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熊绶春

熊绶春

熊绶春(1907年-1948年12月11日),字霖生,别名林森,江西南昌人,国民党陆军上将。

1924年冬,熊绶春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总队。1925年9月毕业后,他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任排长、连长。1926年7月,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熊绶春被选派到日本留学,就读于户山军校,继入步兵专门学校。1931年,熊绶春回国后,任国民政府特务第一团副团长。1932年1月,“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熊绶春任代理特务第一团团长,率部在上海参加对日作战。1933年以后,熊绶春历任步兵学校教官、星子特训班大队长、河南省保安处学兵团团长等职。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熊绶春历任郑州警备司令部参谋长、沙市警备司令部参谋长等职。1939年,他调任陆军第一〇三师少将副师长,率部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1942年春,熊绶春升任陆军第一〇三师师长。1944年5月,熊绶春率部在滇西参加反击日军作战,曾参加攻占松山、龙陵等战斗。1945年初,熊绶春升任陆军第十四军少将副军长。

1946年,陆军第十四军改编为整编第十一师,胡琏任师长,熊绶春任副师长。1948年夏,熊绶春任陆军第十四军中将军长。1948年11月,熊绶春率第十四军从河南确山、驻马店一带随第十二兵团向徐州进军,结果第十四军遭受解放军重创,随第十二兵团一起在双堆集战场等待救援。同年12月11日,解放军开始总攻,战斗中熊绶春被炮弹击中身亡。熊绶春身亡后,国民党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上将。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熊绶春,字霖生,别名林森,1907年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1924年冬,熊绶春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总队。1925年2月,他随教导团参加第一次东征;6月,滇、桂军阀刘震寰、杨希闵在广州叛乱,熊绶春又随队回师广州,参加平叛;7月,熊绶春正式升入第三期学生队,编在步兵科;9月毕业后,他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任排长、连长。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举行北伐,熊绶春随第一军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第一期北伐结束后,熊绶春被选派到日本留学,就读于户山军校,继入步兵专门学校。1931年,熊绶春回国后,任国民政府特务第一团副团长。

抗日战争时期

1932年1月,“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熊绶春任代理特务第一团团长,率部在上海参加对日作战。1933年以后,熊绶春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干部训练班上校教育组长、步兵学校教官、星子特训班大队长等职。1934年起,任河南省保安处学兵团团长,河南省保安第三团团长等职。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熊绶春历任郑州警备司令部参谋长、沙市警备司令部参谋长、渝北警备司令部参谋长等职。1939年,他调任陆军第一〇三师少将副师长,率部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1942年春,熊绶春升任陆军第一〇三师师长。1943年夏,第一〇三师移防云南,熊绶春兼任河口警备司令。1944年5月,熊绶春率部在滇西参加反击日军作战,曾参加攻占松山、龙陵等战斗。1945年初,熊绶春升任陆军第十四军少将副军长。

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陆军第十四军改编为整编第十一师,胡琏任师长,熊绶春任副师长。同年秋,熊绶春率部在鄂豫陕边境地区围攻从中原地区围攻到达该地区的解放军中原军区第二纵队;后又在山西、河南等省参加反共内战。1948年春,熊绶春升任整编第十师中将师长。同年夏,整编第十师恢复陆军第十四军番号,下辖第十、第八十五两个师,熊绶春任中将军长。

1948年10月,熊绶春指挥第十四军和第十军,在泌阳、唐河、南阳一带对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部作战。时刘邓大军已作战略转移,开去陇海路方面,熊绶春所部一无所获,不得已于10月底回防驻马店地区。同年11月,熊绶春率第十四军从河南确山、驻马店一带随第十二兵团向徐州进军,先头部队第十八军渡过浍河之后受到解放军攻击向浍河南岸南坪集收缩,十二兵团司令黄维令第十四军和第八十五军掩护其撤退。结果第十四军立足未稳便被先行到达浍河南岸的解放军抄袭了右翼,第十四军因此遭受重创,随第十二兵团一起在双堆集战场等待救援。在第十四军被围之初,解放军曾致信熊绶春,劝其放弃武器投降,但遭拒绝。12月10日,在部队突围无望的情况下,熊绶春与军参谋长梁岱商议后,致电解放军准备投降。11日,投降信还未送达,解放军已经开始总攻,战斗中熊绶春被炮弹击中身亡。

熊绶春死后,解放军第四兵团司令员陈赓派人找到熊绶春的尸体,将其埋葬在南坪集附近的一个土堆上,并立了个木牌,上写“第十四军军长熊绶春之墓”几个字。后国民党政府追赠熊绶春为陆军上将。

相关作品

诗词

祖国贫穷受外欺,从军习武志无移。

敌侵国土遭邦难,愤对倭奴率劲师。

淞沪长沙挥战马,河南北部比雄雌。

滇西反击消强敌,抗日沙场立业碑。

参考资料

..2025-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