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撒曲
弥撒曲是天主教、东正教和圣公会弥撒仪式中使用的声乐套曲,也被新教作曲家采用,但内容和形式有所区别。歌词通常使用拉丁文,分为普通弥撒和特别弥撒两大类,用于不同的宗教仪式,如葬礼、婚礼、就职、登基等。它是宗教音乐中一种重要的体裁。
类别
弥撒祭曲活动分为“主日弥撒”和“节期主日弥撒”两部分。弥撒所演唱的词与曲均固定不变,节期弥撒则根据教会日历或婚丧等仪式而有不同。在特定礼仪,如葬礼时,乐曲内容会有所出入,通常会称为安魂曲。
曲调与结构
早期弥撒曲是无伴奏的清唱曲,文艺复兴后加入管风琴伴奏,17世纪起出现管弦乐队伴奏。演唱形式包括合唱、独唱和重唱。常用曲调有20余种,在一整套弥撒曲中,这些曲调仿照套曲曲式组织而成,并且只用一种调式。全曲通常包括垂怜经(Kyrie)、光荣颂(Gloria)、信经(Credo)、圣哉经(Sanctus)、降福经(Benedictus)、羔羊颂(Agnus Dei)六个乐章。个别作曲家可能会对乐章的多少和顺序进行调整。在普通弥撒中演唱的弥撒依次为:“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羔羊经”。在特别弥撒中演唱的弥撒曲主要包含“进台经”“升阶经”“哈里路亚”“奉献经”和“圣餐经”。
世界名曲
世界著名的弥撒曲有:沃尔夫冈·莫扎特的加冕弥撒和大弥撒、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庄严弥撒和C大调弥撒、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B小调弥撒等。
著名人物
巴赫为天主教会创作了唯一一首但极大型的《B小调弥撒》,也为信义宗创作了四首小弥撒曲。弗朗茨·海顿共创作了14首弥撒曲,其中《尼尔逊弥撒曲》《战争弥撒曲》《管乐弥撒曲》较为著名。莫扎特共创作了16首完整的弥撒曲,其中《加冕弥撒曲》和《C小调弥撒曲》较著名,后者有部分乐章未完成,现有几个不同版本的“还原”尝试。贝多芬的《C大调弥撒曲》和《D大调庄严弥撒曲》也颇具影响力。弗朗茨·舒伯特创作了6首拉丁文弥撒曲和1首德国式弥撒曲。安东·布鲁克纳则有6首有编号的拉丁文弥撒曲和1首庄严弥撒曲,以及多首早期的小弥撒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