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法溯源
《楷法溯源》是中国清代的书法理论著作,由潘存辑和杨守敬共同编。潘存,字孺初,海南文昌人,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任户部主事,后主讲琼州书院。杨守敬,字惺吾,号邻苏,湖北宜都人,同治元年(1863)举人,曾任山西高平知事,曾东渡日本,著有《学书迩言》等。《楷法溯源》共14卷,另附有古碑、集帖目录1卷。该书的编纂过程主要由潘存和杨守敬共同收集材料,潘存负责点出精要,而杨守敬则仿照翟氏《隶篇》的编排方式,花费10年时间完成。其编次和双钩描字之法均仿《隶篇》。书中收录的字迹自汉砖文至五代杨凝式《韭花帖》,涉及碑帖共计700多种,有名碑大碣几乎都有收录。在选录中,对于一些名碑大碣,如、王之书,有取舍,而魏、晋、南北朝的造像、墓志则收录极多,一般不收录行书,但李、杨凝式的行楷也有收录。
内容简介
本书汇辑魏晋至五代重要楷体碑帖各字,并依原字大小摹刻。按《说文解字》部首序列编排,《说文》未收之字,附各部之后。尽收结构繁难之宇,以观书体流变,各出新意。汉魏隶书少波者,选择收录,可见由隶书向楷书演变过程。每字各帖均选一字,大体按时代先后为序,字下注明见于某碑某帖,帖先碑后,是一部颇为完善的楷字汇。守敬撰凡例,所论书法亦有独到见解。
作者简介
潘存,字孺初,海南文昌人。咸丰二年(1852)举人,官户部主事,后主讲琼州书院。
杨守敬,字惺吾,号邻苏,湖北宜都人。同治元年(1863)举人,官山西高平知事,曾东渡日本,著有《学书迩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