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脱氢酶
甲醛中毒而死,把甲醛变成甲酸。作用机制为:甲醛在甲醛脱氢酶和其它酶的作用下通过利用辅酶Ⅰ(NA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形成中间产物S2甲酰谷胱甘肽,然后谷胱甘肽被释放形成甲酸。甲酸经代谢后,以CO2形式呼出,或以甲酸盐的形式从尿中排出。从甲酸代谢为CO2的过程是甲醛代谢的限速步骤。
内容简介
这一过程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其中主要途径为甲酸与四氢叶酸在胞浆中经甲酸四氢叶酸合成酶的作用被催化生成甲四氢叶酸,后者再被氧化为CO2和水,另一途径是在过氧化物酶作用下的过氧化反应,这一反应依靠生成过氧化氢的速度。另外甲酸也可被纳入体内的碳库供甘氨酸、组氨酸和丝氨酸的生物合成。
原理介绍
采用溶胶-凝胶法对甲醛脱氢酶进行固定化,酶的包埋率超过了98%.在pH7附近、37℃下,以游离酶和固定化酶作催化剂,NADH为电子供体,进行了甲酸转化为甲醛的酶促反应。游离和固定化甲醛脱氢酶酶促反应都遵循Michaelis-Menten反应机理,用Dalziel提出的双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固定化酶酶促反应速率为游离酶酶促反应速率的50%左右。固定化酶的动力学常数和米氏常数K高于游离酶,估计是凝胶基质孔中存在扩散效应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