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联合国人类住区委员会

联合国人类住区委员会

联合国人类住区委员会是由联合国设立的旨在改善各国住宅及生活环境、促进国际协作的组织。成立于1977年,其宗旨在于协调政府及其他机构,通过创新方法发展和管理人类住区,提升人类住区及生态环境的质量。

历史沿革

联合国人类住区委员会成立于1977年,前身是联合国大会批准的住宅建设计划委员会。同年,联合国大会决定将其更名为人类住区委员会,并在次年10月通过决议正式成立。1978年12月,人类住区中心(栖息地 Centre)作为委员会的常设机构被成立。委员会隶属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负责推动全球人类住区发展。

组织架构

联合国人类住区委员会由58个理事国组成,按照地区分配名额,任期四年,可连选连任。委员会下设秘书处、研究与发展处、技术合作处、信息视听和文献处等多个部门。委员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大会,对全球人居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和决策。

工作职能

联合国人类住区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政策和工作规划,研究并提供解决方案应对人类住区面临的问题,指导和监督相关工作的开展。委员会的所有成员均为联合国成员国,中国于1988年12月31日正式成为理事国。

国际影响

委员会的第18届会议于2001年2月12日在肯尼亚举行,吸引了来自多个国家的代表参与。会议期间,各方就如何加强人居中心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多项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实施《人居议程》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进展。自1996年以来,中国的住宅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了20平方米。同时,中国还积极推进城镇化战略,重视城市文化建设与保护,加快公用事业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此外,中国还加强了法律体系建设,重视灾害防御和灾后重建工作,以及扶贫和就业促进工作。

参考资料

联合国人居署.外交部网站.2024-11-09

联合国人居署.搜狐网.2024-11-09

人居署的历史及其在联合国系统的使命和角色 | UN.unhabitat.202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