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文学的天空
《守望文学的天空》是一本由梁鸿鹰编写的文学思考类书籍,于2009年7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探讨了近代中国文学存在的问题,解读了文学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走向。书中还涉及到了新的文学形式,如报告文学、反腐败文学和西部文学等。
内容简介
主要讲述近代中国文学存在的问题,解读文学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走向,与读者谈论报告文学、反腐败文学、西部文学等新的文学形式。
《守望文学的天空》是梁鸿鹰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写在前面:为什么是文学?第一辑 文化原创力问题琐谈、改革开放和文学疆域的新拓展、激变与突围、我们理应对文学的明天持乐观态度、关于中国文学现状的答问、文艺评论与媒体:依存与互动、文艺批评应与普通读者的意见不谋而合、文艺副刊:值得期待的明天、观潮六论、文思片羽十三篇、第二辑 张天翼是文学的骄傲、反腐败题材文学创作:态势与思考、构筑报告文学作为时代进步号角的文体功能——何建明的报告文学创作、我们应该拥有什么样的西部文学?、四川文学与西部文学等等。
作者简介
梁鸿鹰,1962年6月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1985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汉语系,获文学学士。1985年至1987年在内蒙古大学汉语系任教。1987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读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1990年获硕士学位。1990年至今,在某机关就职。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译作《圣经中的犹太行迹》(J·B·加百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学术专著,合作)、《阿西莫夫诠释人类万年》(艾萨克·阿西莫夫,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历史著作)、《致命的冒险》(玛蒂纳·考尔,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等。发表文艺评论文章若干。
图书目录
写在前面:为什么是文学?
第一辑
文化原创力问题琐谈
改革开放和文学疆域的新拓展
激变与突围
我们理应对文学的明天持乐观态度
关于中国文学现状的答问
文艺评论与媒体:依存与互动
文艺批评应与普通读者的意见不谋而合
文艺副刊:值得期待的明天
观潮六论
文思片羽十三篇
第二辑
张天翼是文学的骄傲
反腐败题材文学创作:态势与思考
构筑报告文学作为时代进步号角的文体功能——何建明的报告文学创作
我们应该拥有什么样的西部文学?
四川文学与西部文学
认识宁夏文学的几个关键词
宁夏青年作家:弥足珍贵的坚守
各异其趣的抗争诗篇——黑龙江省抗战题材小说谈
尽最大可能接近真理——陈寿朋先生的三部著作
王宏甲与报告文学的多种可能
芬芳在北国——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女作家的创作
正在崛起的文学方阵——北京军区“长城方阵”文学丛书
十部长篇小说或新的亮色与超越
2004年的长篇小说:在走向厚重与成熟的道路上
第三辑
智慧而质朴的艺术创造——铁凝的长篇小说《笨花》
我们都生活在改革开放带来的命运里——陆天明的长篇小说《命运》
为着我们的未来与希望——黄传会的报告文学《为了那渴望的目光》
见证历史与生命的光尘——杜逵的诗集《光的落尘》
内在的光彩让人倾倒——刘家科的散文集《乡村记忆》
战争较量的是什么——徐贵祥的长篇小说《八月桂花遍地开》
澎湃着家国之爱的热情叙事——王霞的长篇小说《家国天下》
现实表达与历史情怀——徐剑的报告文学《东方哈达》
在沉重的话题面前——孙惠芬的中篇小说《民工》
一座炮楼和六个人的“零”——张者的长篇小说《零炮楼》
普通人也是英雄——陈昌平的中篇小说《英雄》
提倡接地气的文字——郑彦英的散文集《风行水上》
一次动情的心灵感悟——李西岳的报告文学《大国不屈》
乌拉特,你的生动厚重我记得——卫庶的手记《乌拉特原生态调查》
产业工人的沧桑风华——肖克凡的长篇小说《机器》
报告与纪实的力量
女作家作品评论一束
乡土小说评论小辑
一个县官心中和笔下的百姓——宗满德的手记《村情》
小说的天空(三则)
小作家的活力不可小视
洋溢诗史精神意蕴的写作——刘忠华的长篇纪实诗《甲申印度洋祭》
以史为鉴赋和谐——程扬的论著《中国社会和谐史鉴》
带着希望上路吧——电视纪录片《迁徙的人》
以文学的记忆弘扬长征精神——文献电视片《红旗飘飘——长征文学风采录》
附:波士顿的书香
后记
参考资料
守望文学的天空.豆瓣.2017-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