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第二中学
济宁市第二中学,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是一所由济宁市任城区教育和体育局主管的公办普通高中。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校本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等荣誉。
第二中学创建于1958年8月,由山东省教育厅下文命名为山东省济宁第二中学。1959年学校更名为济宁市第五中学,1965年更名为康驿一中,1995年5月学校更名为任城第一中学。2008年10月更名为济宁市第二中学。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占地200亩,建筑面积4.18万平方米,现有50个教学班,学生2783人,在编教职工197人(其中高级教师68人,省、市、区级特级教师、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各项教师专项奖获得者一百余人)。
历史沿革
学校创建于1958年8月,由山东省教育厅下文命名为山东省济宁第二中学,隶属济宁县教育局管理。1959年,学校更名为济宁市第五中学,隶属济宁市教育局管理。1960年,学校被定为济宁地区初中重点中学。1965年5月,恢复济宁县建制,学校更名为济宁县第一中学,隶属济宁县教育局管理。1970年6月,国办中学一律按所在村镇命名,学校易名为济宁县唐口中学。1979年3月,学校又复名为康驿一中,8月定为地区重点中学。1983年10月,济宁地区改称济宁市,济宁县改为济宁市郊区,同年11月学校又更名为济宁市第五中学,由济宁市教育局接管,同时被列为市直重点中学。
1986年7月,该校下放到济宁郊区教育局管理。1993年郊区更名为任城区,1995年5月学校更名为任城第一中学。2008年8月,学校归并济宁市市中区,10月更名为济宁市第二中学。2013年11月,撤销济宁市市中区、任城区,设立新的济宁市任城区,2018年2月,任城区人民政府与北大培文教育文化产业(北京)有限公司合作办学,由北大培文教育集团托管,学校遂更名为济宁北大培文实验学校(济宁市第二中学),学校印信不变,公益属性不变。2021年7月,任城区人民政府与北大培文教育集团解除托管协议,学校恢复名称为济宁市第二中学。
办学规模
济宁市第二中学占地200亩,建筑面积41796.94平方米,现有60个教学班,学生3200多人,教职工240多人。其中在职高级教师36人,市级以上特级教师、教学能手、各项教师专项荣誉获得者达80余人。
办学条件
基本条件
学校设计容纳60个班、3000名学生就读,总体规划设计达到“生态化、园林化、现代化、信息化、标准化”的要求,分为教学区、生活服务区、公共服务区和体育运动区四大功能区。
硬件设施
济宁市第二中学设施齐全,各功能室均按省级规范化要求,高标准配备器材设备。设有学术报告厅、自动录播室、图书馆、信息技术教室、电子阅览室、创客中心、体育器材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舞蹈室、书法教室、剪纸教室、篆刻教室、实验室和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室。教室内均配备多媒体设备。电子监控系统对校园全覆盖、无缝隙全程监控。
教学区
教学楼群总建筑面积19355㎡,共四个教学楼,共有教室60口。实验楼一座,包含物理、通用技术实验室、化学、生物实验室8口,实验设备和器材均按照标准化学校的要求配备齐全。
生活服务区
食堂位于生活区和体育运动区之间,共有二层,总建筑面积3450㎡,可供300人同时就餐。还可以在学校举行大型活动时,为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就餐条件。宿舍楼共有4栋,总建筑面积23189㎡。八个学生一间宿舍,配备单独的卫生间。
公共服务区
公共服务区的图书馆、办公综合楼,设有计算机教室4口,语音室2口。语音室设施设备达到山东省一流。一层为图书楼,设有先进的电子阅览室,供师生读书、阅览。学术报告厅在二层,能够容纳700人,可满足学校大型演出、学术报告用。
体育运动区
体育运动区建有1000㎡体育馆一座,内含标准化篮球场2个,室外配有1个标准化足球场和400m跑道,8个室外篮球场,4个排球场,2个网球场,16个乒乓球场地。所有体育器材按照省规范化要求配备齐全。
组织架构
办学成果
2012年,本科生达98位,2013年本科生达183位,2014年本科生达到193位,该校学生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例如跑操,有“鲁西南第一操”的美誉。
学校文化
校徽
校训
德高为美,自胜者强
学校荣誉
济宁市第二中学先后荣获山东省招飞先进单位、济宁市示范性高中、济宁市高中教学先进单位、济宁市高中艺体教学先进单位、济宁市素质教育基地、济宁市普通高中学科基地、济宁市创新素养培育实验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山东省足球特色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花园式单位、校本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多项荣誉。
参考资料
济宁市第二中学基本信息.济宁市人民政府.2024-08-12
济宁市第二中学基本情况.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政府.202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