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民卿
金民卿,男,汉族,1967年生,洛阳市人,哲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央“马工程”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专业智库”秘书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优势学科”负责人、创新工程项目首席专家。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兼职教授。
人物履历
先后在河南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共中央党校,攻读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
曾在中共洛阳市委党校(1991.7-1997.9)、中共深圳市委党校(2000.7-2007.7)、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机构工作。
2010年4月任马研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副主任,2014年12月任研究部主任,2017年7月任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
研究成果
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生平与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中共党史党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着重从事经典著作研究,发表《马克思晚年笔记中的世界历史思想》《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几个理论范式》等文章,是中央马工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项目组专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着重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逻辑、思想通史和文化向度研究,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差异融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重思想逻辑、三大理论维度等观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逻辑”、社科院创新工程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通史”。在文化与意识形态方面,着重从事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国家文化安全等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大众文化的现实境遇与发展对策”。在中共党史党建研究方面,着重研究毛泽东的生平与思想、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等。
出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初步形成》、《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转变之路》、《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矛盾与出路——网络时代的文化价值观》等7部学术专著。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文化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等发表论文200多篇,代表作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逻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关系的反思与展望》、《毛泽东与1975年整顿》等。
获奖记录
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多项,主要有:《十七大精神增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对策研究》,中国社科院2007年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三等奖;《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执笔)2002年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合作)中国社科院2006年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