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智
杨大智教授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1-1983年留学美国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是我国从事形状记忆合金研究从国外回来的第一人。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形状记忆合金研究所所长,三束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大连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学学科带头人。
主要学历及工作经历
主编了由ELSEIER LED.出版的英文论文集“Intelligent Material and Structure ”和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智能材料与集成系统发展战略文集”。并在2000年海峡两岸金属基复合材料研讨会、2000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召开的国际微机电系统及智能材料研讨会以及中欧新千年材料战备研讨会上作过邀请报告或大会报告。在1998~2000年,先后主持完成了“九五”国家重点攻关计划“冠状动脉金属支架研制开发”(96-907-04-05)和“863”计划“管腔内支架研制开发”(715-002-0240)项目,其中前者荣获“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优秀成果奖,并获得了“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先进个人称号;后者在北京“863”十五周年成就展上展出。“形状记忆合金基础理论研究”1991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形状记忆合金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学术团体任职有: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材料委员会SMA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副理事长;大连市材料学会理事长;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编委;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杂志编委;功能材料杂志编委;辽宁省政协委员。
讲学经历
2021年7月8日,受邀到东北电力大学作了题为《太阳能预报—行业概述、方法及动态》的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
杨大智教授还多次被邀请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并作了许多有建树的学术报告:
⒈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splacive Phase Transformation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Materials Engineering
题目:The Ordering Transitions and the Stability of Ordered Phase in β-phase Shape Memory Alloys
1996. 5. 9. University of Illinois,USA
⒉会议: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mart Structures and Microsystems 2000
题目:Shape memory alloy and smart hybrid composites
2000. 10. 19 Hong Kong.
⒊会议:China-European Union Workshop on Materials Strategies for the New Millenium
题目:Medical applications of shape memory alloys
2000. 12.. 8 Beijing,China
⒋会议:China-European Union Workshop on Materials Strategies for the New Millenium
题目:Shape memory alloy and smart hybrid composites
2000. 12.. 9 Beijing,China
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CMRS)理事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材料科学与工程委员会形状记忆合金专业学术会委员 副主任
中国仪表材料研究学会 副理事长
大连市材料学会 理事长
大连市科协 委员
辽宁省政协 委员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编委
“兵器材料与工程”杂志 编委
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⒉材料的智能化
⒊介入疗法中的生物医用材料
指导硕、博士生研究方向:
⒈ 形状记忆合金(包括智能材料)
⒉ 生物医用材料
出版著作和论文
杨大智教授至今已发表论文271篇,其中英文98篇,被SCI收录160篇;编著专著6本。其中,合著《金属学与热处理》、《形状记忆材料》与《新型材料导论》,主编《形状记忆合金》和《智能材料与智能系统》,IUMRS-ICAM'99英文论文集“Intelligen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 1、D.Z.Yang and C.M.Wayman,“Slow growth of isothermal lath martensite in an Fe-21Ni-4Mn alloy”
Acta. Metall. Vol.32,No.6 (1984) 949-952.
⒉D.Z.Yang,bpJ.Sandvik and C.M.Wayman,“On the substructure of athermal and isothermal martensites formed in an Fe-21Ni-4Mn alloy”
Metallurgical Transformations A Vol.15A,No.8 (1984) 1555-1562.
⒊D.Z.Yang and C\u0026MWayman,“Athermal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with an isothermal component in an Fe-21Ni-4Mn alloy”
Metallography Vol.17,二氧化氮 (1984) 131-137.
⒋朝日电视台Sun,D.Z.Yang,et al,“Pulsed magnetic field-induce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in an Fe-21Ni-4Mn alloy”
ISIJ International(日本钢铁杂志国际版)Vol.29,No.2 (1989) 154- 157.
⒌D.Z.Yang,M.Zhu,M.Qi \u0026 G.B.Li,“Isothermal growth phenomenon of thermoelastic martensites in CuZnAl alloys”
Scripta Metallurgica Vol.20,No.10 (1986) 1717-1720
⒍Z.G.Wei and D.Z.Yang,“On the hysteresis loops and characteristic temperatures of thermoelasitic transformations”
Scripta Metallurgica Vol.22,No.8 (1988) 1245-1249
⒎X.D.Han,W.H.Zou and D.Z.Yang,“Structure and substructure of martensite in a TiNiHf high 温度 shape memory alloy”
Acta Metall. \u0026 Mater. Vol.44,No.9 (1996) 3711-3721
⒏朱敏,李国斌,杨大智,“多晶铜锌Al合金变形过程中马氏 体的精细结构变化”
金属学报 Vol.26,No.1 (1990) A72-74
⒐Y.L.Chen and D.Z.Yang,“Formation of super-saturated solid solution in ZrO2-CeO2 system induced by mechanical alloying”
Scripta Metall. Materialia,Vol.29,No.12 (1993) 1349-1354
⒑杨大智主编,《智能材料及智能系统》,天津市大学出版社,天津,2000年,417页
科研成果及所受奖励
杨大智教授于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于1997年、2001年被大连市委、市政府授予“大连市优秀专家”称号。形状记忆合金基础理论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有2项鉴定成果;6项国家专利。在此基础上,又在中国率先开展了心血管介入疗法器械的研究,承担国家863及科技部医学“九五”攻关计划心血管介入疗法器械的研究和开发,获国家科技部、计委、经委、财政部颁发的“九五”国家重点攻关计划成果优秀奖,本人获先进个人。
在读硕士、博士人数:
14
已毕业硕士博士人数:
硕士29人、博士22人、博士后7人
承担的国家级重大项目
杨大智教授承担了多个国家级重大项目:1、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研究和开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994— 1996) 2、金属功能材料的智能化探索及关键基础性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998—2000) 3、生物医用材料的基础性研究(国家科技部基础司 1999 — 2000) 4、冠状动脉支架的研制开发 5、“九五”国家医学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科技部 1999— 2000) 6、管腔内支架的研制与开发(863新材料专家委员会“九五”项目 1999— 2000) 7、心血管支架及药物涂层的研制与开发(“863”新材料专家委员会“十五”项目 2002-2005)
参考资料
哈尔滨工业大学杨大智教授来校做学术报告.电气工程学院.202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