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刷架
碳刷架(碳 brush holder)是用于支撑碳刷的支架,也叫碳刷握。碳刷架一般通过施压结构将压力加在碳刷上,从而使碳刷与换向器或集电环表面滑动接触,使其在固定体与旋转体之间稳定地传导电流。其加工精度和刚性强度直接影响碳刷和电机的使用寿命。
20世纪60年代之前,电机行业处于萌芽期,全球碳刷架的专利年申请量非常少。1960至1980年,电机技术不断发展,关于碳刷架的专利申请数量不断攀升,专利集中于碳刷架基本结构的设计,如碳刷的固定方式,施压结构的类型等。1980至2000年,电机技术发展成熟,关于碳刷架的专利申请数量陡然减少,维持在每年50件左右。2000年以后,由于中国关于碳刷架的专利申请数量逐年上升,使得全球碳刷架专利申请数量平稳上升,而其它国家相关的专利申请数量实际上是降低趋势。
根据施压结构的不同,碳刷架可分为弹臂式和刷盒式等。弹臂式碳刷架结构相对简单,常用在电锤、电镐等产品上。不过,弹臂式驱动结构却会随着碳刷的磨损,使得碳刷与换向器或集电环的接触角产生偏差,并导致接触不稳定。而刷盒式的驱动结构,则是即便碳刷磨损也能保证与换向器 / 集电环的始终垂直接触,可有效解决碳刷磨损后,与换向器等接触不稳定的问题。
简史
全球碳刷架专利申请量趋势可以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之前为第一阶段,该阶段整个电机行业处于萌芽期,年申请量非常少。1960—1980年是第二阶段,电机技术不断发展,关于碳刷架的专利申请数量不断攀升,1980年达到峰值。该阶段的专利申请关注于碳刷架基本结构的设计,如碳刷的固定方式,施压结构的类型等。1980—2000年是第三阶段,电机技术发展成熟,关于碳刷架的专利申请数量陡然减少,维持在每年50件左右。2000年以后是第四阶段,该阶段专利申请数量平稳上升,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关于碳刷架的专利申请数量逐年上升,而其他国家相关的专利申请数量实际上是降低趋势。
中国的碳刷架专利技术起步晚,2000年之前是技术发展的萌芽期,此期间内,碳刷架的专利申请数量很少,甚至出现了个别年份的专利申请量为0的情况,这与当时中国的电机技术的发展及工业发展水平有关。2000年之后电机技术不断发展,中国对专利申请及保护越来越重视,鼓励技术创新,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对碳刷架进行研究,专利申请数量逐年攀升,至今仍保持上升趋势。至于2023年专利申请数量的下降,主要原因可能在于部分专利申请尚未公开,因此2023年的专利申请数据不能代表实际申请数量。
工作原理
碳刷是电机中用于在固定体和转动体之间传递能量或信号的装置。用于支撑碳刷的支架即为碳刷架,也叫碳刷握,一般通过施压结构将压力加在碳刷上,从而使碳刷与换向器或集电环表面滑动接触,使其在固定体与旋转体之间稳定地传导电流。不管碳刷的特性多么好,若刷架不合适或出现问题,碳刷不仅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优良特性,而且会给电机本身的性能和寿命带来很大的影响。
主要材质
由于要求碳刷架本身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加工性能,耐蚀性能,散热性能和导电性能等,所以,碳刷架主要采用青铜铸件,铝铸件及其它合成材料。
主要分类
碳刷架根据施压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弹臂式碳刷架和刷盒式碳刷架等。
弹臂式
弹臂式碳刷架结构相对简单。如下图,两只碳刷的固定框(a)即相连的盘簧(b)被固定在环氧树脂板(b)上,环氧树脂板固定于机壳。早期的碳刷架结构较难保证两碳刷中心线一致,也无法保证电机中心线重合,因此了造成火花异常不均衡,碳刷磨损程度产生较大差异等现象。经过对碳刷架结构以及对碳刷架固定方式的改进,逐步使之适用于现代电动工具设计理念,并在电动工具上使用碳刷架的机型越快越多,尤其是在将使用碳刷架视为禁区的电锤、电镐等产品上获得了合理应用,取得较好效果。
刷盒式
弹臂式驱动结构相对简单,但始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随着碳刷的磨损,碳刷与换向器或集电环的接触角会产生偏差导致接触的不稳定。而刷盒式的驱动结构,即便碳刷磨损也能保证与换向器或集电环的始终垂直接触,有效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
CN1402384A(清华大学,2002年)提出的一种电机碳刷恒压力压紧装置,刷握中设置能够提供恒定压力的撑簧,撑簧含有螺旋状的簧圈本体,簧圈本体的两端各伸出一条的转臂,两条转臂的长度相等,两转臂的端部具有定位结构,并分别支撑在碳刷尾部和电机机体上。随着碳刷的磨损,撑簧的两臂可随之逐渐撑开,其对碳刷产生的压力在较大的工作范围内仅发生微小的变化,直至碳刷磨损到最后,压力仍保持基本不变。
CN203967472U(江苏微特利电机制造有限公司,2014年)提出一种具有良好接触性能的碳刷,碳刷内筒的侧壁上设有螺旋槽,刷体位于内筒内部,且刷体的圆周表面上一体成型有和螺旋槽相配的凸块,凸块沿着螺旋槽滑动,在压簧的作用下,刷体变短后向下位移,而凸块受到螺旋槽的限制,使刷体在向下位移的同时会旋转,使该刷体的下端始终较为圆滑,进而能够和定子和转子始终保持良好接触。
主要特点
优点
(1)价格低廉。碳刷架结构简单,用铜量较少,采用冲压制作工艺,制作成本相对较低。
(2)适用于碳刷体较长的碳刷。碳刷架使用的碳刷没有碳刷弹簧,满足一副碳刷更长寿命的要求,负载下使用时间可达150h~200h。
(3)作用于碳刷上体的压力基本稳定。换向器上的火花基本不变。
(4)碳刷散热效果好。如碳刷架刚性好且定位可靠,相对于刷握,换向器火花更好。
(5)碳刷架内置于机壳或被后罩及其他塑料件遮盖,整机外观简洁、美观协调。
缺点
(1)装配繁琐。老式碳刷架必须固定在机壳上,搭配拧紧3~4枚螺钉,新式碳刷架装配时必须对准机壳相应位置压入并拧紧螺钉,同时须另装配盘簧。
(2)碳刷架刚性较差易变形。碳刷卡死以及火花增大、不通电。
(3)替换碳刷繁琐。完全内置式碳刷架更换碳刷时须拆下后罩。
(5)耐久测试时内置式碳刷架不可更换碳刷。
性能要求
为了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对碳刷架提出性能要求如下:保持碳刷稳定;检查或更换碳刷时,易于在刷盒内装卸碳刷;能调整碳刷的位置以始终与换向器或集电环接触,防止磨坏换向器或集电环;碳刷压力的变化、加压方向和加压位置等对碳刷磨损的影响要小,且结构牢固;刷架本身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加工性能,耐蚀性能,散热性能和导电性能等。
应用
发电机能不能正常发电,励磁电流是关键要素之一,而励磁电流的产生,是励磁电源通过碳刷和发电机定子和转子集电环相连来实现的。而碳刷架可以使碳刷与换向器或集电环表面滑动接触,使其在固定体与旋转体之间稳定地传导电流。
由于碳刷与集电环是在高速旋转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电气回路,碳刷的磨损情况较为突出,若要发电机长周期、稳定运行,就必须定期对碳刷进行检查、维护,发现不符合运行要求的及时更换。所以选择安全型的碳刷架结构,可以实现维护方便,延长碳刷运行时间,减少碳刷更换频次。选用碳刷架时,机壳、刷握盖板以及后罩设计应在碳刷架、碳刷装配完成后两者带电体在最不利的位置上保持8mm以上的安全距离。此外,必须在刷辫上接上插扣连接至碳刷架相应位置。
随着中国企业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对于碳刷架专利申请呈快速上升的趋势,且专利质量不断提高。随着电机领域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碳刷、碳刷架的结构及性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碳刷架的专利技术也会随之不断发展。截至2020年,在电动工具上使用碳刷架的机型越快越多,尤其是在将使用碳刷架视为禁区的电锤、电镐等产品上获得了合理应用,取得较好效果。
参考资料
碳刷架的性能要求.南通摩鑫电碳有限公司 .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