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长叶云杉

长叶云杉

长叶云杉(学名:Picea smithiana (Wall.) Boiss.),又称莫林达云杉或西西藏云杉,是松科云杉属的常绿乔木,高达60米;可作中国西藏南部山区的造林树种。对研究植物区系及云杉属分类、分布均有学术意义。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60米;树皮淡褐色,浅裂成圆形或近方形的裂片;大枝平展,小枝下垂,树冠窄;幼枝淡褐色或淡灰色,无毛;冬芽圆锥形或卵圆形,先端钝尖,芽鳞淡红褐色,顶端芽鳞微开展,小枝基部宿存芽鳞的先端多少向外开展,稀不开展。叶辐射斜上伸展,四棱状条形,细长,长3-5厘米,向内弯曲,先端尖,横切面四方形或近四方形,高宽相等或近相等,或两侧略扁,高大于宽,每边具2-5条气孔线。

球果圆柱形,两端渐窄,长12-18厘米,径宽约5厘米,成熟前绿色,熟时褐色,有光泽;种鳞质地厚,坚硬,宽倒卵形,长约3厘米,宽约2.4厘米,基部楔形,上部圆,边全缘,先端微呈宽三角状钝尖;苞鳞短小,长3-5毫米;种子长约5毫米,深褐色,种翅长1.5-2厘米,宽约0.8毫米。

分布及栖息环境

长叶云杉分布于中国西藏南部(吉隆县吉隆村、鲁嗄村以及冲色村一带)等地,生长于海拔2400-3200米地带。自尼泊尔向西至阿富汗海拔2300-3600米地带也有分布,包括阿富汗东北部、巴基斯坦北部、印度和尼泊尔中部。它生长在森林中,与雪松、云南松和平垫冷杉属共生。该种分布区气候特别是夏温冬凉,四季分明,冬季有一定的雪被,生长季节要求有足够的湿度,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达70%,土壤为山地棕壤,呈酸性反应。长叶云杉根系发达,具有耐塞、耐旱和抗强风的特性,同时,也具有较强的耐阴性。

主要价值

长叶云杉木材可供建筑、家具、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在西欧大花园中因其吸引人的下垂小树枝而成为受欢迎的观赏树种。在林业中被少量种植用于木材和纸张生产,尽管与鸟巢状欧洲云杉相比,生长速度较慢。可作中国西藏南部山区的造林树种。对研究植物区系及云杉属分类、分布均有学术意义。

保护级别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3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濒危(EN)。

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1991年9月——濒危(EN)。

物种现状

为中国喜马拉雅地区特有的针叶树种之一,仅产中国西藏吉隆局部地区,数量极少。

保护措施

长叶云杉发现后,已被中国西藏吉隆县列为重点保护树种之一。因更新比较困难,应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并可选为中国西藏南部山区的造林树种。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已作了繁殖试验,效果良好;中国有关植物园也应开展引种栽培。

命名与文化

“Picea”一词意为“松脂”,源自古拉丁语中具有相同含义的单词pix,指该属植物产生的黏性树脂。“Smithiana”是以英国植物学家、林奈学会创始人詹姆斯·爱德华·史密斯的名字命名的。莫林达一词源自尼泊尔语中的树名。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植物智.2024-02-05

中国植物红皮书.自然标本馆.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