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溪山行旅图

溪山行旅图

《溪山行旅图》是由清代画家禹之鼎创作的一幅中国画。

画作内容

《溪山行旅图》卷,清朝时期的作品,由禹之鼎绘制,采用纸本设色,尺寸为纵34.8厘米,横309厘米。画卷右上方题名为“溪山行旅图卷”,左上方则记录了禹之鼎对于这幅作品的描述:“文徵明先生溪山行旅图,庚辰长夏为西冷康饴翁老先生摹补尊照成卷,不揣笔墨踈陋,漫应台委,未免布鼓耳。幸大巫教之,广陵禹之鼎敬志。”并盖有“禹之鼎”、“慎斋”印章两枚。查升书写了引首,后纸上有多位人士的题记。庚辰年即为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当时禹之鼎已54岁。画作展现了连绵起伏的山峰和气势磅礴的河流,草木葱茏,溪水潺潺,还有亭台楼阁和野渡小店,以及来往于其中的商人和旅客。画面右侧前方的人物正骑着毛驴匆忙前行,身后有两个童子,一个背着酒葫芦,另一个拿着书籍,在相互玩耍。这幅作品是禹之鼎应翁嵩年的邀请,模仿文徵明的《溪山行旅图卷》,描绘了翁姓夏季游览山水的场景。主人公的形象通过淡墨勾勒和色彩渲染的方式呈现,衣纹使用兰叶描手法,表现出微妙的变化,体现了主人公对旅途乐趣和悠闲生活的渴望。

作者简介

禹之鼎(公元1647—1716年),清代著名画家,字尚吉,也写作尚稽。原籍江苏兴化,后来定居扬州市(今江苏扬州)。康熙帝二十年(公元1681年)进入朝廷担任鸿胪寺官员,因擅长绘画被选入畅春园任职。他的主要艺术领域包括人物画、山水画,尤其擅长肖像画。禹之鼎早年师从蓝璜,广泛吸收了宋元时期的绘画风格,借鉴了唐朝吴道子、宋代李公麟的白描技巧,以及元代王蒙的水墨画法,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创新,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绘制的肖像画以其秀美的造型和高超的艺术性著称,被誉为“清宫十大顶级画家之一”。许多名人的画像都是出自禹之鼎之手。他的代表作品还包括《放鹅图》卷、《牟单司马像》轴、《女乐图》卷等。

参考资料

禹之鼎山水。禹之鼎(1647年.新浪.2024-11-02

清 禹之鼎《溪山行旅图》石涛《醴浦遗佩》王翠《夏木垂阴....个人图书馆.2024-11-02

禹之鼎:白描艺术的肖像画大师.百家号.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