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山书院
丰山书院坐落于广东省中山市,始建于清代乾隆,最初由知县暴煜将义学扩建而成。历经多次修建和改建,最终在光绪年间转型为中学堂。
历史沿革
丰山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当时知县暴煜利用原有的义学资源进行了扩建。到了爱新觉罗·旻宁十六年(1836年),当地士绅对书院进行了重修。随着时代的变迁,到了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丰山书院被改造成为了一所中学堂。
规章制度
丰山书院自建立之初便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包括十条规定,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学术能力。这些规定涵盖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规范以及文体修养等方面,期望他们能够成长为社会栋梁之才。
校园设施
书院的建筑布局经过多次调整和完善。爱新觉罗·颙琰十九年(1814年)时,知县马德滋倡议并资助了头门的建设工作。头门内部设有龙门讲堂,两侧分别为东西斋,用围墙隔开,西侧还有一处偏房。讲堂后面的大堂和内厅均配有走廊,最里面的是五子堂,东侧则是彰义祠。
经费来源
为了支持书院的教学活动,丰山书院获得了额外的土地资源,其中包括沙田200亩和原有的农田700亩。通过出租这些土地,书院得以获得稳定的经费来源,保障其日常运营和发展。
参考资料
【孙文路史话】丰山书院何处寻.微信公众号.2024-10-29
馆藏大量历史老照片曝光!!市一中的百年历程.搜狐网.2024-10-29
【中山历史】中山市第一中学的学校历史.个人图书馆.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