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邓志瑗

邓志瑗

邓志瑗(1915-2008),字希玉,笔名梦樵,别号愚夫,江西省奉新人,中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学者、诗人。曾任中国民盟成员、江西师范大学、江西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邓志瑗1915年12月14日出生于奉新县赤岸乡历富邓村。他自幼热爱阅读,尽管家庭贫困,他曾一度中断学业,外出打工。在做学徒和店员的同时,他坚持夜间自学。在校期间,他受到了多位名师的影响,包括章太炎的弟子马宗霍黄侃的弟子骆鸿凯以及诗词骈文家宗子威等人。

教育与职业经历

毕业后,邓志瑗曾在国立十三中学、吉安女子师范学校、南昌师范学校等地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在南昌师范、南昌师专、江西教育学院、井冈山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机构担任教师。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遭受迫害,被定性为“反动学术权威”,遭到批斗,家中也被多次搜查,并被下放到井冈山市拿山沟畔接受劳动改造。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年起,邓志瑗成为江西师范大学古汉语硕士研究生导师,并于1980年返回江西教育学院继续任教。1982年被评为副教授,1986年晋升为教授,当时他已经72岁。1988年退休后,他仍然活跃在学术界,1993年起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担任全国教育学院、全国师专古代汉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他还参与了南昌大学中文系汉语史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工作。

学术成就

邓志瑗在古汉语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语法学及古代文学等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并精通诗词和骈文创作。他是江西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员。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中国文字学简说》《幼学琼林译注》《十三经直解》《仪礼直解》《广韵反切校证》《奉新方言志》《训诂学研究》《梦樵诗词文寄情集》等。他的研究不仅继承了乾嘉学派的传统,还融入了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他对《广韵》的研究尤其深入,通过对不同版本的比较和考证,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此外,他的《训诂学研究》一书更是展现了他深厚的学术功力。

荣誉与影响

他的同事和学生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在《说文解字-附音序笔画检字》《广韵》《尔雅》等方面的研究达到了国内顶尖水平。

参考资料

邓志瑗.邓志瑗.2024-11-25

邓志瑗 的作品(3).豆瓣读书.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