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

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

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1951年4月22日-6月10日),又被称为“中国春季攻势”(英文:Chinese Spring Offensive),是指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为挫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韩国)军从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的企图,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的大规模反击战,也是抗美援朝战争五次战役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战争准备长期,尽量争取短期”以及待后续兵团到齐后“再进行有力的新的战役”的指示,彭德怀司令员经与朝方商定,决心在“联合国军”实施登陆之前率先发起第五次战役。在彭德怀的主持下,会议确定志愿军实施反击战役,以“消灭敌人几个师,粉碎敌人的登陆计划,夺回主动权”为目标,从1951年4月22日至同年6月1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先后进行了三个阶段的作战,中朝军队先是从西线反击并于雪马里地区全歼英军“皇家格罗斯特营”,后又转兵东线并在县里地区与联合国军展开围歼战,第三阶段在战役转移期间志愿军第180师遭遇严重损失,但之后在党中央“实行战略或战役的大包围和打大歼灭战”的原则指导下,志愿军成功构建纵深防线并基本稳定战局,至6月10日,中朝军队主动撤出铁原、金化,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的汶山、涟川、铁原、金化、杨口、明波里一线,交战双方均转入防御,至此第五次战役宣告结束。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历时50天,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共歼敌8.2万余人(其中志愿军歼敌6.7万余人),志愿军以伤亡7.5万人、战斗减员8.5万人的代价夺回战场主动权,并取得第五次战役的最终胜利。此次战役迫使美国军政高层重新估计中朝军队的力量,使其占领全朝鲜的阴谋彻底被打碎,同时使得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转入战略防御状态,最终确定与中朝方面进行谈判以结束战争,至此朝鲜战场进入长达两年的战略相持阶段。

战役背景

联合国军背景

1951年3月下旬,联合国军将战线推进到“三八线”附近,但此时联合国军内部对于后续的战争以及相关事务产生争议,英法等西欧国家因担心战争旷日持久而削弱西欧力量,于是公开主张在“三八线”开始停火,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朝鲜问题;美国内部一部分人出于美国全球战略部署的考虑,而认为在取得战争主动权后应与中国方面进行停战谈判,另一部分人则坚持继续交火直到取胜为止,甚至不惜为此把战火扩大到中国。同年3月24日,侵朝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发表声明要对中国的沿海和内陆基地开展军事行动,但该声明遭到美国总统哈里·S·杜鲁门和其他盟国的反对。美国当局在与其盟国争论磋商后,决定不扩大战争范围并稳步向朝鲜北部推进,直到取得战争有利时机之际与中国进行外交谈判,始终保持美国在亚洲的地位不动摇。

4月初,联合国军再次越过三八线并计划以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将战线推进到三十九度线及其以北地区,在“朝鲜蜂腰部(即元山平壤一线)建立新防线”。至4月10日前后,联合国军抵达西起汉江口、沿临津江再经“三八线”以北附近地区至襄阳市一线,同时空军猛烈轰炸人民志愿军后方的交通线、物资和军队的聚积区,而海军也炮击或封锁元山、新浦、清津诸港,侦察或袭扰东西沿海岛屿。之后哈里·S·杜鲁门于4月11日免去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总司令一职,改由马修·马修·李奇微(Matthew Bunker Ridgway)为美国远东军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由詹姆斯·范佛里特(James Alward Van Fleet)接替李奇微任第8集团军司令的职务。4月中旬,美国民警卫第40、第 45师由美国本土调赴日本与原在日本的美步兵第34团组成第16军,准备使用于朝鲜战场。另外,还加速整训在日本的南朝鲜军三个师,扩建釜山广域市金浦市空军基地。联合国军通过侦查估计志愿军可能于4月下旬或5月初发动攻势,于是他们安排美国第9军和第1军的一部分继续进攻铁原、金化、金城地区,其他部队进入防御状态以准备抵挡志愿军反攻。

中国志愿军背景

1951年4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党委召开第五次党委扩大会议,着重研究和决定举行第五次战役问题,彭德怀司令员在会上传达了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关于“战争准备长期,尽量争取短期”的战争指导方针,总结前四次战役的经验并提出实施第五次战役的方针和部署。志愿军方面通过此次会议估计联合国军进占“三八线”后会继续北进,而且很有可能从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以切断志愿军的主要供应补给线,于是会议决定于4月20日左右在西线汶山至春川间实施反击,并提出“消灭敌人几个师,粉碎敌人的计划,夺回主动权”的目标,同时实行战役分割与战术分割相结合、战役包围迂回同战术包围迂回相结合的方针。志愿军决定部署兵力从金化至加平一线将联合国军分为东西两部分,同时安排第3兵团正面突击,而第9、第19兵团则分从东西两翼突击并实施战役迂回,主要目标是集中兵力歼灭南韩第1师、英国第29旅、美国第3师、土耳其旅、南韩第6师、美国第24、第25师。而志愿军第38军、第42军、第47军分别防守肃川、元山阳德、平壤地区以防止联合国军登陆空降,又建议朝鲜人民军以第2军团防守淮阳、华川地区,第6军团主力防守沙里院、载宁地区以消灭登陆敌军。

4月11日和18日,志愿军司令部为贯彻志愿军党委扩大会议的决定,根据联合国军进攻的特点下达《战役指导与战术思想指示》,其中进一步阐明志愿军党委扩大会议所确定的作战指导方针,强调在战略上集中优势兵力以各个消灭联合国军,同时在战役上把联合国军东西割裂,并以足够的兵力把并进之敌割为几大块,集中绝对优势兵力、火力迅速将其歼灭。4月中旬,联合国军获悉志愿军战略预备队集结后,虽然继续进攻铁原、金化、金城方向但进展缓慢,而志愿军第39、第40、第26军主力为诱敌深入决定于17日夜开始向我预定之进攻出发阵地逐步后撤,同时令其他各突击集团向进攻出发阵地开进,此时联合国军又继续北进。4月19日,志愿军首长发出政治动员令以鼓舞士气,同一天美国第25、第 24师先头团进至铁原附近之药泉洞、文惠里地区,中朝两军根据战场形势遂决定于4月22日黄昏向敌发起反击。

战前力量对比

联合国侵朝军

第五次战役开战之前,联合国军拥有地面作战部队(不含勤务部队)为六个军(军团)、十七个师、三个旅、一个团共34万余人,其第一线兵力为十二个师和两个旅;第二线及后方有五个师和一个旅、一个团,其部署:美第1军位于临津江两岸及涟川以西地区,第9军位于涟川以东至华川地区,第10军和南朝鲜第3、第1军团分别位于杨口、元通里、杆城地区;美骑兵第1师、空降第187团及南朝鲜第2师为预备队,分别配置于春川、水原和原州地区;南朝鲜第2军团第8师位于大田广域市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

第五次战役之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包括第9兵团和新入朝的第3、第19兵团,第一线作战兵力有三个兵团、十一个军、三十三个师和三个地面炮兵师、一个高射炮师,共五十四万八千余人(不含人民军)。后方勤务机构和部队增加到六个分部、两个口岸办事处、三十一个大站、三十九个医院、十一个汽车团、十七个重团、八个人力运输团又八个运输营、八个警卫团又七个警卫营、十一个担架团,共十八万余人。此外志愿军囤积粮食三千万斤、弹药三至五个基数。此外加上人民军3个军团,总共60余万人。其部署:为防敌登陆和空降,以第42军驻守元山、阳德地区,第38驻守肃川,第47军驻守平壤;另建议朝鲜人民军以第2军团防守淮阳、华川地区,第6军团主力位于沙里院、载宁地区,以第3兵团由正面突击,第9、第19兵团则分从东西两翼突击并实施战役迂回。

战役经过

第一阶段(4月22日至4月28日)

西线突击

4月22日白天,西线联合国军继续进攻铁原、金化方向,其他方向之敌仍处于守势,当天黄昏志愿军各突击兵团按照预定计划向敌发起全线反击,22日当晚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占领开城,第二天占领长湍并歼敌一部,之后继续攻打汶山方向;左派第9兵团的第20、第27、第26军进占龙华洞、外药寺洞、白云山地区,歼灭美国第24师、南第6师各一部;第40军主力打退联合国军进攻后向联合国军纵深进攻,并歼灭美国第24师、南第6师各一部,缴获各种炮二十余门、坦克十二辆、汽车五十余辆;第39军前进至华川以南之满月、原川里一线,将美国陆战第1师阻隔在北汉江以东;第3兵团突破联合国军中央防线后,在涟川以北受阻于美国第3师、土耳其旅,后于23日午后才前进到涟川东西地区,进而又继续攻进水平、哨城里方向。

23日凌晨,右翼第19兵团的第63、第64军和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攻占临津江西岸后,其第一梯队师于突过位于“三八线”附近的临津江;第63军攻占江南要点州岳山和瓮店洞以南398.1高地,歼敌一部后继续进攻磨叉山、神岩里的英国第29旅阵地;第64军攻占长坡里、高士洞一线后受阻于江南岸弥陀寺以北地区,未能迅速突破南韩第1师主阵地;左翼第9兵团的第40军于23日24时突入敌纵深三十余公里,前进到“三八线”以南的加平东北之沐洞里地区。西线志愿军发起进攻后,东线朝鲜人民军第5军团于23日在麟蹄以北西湖里地区歼灭南韩第5师第36团大部,次日又在麟蹄、县里间歼灭北援之南韩第7师第5团大部。

4月24日,志愿军方面第9兵团继续进攻并击退"三八线”附近联合国军,之后志愿军于当天攻到云山里、坡州洞、国望峰一线,并在永平、金谷(坡州洞北)、龟汀洞等地分别包围美国第24师五个营、连部队,但志愿军由于兵力不足且受制于联合国军的轰炸机,致使大部分联合国军士兵突围南逃。24日晨,第3兵团攻至“三八线”附近并在炭洞、栗隅地区包围美国第3师第35团,但第35团在坦克等优势武器的掩护下突围南逃,之后人民军第1军团主力渡过临津江后逼近汶山,一部转而进攻议政府、高阳之间地区。当天第19兵团第63军攻占磨叉山、雪马里并歼灭英国第29旅一部,即英国皇家格罗斯特营;第64军向议政府方向实施战役迂回,但因由于准备不足且炮火支援有限而受阻于东文里;第65军两个师渡过临津江后,志愿军5个师集中于马智里以北、临津江南岸约20平方公里的区域,因遭受联合国军火力突击而伤亡惨重,致使向议政府实施战役迂回的进程持续拖延。后联合国军方面部署美国第1军指挥的南韩第1师、英国第29旅继续扼守汶山、弥陀寺、神岩里一线,掩护位于其右翼的美国第1军主力和美国第9军撤至磨叉山、哨城里、钟悬山、姜氏峰、王女峰、龙华山一线再战;同时调英国第28旅、加拿大第25旅两个营和美国骑兵第1师第7团加强防御加平地区,阻止志愿军第40军进攻其侧翼;调美国骑兵第1师、南韩第7师和第9师分别至汉城、麟蹄、县里驻守。

战役迂回

4月25日18时,志愿军右翼第19兵团遵照向议政府方向实施战役迂回的命令,调整兵力部署后继续进攻南韩第1师、英国第29旅,并歼灭四千余人其中包括英国第29旅的格特斯特郡团第1营等,于当日24时前占领汶山、法院里、葛谷里、中牌里、七峰山一线。第19兵团的第64军先遣支队突入联合国军纵深二十五公里,攻至议政府西南的道峰山并对敌侧后造成威胁;第63军第189师在上桥场包围敌二二千余人,激战一小时后联合国军在二十余架飞机和八十余辆坦克的帮助下突围南逃;中央第3兵团于25日攻占哨城里、钟悬山、宝藏山地区并歼敌一部;第3兵团第15军一个营在哨城里东北大田里地区歼灭美国第3师两个连;左翼第9 兵团继续突击美国第24师,至25日晚占领清溪山、云岳山和中板里、永阳里地区并歼敌一部。志愿军虽然通过连续作战严重威胁联合国军两翼,但联合国军于25日逐步撤至锦屏山、竹叶山、县里、加平、春川第二线阵地继续抵抗。

26日,志愿军受中央军委指示而继续进攻联合国军的防御纵深处,并于当日占领锦屏山、县里、加平第二线阵地。至28日,右翼第19兵团攻占国祀峰、梧琴里、白云台地区;第63军在道乐山包围美第3师一个团;中央第3兵团进占自逸里、富坪里地区;左翼第9兵团攻占榛伐里、祝灵山、清平川、加平、春川地区。人东线朝鲜民军第1军团在在麟蹄以南地区的梧琴里歼灭南韩第1师一个营大部,正面钳制联合国军以配合志愿军西线作战。同一天联合国军主力撤至汉城及北汉江、昭阳江以南继续组织防御,新调来的美国骑兵第1师在汉城周围组成密集的火力带,妄图引诱志愿军攻城并给予大量攻击,而志愿军认为无法在汉城以北歼敌,于是派遣一部分兵力逼近汉城并驻守汉城附近的北岳山;一部分逼近汉江并占领退溪院里、九陵山、金谷里、磨石隅里一线地区;一部分渡过昭阳江并占领春川以东的九峰山、坪村里地区,负责掩护于高阳、议政府、抱川、华川及春川以北地区修整的主力,而第40、第26军被调往沙里院及平康以北地区以防联合国军登陆。至此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作战结束,志愿军和人民军共歼敌两万三千余人。

第二阶段(4月28日至5月21日)

双方部署

经过第一阶段进攻作战之后,志愿军迫使联合国军退守汉城及汉江、昭阳江南岸,美国军队主力则逐渐向水原、杨平、洪川线以北集结。4月28日,志愿军方面与人民军商定后,实行多歼美利坚联盟国以孤立、分散美军并创造战机消灭美军的战术,在第二阶段将主要兵力集中于歼灭南军,第3、第9兵团修整后准备进攻杨口、麟蹄线,计划歼灭南军两三个师及美国第7师一部分。同时为迷惑与钳制西线敌军,第19兵团、人民军第1军团分别负责在汉城东西两侧佯装渡江,而第39军主力渡过昭阳江后进至春川、洪川间,负责掩护第3、第9兵团东移。5月6日,中朝两军下达战役第二阶段预备作战命令,命令第9兵团和东线人民军前线指挥部所属部队集中力量,歼灭县里地区的南韩第3、5和9师,条件成熟时歼灭南韩首都师和11师;第3兵团负责切断美南两军联系,并阻击美第10军不得东援;第19兵团在西线积极行动以配合东线作战。5月初,西线志愿军第19兵团和人民军第1军团假意迂回汉城并佯装渡汉江南进,同时人民军第1军团还曾派遣部分士兵在汉城以西渡江,而联合国军总司令马修·李奇微也被佯动所迷惑。

至5月8日,联合国军先后进占高阳、水落山(议政府东南)、禾也山(清平川南)、原昌里、富坪里至襄阳以北之龙浦里一线,其预料志愿军可能进攻中部战线而转入防御状态,部署美国第7师调往北汉江以东揪谷里、龙头里地区,将预备队南韩第2师调往禾也山、鼎排地区以增强中部战线的兵力;将美国军队六个师、英国土耳其军两个旅以及南韩三个师部署在西部战线(即勿老里经原昌里、九岩里、高阳至西海岸);将南韩军六个师布置在东部战线(即勿老里经富坪里、寒溪岭、龙浦里至东海岸);安排美国第8集团军预备队中的美国第3师、英国第29旅、美国空降第187团分别驻守京安里、永登浦、金浦地区。之后两天,第3、第9兵团和东线人民军在第9兵团司令部驻地召开联合作战会议,中朝两军在会后根据战场形势调整战略部署,第9兵团(欠第26军)附第12军,配属炮兵第11、第25、第26、第28团负责主要突击;人民军第5军团(附第3军团第1师)从军粮田、贵屯里、五柞洞南第3师翼侧突破;志愿军第19兵团(配属炮兵第31团)和人民军第1军团正面钳制西线美国军队主力,于议政府以南水落山地区及汉江北岸之磨石隅里、清平川地区,集中优势兵力彻底将联合国军的两三个营歼灭。

东线转移

从5月9日开始,第3、第9兵团在第39军掩护下挥师东向,至15日相继隐蔽地进入春川至兰田里(麟蹄西南)间的北汉江、昭阳江两岸地区;朝鲜人民军第2、第3、第5军团亦同时进占麟蹄及其以东地区。5月16日18时,第9兵团突破联合国军的防御后,下辖第20军于当日24时由九万里以东渡过昭阳江,攻占富坪里一带南韩第7师第8团阵地,17日3时第20军第60师至深入联合国军纵深二十五公里,按时抢占后坪里、五马峙、美山里、旺盛谷地区,歼敌五百余名,切断县里地区南韩第3、第9师南逃退路;同时第27军进占桃水庵、美也洞、院巨里一线并攻占于论里附近地区,下辖第81师于当日5时突入敌纵深二十八公里,按时抢占严达洞公路两侧高地和砧桥、坊内里诸要点,切断县里的联合国军西南退路,并联合第60师在上南里地区全歼南韩军五个营,击溃南韩第5、7师并缴获大量装备;第3兵团之第15军至17日晨攻占沙五郎峙、双德洞、古约洞及三年洞等地,歼美国第2师一部分。17日午前,人民军第5军团占领贵屯里、镇东里等诸要点,切断县里的联合国军东南退路并与第20军合围县里地区。但此时志愿军尚未对联合国军实行外层包围,于是第9兵团第12军第31师按照上级指示迅速攻向束沙里、下珍富里;人民军第2军团主力继续向下珍富里以东前进,而第19兵团的四个师先后攻占高阳、道峰里、退溪院里、金谷里、磨石隅里、清平川、上泉里。

5月18日晨,县里地区的南韩第3、9师开始分别向南和东南方向突围,第20军和人民军第5军团分别从东西两面出击,在第二天1将大部分歼灭在县里及以南地区,并缴获全部重装备;第3兵团第15军攻占板项里、大水洞及德田规地区,并在大水洞将美第2师第38团团部及第1、第2营大部分歼灭。同时南韩第5、7师残部于18日逃至洪川东北的城山里和横城东北的柳洞里地区,靠东海岸的南韩首都师、11师也南退至注文里、江陵地区。18日4时,第63军南渡北汉江,占领通方山、罗山、凤尾山、508.7高地,并歼美国军队一个营和南军三个连的大部分。19日,志愿军第12军在自隐里地区歼灭美国第2师两个营及法国营大部之后,军主力第60军第181师攻至踏枫里、上莲洞、新村、九屯峙地区,其第31师一个团于20日晨前出到束沙里南之兄弟峰。第27军于20日占领讷言里、判宫空、苍村里地区,井歼敌一部,一个团前出到束沙里;人民军第5军团占领广院里、清道里地区,一部前出到下珍富里以北皮木亭,歼南第3师残部七百余人;当天第3兵团第60军第180师攻占洪川江以北法所里地区,牵制美国第10军第7师不得东援。

5月20日,西线联合国军为减轻第9、10军的压力,派遣美国第1军三个师和三个旅进攻志愿军,志愿军第19兵团遂转入防御。此时,东线敌军在我连续突击下,已撤至九成浦里、丰岩里、苍洞里、下珍富里、铁甲岭、仁邱里地区布防。美国第10军主力已沿战线向洪川、清凉里逐次东移,美国第3师则由汉城东南之京安里迅速东援,于19、20日先后进至丰岩里、下珍富里,堵塞战役缺口并增强防御。南韩第8师亦由大田广域市北调平昌郡堤川市,建立纵深防线。于是联合国军又形成东西相接的完整防线,此时志愿军在一个月之内已连续作战两次,部队相当疲劳且弹粮将尽,一旦临近的雨季诱发山洪,再连接江湖沼泽会致使交通中断,志愿军补给将遇到更大困难;另外,这一阶段志愿军并未消灭美国军队师、团建制单位,联合国军还有北犯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决定后撤以使主力休整,以逸待劳并寻机歼敌。于是,中朝两军决定停止进攻于21日结束第二阶段的作战,第二阶段作战志愿军和人民军共歼敌两万三千余人。

第三阶段(5月21日至6月10日)

防御修整

第二阶段结束之后,中朝两军开始集结休整以待时机歼敌。5月21日,志愿军和人民军决定各兵团留一个师至一个军的兵力,并采取机动防御节节阻击以消耗联合国军实力,同时掩护各兵团主力转移至渭川里、朔宁、文惠里、山阳里、杨口、元通里之线及其以北地区进行休整。5月22日黄昏,原任第3兵团预备队的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集团军和下辖第15军受志愿军司令部命令提前转移。23日晨,联合国军获悉志愿军补给困难后,趁志愿军未及转移之际集中三个军十三个师猛力反击,期间配合以摩托化步兵、坦克、大量的航空兵和远程炮兵支援,美国第1军沿汉城——铁原轴线实施主要进攻;第9军进攻春川、华川方向;第10军进攻麟蹄、杨口方向;南韩第1军团沿东海岸北犯。由于志愿军和人民军未能及时料到联合国军的反击,致使联合国军在志愿军转移初期有机可乘。西线南韩第1师进攻汶山、高阳地区,人民军第1军团抗击不利而撤至临津江附近地区,而志愿军第65军与美国骑兵第1师、第25师、英国第28旅、加拿大旅、南韩第2师及美国第24师在议政府、清平川一线对峙;中线南韩第6师、美国第7师、陆战第1师和第2师进至加平、汗谷、正屏山、大龙山、寒溪一线,志愿军第60军第180师、第179师分别在汗谷、正屏山地区和大龙山及以东地区与之抗衡,而只有东线志愿军第9兵团主力按时向北转移。

5月24日,在联合国军继续北犯的形势下,第60军则奉命仍在原地阻击联合国军以掩护大批伤员转移,而未能进入指定防御地区布防。南韩第6师、美国第24师已突进至春川西北的济宁里、城隍堂,并控制加平以东北汉江南岸之江村里渡口;美国第7师、陆战第1师一部已接近春川及春川以南的新延江,第180师在北汉江南岸汗谷、正屏山地区与美国军队激战。24日晨,第9兵团第20军由县里及其以南地区转移至杨口、麟蹄之间地区,一部于富坪里以西之九万里,而美国第2师、空降第187团进至富坪里、九万里地区,美国空降第187团在九万里实施空降,并同我第20军部队发生战斗,同时南韩第5师主力已进至县里附近地区。第9兵团第27军被阻隔在富坪里以南、洪川至麟蹄公路东西两侧桃木洞、玉山洞(路西)、鹫峰山及县里(路东)地区,因此第27军令第79师于富坪里、麟蹄以南地区阻敌进攻,令第81师于县里地区阻敌攻;原配属第9兵团作战的第12军主力由丰岩里出发,24日转移至自隐里、于论里地区,被敌割于洪川至麟蹄公路以东,其第91团则被远隔于下珍富里以北三巨里地区。截至24日晚,志愿军最初所确定的机动防御开始线被联合国军突破,并且在西线的加平和东线的麟蹄被联合国军分割,于是志愿军指挥部于24日22时发出指示,为避免损失且安全转运伤员,要求各军有计划地布置掩护,并选择有利地形以伏击或反击的手段消灭部分联合国军。后中线志愿军第12军主力已于24日晚乘敌先头部队向前推进的空隙,越过洪川至麟蹄公路,正继续分向华川、杨口方向转移。

180师受创

5月25日,联合国军主力分多路继续向北进攻,志愿军第65军自议政府、清平川一线后撤二十至三十里,收缩至龙岩里、旺方山一线;志愿军第60军主力于25日晨渡过北汉江转至华川以南坪村、大加马尹(第181师)、西上里、梧口南里、马坪里(第179师)地区;第60军第180师也由春川以南之汗谷、正屏山地区全部撤至北汉江以北之鸡冠山、明月里、九唇空山、北培山、上下芳洞地区(均在春川西北),同第179师一部继续抗击联合国军进攻。25日黄昏,由春川方向进攻之美国第7师占领志愿军第179师的西上里、退洞里阵地,由西面江村里进攻之南韩第6师占领志愿军第180师鸡冠山阵地,由城隍堂进攻之美国第24师占领第180师右侧后的烛台峰、间村阵地,第180师被割于北培山、驾德山、梧月里地区。为准备抗击联合国军进攻,第181师和第179师主力奉命转移至史仓里、滩甘里、马坪里地区。东线第9兵团第27军在极其困难情况下,在杨口、麟蹄以南富坪里、县里地区英勇抗击联合国军进攻,将敌阻于昭阳江南北地区,有力地掩护了我军伤员的后送及主力的转移;志愿军第65军在节节阻击之后,除一部于七峰山、海龙山阻敌外,主力于26日晚撤至汉滩川以北地区,未能按计划完成在议政府至清平川地区阻敌半月至二十天的任务。

5月26日,美国第1军、9军、10军继续进犯铁原、金化、杨口方向,志愿军第65军为阻敌北犯而派遣一个团控制机山里、清溪山;第60军转移至场岩里、国望峰、史仓里地区以阻敌北进;第15、12军主力速向金化以南实乃里、多木里地区集结迎敌;第9兵团在芝村里、华川、山阳里一线及东西地区,准备纵深防御以歼灭北犯之敌。同一天,西线南韩第1师攻占汶山并渡过临津江,美国第1军沿京义铁路线两侧推进至州岳山、逍遥洞及机山里线,继续进攻志愿军第65军前沿铜幕里、哨城里、钟悬山、艮子里;志愿军第27军将麟蹄、县里的联合国军阻挡在东线;中线志愿军第60军第180师和第179师阵地遭受来自加平、春川的联合国军的进攻,志愿军第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80师被正面进攻的南韩第6师、由右翼进攻的美国第7师、由左翼进攻的美国第24师几乎完全包围。第60军为接援第180师而被迫放弃在场岩里、国望峰、史仓里部署阻击敌军,第60军令第181师向滩甘里反击以接应第180师,但由于通信联络失灵而未能实现,第180师于26日当晚向史仓里方向突围,次日晨占领鹰峰后受阻而未能突围,27日晚第60军派遣第179师接应第180师亦也未成功,之后由于第180师指挥不当,没有集中全力从敌间隙中坚决突围,而采取分散的办法突围以致遭到严重损失。

反击胜利

5月27日,联合国军进占汶山、永平、华川、富坪里、麟蹄线,南韩第1、第3军团企图向铁原、金化、杨口进攻,中朝两军为应对形势而将第63、第64、第15、第26、第20军及人民军第5、第2、第3军团主力安置于临津江、汉滩川以北芝浦里、华川、杨口、杆城地区进行防御,第9兵团第27军开始向华川、杨口方向转移,第20军主力已进至华川以北地区。5月28日至30日,志愿军第65军、第20军分别反击攻占涟川以南地区和华川地区的联合国军,各自歼敌一部分后并收复华川。6月1日,志愿军第47、第42、第20、第27军于新幕、伊川、鸡雄山、黑云吐岭一线构成纵深防线,后随着我军反击作战的胜利并完成全线防御布势,联合国军的追击行动已被志愿军阻止,至6月10日,志愿军主动撤出铁原、金化,将联合国军阻止在“三八线”附近之汶山、高浪浦里、三串里、铁原、金化、杨口、明波里一线,双方都转入防御状态后第五次战役结束,志愿军和人民军在二十天的转移和阻击作战中共歼敌三万六千余人。

战役结果及影响

第五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队共投入了十五个军的兵力,经50天奋战取得胜利,毙伤俘敌8.2万余人(其中志愿军歼敌6.7万余人),挫败了"联合国军"以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在朝鲜蜂腰部建立新防线的企图,摆脱了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时的被动局面,锻炼了新入朝的部队,取得了对美军作战的经验。经过这次较量,"联合国军"对中朝人民军队的力量重新做出估计,不得不转入战略防御,并接受停战谈判。这次战役由于发起时间提前,准备比较仓促,战役歼敌目标企图过大,进攻纵深过远,志愿军伤亡较大(7.5万余人),战斗减员为八万五千余人,美国方面宣称15769人伤亡或被俘,中国方面宣称82769人伤亡或被俘,敌我伤亡对比为1:1.038。

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

抗美援朝(2000).豆瓣电影.2023-10-13

三八线(2016).豆瓣电影.2023-10-13

跨过鸭绿江‎(2020).豆瓣电影.2023-10-13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020).豆瓣电影.202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