Funeral Oration for Meletius,Bishop of Antioch)、关于普彻莉雅娅的告慰布道(A Homily of Consolation Concerning Pulcheria)与论死者(Concerning Those who Have Died)。

贵格利以修辞手法来探讨忧伤与荣耀的关系,他所表现的“忧伤”是象征性的修辞,并非着重在真实内在的情感。此对忧伤的修辞表达:生者确立死者已得着神的劝慰,这劝慰就在死者已得的荣耀中,生者就明白死者已经得着荣耀,其忧伤就能转成复活的盼望。贵格利的主张有别于当代希腊哲学的观点,古典希腊思想是将忧伤归为激情,认为激情是有损人的实存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