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湘
陈廷湘,男,汉族,1948年11月出生,历史学博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四川大学二级教授,现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四川省学术带头人,获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优秀教师。在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等出版社出版《宋代理学家的义利观》、《天下·世界·国家—中国近代对外部世界认识史论》等专著和编著12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社科项目8项,现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巴县衙门档案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2004以来,先后应邀学访并出席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广岛市大学等名校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讲演多场。
人物经历
1972年-1977年在彭州市楠木公社任团委书记,楠木中学任教。
1977-1984年在四川大学历史系读书(本科及硕士)。
1984年起在四川大学历史系任教,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教学科研。
2016年11月任成都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科研项目
陈廷湘教授主持了多项科研项目,包括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第一批立课题“中国近现代对外开放思想研究”、教育部新世纪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世纪历史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研究”、国家211工程第二批课题重大项目“晚清民国的四川省学术研究”、国家211工程第三批课题重大项目“晚清中华民国四川学术文化研究”、四川省委托项目“危机与应对:民国时期政府处理非暴力民众运动研究”、教育部年度课题“非常态社会控制的成败得失——晚清民国政府处理民众运动研究”、国家社科基金2013年度项目“四川县级档案馆藏民国档案的数字化处理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巴县衙门档案整理与研究”等。
获奖情况
主编的教材《中国现代史》于2005年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7年指导的博士毕业论文《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2008年和2010年分别有一篇论文、一部专著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0年被评为四川省教学名师。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四川省学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