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生死链

生死链

《生死链》(全名:生死链:中国首例核辐射受害者与生命对话)是由宋学文根据亲身经历创作的一部自传体纪实作品,2001年开始撰写,2003年完稿,于2004年6月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为四章,总计33万字。

《生死链》讲述了宋学文的亲身经历,他曾是一个健康的年轻人,却因意外遭受核辐射而变得严重残疾,包括双下肢高位截肢、左前臂中段截肢、右手指残损,并丧失了生育能力。面对这一巨大的人生变故,宋学文走过诸多艰辛,不断与命运抗争。

2006年,一家影视公司决定根据宋学文的故事拍摄一部电影,并邀请他亲自担任主演。该电影被命名为《站起来》,于2011年上映。

书籍创作

创作背景

《生死链》的创作背景源于作者宋学文亲身经历的一场意外辐射事故。1994年,宋学文加入吉化集团建设公司成为一名管工。1996年1月6日,在从休息室前往裂解炉操作台的路上,他捡起了一条误认为是BB机滚子链的铁链并放入裤袋。实际上,这条链子是用来工业探伤、检测管道损伤的工具,上面附着有放射性物质铱-192。由于技术人员违规操作,链子未被及时收回,且现场的放射元素泄漏报警器提前关闭,导致链子掉落而未引起注意。

接触链子后不久,宋学文开始感到不适,出现了眼花、恶心等症状,并迅速恶化。次日(1月7日)后半夜,他被紧急送往北京307医院救治。这次事故对宋学文的身体造成了严重影响,尽管他在1998年出院,但由于经济原因未能持续复查治疗。2000年1月,宋学文向所在单位及仪器公司提起诉讼,最终胜诉并获得赔偿。官司打完,宋学文心静了下来,他想把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

创作过程

2001年夏天,宋学文开始撰写他的自传,在写作该书时宋学文心情沉重,因为回忆并书写那些痛苦的经历仿佛让他再次经历了这些磨难。起初,宋学文在稿纸上写作,删删改改很不便。后来,他购买了电脑,并使用手写板进行写作。当手写板出现故障无法修复时,宋学文开始尝试用键盘输入。由于他的右手因事故受损严重,只有中指相对灵活,因此大部分的键盘敲击任务都由这只手指完成。初涉写作,宋学文并不熟悉写作技巧,因此书稿经过多次修改,最终于2003年完稿。

出版历史

2004年6月,这部作品由经济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取名《生死链》。南京日报社副刊部主任蒋海燕了解到《生死链》内容感人,指示该社编辑吴崇明设法获取书稿,希望能在报纸上连载。通过一系列努力,吴崇明成功与宋学文取得联系。2004年11月初,《生死链》开始在南京日报连载。

了解到宋学文夫妇生活的艰辛,吴崇明希望通过扩大《生死链》的连载范围来增加宋学文的稿费收入,便将《生死链》推荐给了深圳商报社。不久,深圳商报对《生死链》进行了连载。

内容情节

主要内容

本书记录了中国首例核辐射案件受害者宋学文的个人经历。书中,宋学文详述了自己从一个健康强壮的年轻人,如何因核辐射事故而转变为身体严重残疾——双下肢高位截肢、左前臂中段截肢、右手指残损且形态异常,并失去了生育能力。面对这一巨大的人生变故,他描述了自己走过的艰辛路程以及与命运抗争的过程。

此外,书中还讲述了宋学文一段不同寻常的爱情故事,他的伴侣杨光在宋学文遭遇不幸后,坚定地站在他身边,帮助他克服重重困难,最终二人结为夫妇,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目录简介

作品评价

《生死链》,被称为新世纪痛苦文学代表作。(《折翅天使与生命对话》评)

衍生作品

参考资料

生死链:中国首例核辐射受害者与生命对话.豆瓣读书.2024-08-05

站起来(2011).豆瓣电影.2024-12-23

宋学文 被核辐射“生死链”改变的人生.搜狐网.2024-12-23

首例核辐射受害者离世 妻身陷三角债急火攻心|杨光|宋学文|核辐射.新浪网.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