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郑鄤

郑鄤

郑(1594-1639)字谦之,号阳,常州府武进(今属江苏省)人。出身官宦门第。天启二年壬戌(1622)年科进士,改庶吉士。同科状元文震孟以少年新进之锐气上疏批评皇上不“勤政”,上朝“第如傀儡之登场,了无生意”(《皇明通纪集要》卷五一),被魏忠贤攻击为“以偶人比皇帝”而罢官。郑仗义执言,并影射魏忠贤之奸,魏以“党护同乡”给他降职处分,并放逐外地。他愤而回乡,悠游林下十多年。

崇祯中,未识内阁首辅温体仁之奸,赴京补官。他正直得近于迂腐,在拜访温体仁时以直言在不知不觉中得罪阴险之温氏,必欲去之。而温体仁排挤文震孟后,敢于直谏的他又为人才之失而随众持愤激之论。崇祯八年(1635)十一月,温体仁以所谓的“杖母蒸父妾”的不实材料,独疏崇祯,震怒的皇帝立即下令逮入刑部狱中严加审问。崇祯十一年(1638)有司借天旱而为他呼冤,崇祯却以假证人之证词下令将其以三千六百刀活剐。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万历二十二年(1595年),八月初九日生。父郑振先,字太初。母吴安人,大学士吴宗达之妹。

万历二十三年(1596年),太初进士及第。

万历二十七年(1600年),从父嘉兴市任所读书。

万历三十二年(1605年),太初升工部营缮司主事,随父至京。

万历三十六年(1609),回乡,考试得补常州府学生员。太初上《直发古今第一权奸疏》,被贬四川永宁宣抚司经历。

万历三十七年(1610年),随父赴永宁。太初吟诵山海经丹木篇,喜其句,命号峚阳。

万历三十九年(1612年),娶周氏为妻。太初京察被免官。

万历四十年(1613年),乡试中举人

官场浮沉

天启二年(1622年),赴京会试,中进士二甲第三十名。与同年文震孟黄道周等过从为密。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上“谏留中疏”,降二级调外,回籍候补。

天启五年(1625年),南下避祸,恐累及家门,乃还。途中为六君子作“黄芝歌”。

天启六年(1326年),避祸西游,至庐山

天启七年(1327年),被入顾同寅案,削职为民。避祸至西江,渡梅岭,至粤东,栖五羊城。九月,天启帝,始作归计。

崇祯元年(1628年),三月回家,复原官。八月再奉旨原官起用,尚未行,父太初卒。

崇祯四年(1631年),母吴安人丧。

崇祯八年(1635年)八月五日,起行赴京候补,十月十三日抵京。于朝房见温体仁,体仁不悦其语,被体仁弹劾,十一月十一日系刑部狱。

崇祯十年(1637年)二月二十八日移至锦衣卫狱。

崇祯十二年(1639年)八月二十六日,被。

个人作品

《梦中作》《邸报传予死》《夜奠岳墓读满江红词》《怀黄石斋》《题君子泉》《谏留中疏》

史籍记载

《合肥学舍札记》陆继辂

崇祯遗录王世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