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胸鸲
红胸鸲(Erithacus rubecula melophilus),又叫红襟鸟、欧亚鸲;是欧亚鸲的英国亚种。体长约15厘米,头部灰黑色,脸部至胸部红橙色,下腹部白色,翅膀和尾巴的上半部是棕绿橄榄色。性好战,喜欢活动于林地、灌丛、森林、公园和花园。食物主要为捕食昆虫和啄食水果。1960年,在英国通过公民投票被选为国鸟。
外形特征
红胸鸲体长15厘米,翼展20-22厘米,体重16-22克,寿命15年。这种小鸣禽很容易识别,它自脸部到胸部都是红橙色,与下腹部的白色形成明显的对比。翅膀和尾巴的上半部是棕绿橄榄色。锥形的鸟喙,喙基暗棕色。黑眼睛,细巧的腿和爪浅棕色。性好战,因胸前鲜艳的羽毛最初被称作redbreast(红襟鸟)。幼鸟下体有密集的褐色斑点,直到第一次换羽毛它才能长出成鸟的红胸斑。
物种区别
生活在英国不列颠群岛的欧亚鸲(Erithacus rubecula melophilus)与欧洲大陆的欧亚鸲(Erithacus rubecula rubecula)分别在于,前者胸前羽毛颜色较鲜艳,顶部呈绿色,而不是灰色。
栖息环境
红胸鸲喜欢活动于林地、灌丛、森林、公园和花园,不论在城市还是比在较偏远的地区。在英国、爱尔兰等地的花园。
生活习性
红胸鸲很常见,它们也不怕人,会趁园丁掘土时飞近寻找蚯蚓。红胸鸲栖息在树林中,也常常到地面上觅食,其它的鸟儿只会步行或者跳跃,而红胸鸲却两样都会。红胸鸲性情机警,只要稍稍受惊,就会立刻飞上树枝。红胸鸲总是在白天飞行,是最早报晓的鸟儿,也是最后唱“小夜曲”的鸟儿。红胸鸲的鸣声宛转,曲调多变,深受人们的喜爱。红胸鸲主要捕食植物病原线虫、松毛虫属、甲虫、苍蝇、蜗牛、象鼻虫、蜘蛛、白蚁和黄蜂。
分布范围
欧亚鸲是欧亚大陆西部的一种物种,主要是欧洲大陆。它蔓延到一些被不同亚种占据的大西洋岛屿,以及西部的马格里布和东部的西西伯利亚。
繁殖方式
红胸鸲叫声啭鸣似笛,在繁殖季节由早至傍晚鸣叫,甚至夜晚。冬季时雌鸟会另觅地方以便喂养小鸟,雄鸟则留守旧巢,全年居于同一地点。爱在缝隙或小洞甚至人造物料如弃置水壶或建筑物的架子上筑巢。
亚种分化
该种即为欧亚鸲的亚种之一。
种群现状
该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文化内涵
红胸鸲与圣诞节关系密切,在圣诞卡和圣诞纪念邮票上常可见到红胸鸲的踪影。另外,根据英国古老传说,红胸鸲的羽毛本来是啡色,当耶稣被钉十字架时,它飞往耶稣耳边唱歌缓耶稣的痛楚,耶稣身上的血于是染在红胸鸲身上,自此它胸脯羽毛的颜色便变为鲜红色。
意义象征
1960年,在英国通过公民投票被选为国鸟。英国人十分喜爱红胸鸲,尤为是崇拜雄性红胸鸲对自己所建立的疆域负有巡察及保卫责任的本能,称其为“上帝之鸟”。
参考资料
上帝之鸟——英国国鸟的由来和内涵.第一星座网.2024-08-08
Erithacus rubecula - European Robin..Oiseaux.2024-08-08
英国国鸟红胸鸲.个人图书馆.202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