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盔顶

盔顶

盔顶是古代中国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因酷似头盔而得名,属于杂式建筑类。其特征是没有正脊,各垂脊交会于屋顶正中的宝顶,此乃盔顶和攒尖顶的相同之处。然而二者也有不同之处,即盔顶的斜坡和垂脊上半部向上翘,下半部向内凹,如同头盔的下沿;断面如弓,呈头盔状。盔顶样式可见于碑、亭等礼仪性建筑,其代表性古建筑还包括岳阳楼云阳张飞庙;中国的西北也保有大量的盔顶建筑,它们是汉地攒尖屋顶与西域砖石外凸穹顶的折衷产物。

刘敦桢先生认为盔顶建筑最早出现在南北朝之后。盔顶早在唐宫宛图中就有记载。由多种建筑文化融合而成的盔顶,至迟唐初便已开始普遍适用于传统建筑。明清宫式建筑对盔顶样式的应用少,在故宫中仅有文渊阁碑亭采用该样式。

与攒尖建筑相较,盔顶建筑高耸的屋顶改善了其内部空间的使用性,增强了外部轮廓的标识性。盔顶的空间设计有特色,建造做法灵活,是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的一种基本样式。

由来

屋顶曲线流畅,陡而复翘,宛如古代武士的头盔,名叫盔顶。

定义

盔顶多用于碑、亭等礼仪性建筑。南宋人所作的《宫苑图》(传为唐朝人所作)中就有盔顶建筑。

盔顶建筑

使用盔顶造型的现象在中国古建筑中实不多见,现存最大的最出名的盔顶建筑,要算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岳阳楼

意义

盔顶建筑把中国古建筑的曲线美发挥到了极致,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参考资料

盔顶.故宫博物院.2024-03-23

中国古建筑屋顶图解.商洛学院基建处.2024-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