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古乐经传

古乐经传

《古乐经传》是由清代学者李光地撰写的一部乐论著作,共分为五卷。该作品由李光地的孙子李清植等人于1726年整理完成,并于次年正式出版。

内容简介

《古乐经传》包括五个部分,分别为《乐经》、《乐记》以及两份附录《附乐经》和《附乐记》。其中,《乐经》主要引用了《周礼·大司乐》的相关内容,《乐记》则是《礼记·乐记》的部分摘录。《附乐经》综合了《易经》、《书经》、《诗经》以及三礼的文字资料。《附乐记》则收录了来自各种经典文献中与音乐相关的论述。整本书旨在对古代乐书进行解释和阐述。

四库提要

《古乐经传》采用《周礼·大司乐》及其下二十个官职作为经文,以《乐记》作为传文。此外,书中还包含《附乐经》和《附乐记》,总共分为五卷。《乐经》和《乐记》由李光地亲自编写,而《乐教》和《乐用》两篇文章则是由他的孙子李清植根据遗留的手稿整理而成。在《乐经》中最难以理解的部分是《大司乐》这一篇章。由于窦公之后,相关知识已经失传,因此郑玄的注释显得晦涩难懂。学者们对此有不同的解读,导致争议不断。李光地认为,《大司乐》中提到的圜钟应改为黄钟,这实际上是指将黄钟作为宫音。他通过比较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虽然这种解释有些复杂,但也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可以补充前人的研究不足。李光地的研究成果表明他对音乐理论有着深入的理解,其见解严谨且有据可依,与那些主观猜测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古乐经传.古乐经传.2024-11-12

古乐经传.豆瓣读书.2024-11-12

古乐经传.古乐经传.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