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
武当派是中原地区武术门派之一,信仰道教,按照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说法,张真人为少林觉远大师的徒弟、师徒因违犯少林不准擅自学武的禁令,被赶了出来,后来他根据少林功法变通,且自创内家拳,开山立派,武当由此立足于江湖。武当为内家之宗,在武林中与“少林派”齐名,同被誉为“武林中的泰山北斗”。1958年出版的卧龙生成名作《飞燕惊龙》中,即有武当派的描述,并列入“九大门派“之中。
武当武术一度在文学作品中被描绘得神乎其技,人们通常把这种练习内功为主的拳法称为“内家拳”;武当道士们所创的武当武术中,蕴含着珍爱生命的传统哲理,小说家们将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等哲学理论用于拳理、拳技、练功原则和技击战术中,组成一个庞大的武当武系。
门派介绍
武当派传说中的开山祖师是元、明之际的张三丰,他的生平众说纷纭,大致说来,他是辽东懿州人,本名是张三丰,一名君宝,号三丰,因为不修边幅,又被称为“张邋遢”。相传元时曾于河南鹿邑太清宫学道,熟读经书,曾至陕西宝鸡金台观学得养生延命之术,明洪武后又至湖北均县武当山玉虚宫五边树结茅庵修炼,修炼内丹大法,如武当内家拳、内丹睡功、阴阳调息功、筑基功等,是太极拳的创始人。
武侠小说中一直都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武当和少林这两派作为武林正道之首,常联合起来主持武林正义。两者的不同除了分属佛道两种宗教信仰外,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的地理位置是较明确的,武当派就只说是在武当山上,这或许是因为武当山上的知名道观多,却没有像是少林寺这般将宗教与武学相结合的单位。
著名人物
张杰鑫书中关于武当派的人物
《三侠剑》中介绍:“诸葛剑”诸葛剑(当今武当派的头把金交椅)。
还珠楼主书中关于武当派的人物
《蜀山剑侠传》中介绍:张三丰(创派祖师)、半边老尼(昆仑剑仙,武当掌门)、灵灵子(武当五长老之一)。《武当七女》中介绍:“照胆碧”张锦雯,“姑射仙”林绿华,“摩云翼”孔凌霄,“缥缈儿“石明珠,“女昆仑”石玉珠,“女方朔”苏曼,“紫玉萧”韦云和。
金庸书中关于武当派的人物
《倚天屠龙记》:张真人(开山鼻祖)、“武当七侠”、“玉面孟尝”宋青书(俗家弟子)、张无忌(记名弟子)、谷虚子(俞岱岩的弟子)《笑傲江湖》:冲虚道长(掌门人/当今正教中十位最强的好手之一)《侠客行》:愚茶(掌门人)《书剑恩仇录》:“千里独行侠”马真(掌门人)、“绵里针”陆菲青(名宿→掌门人)、“火手判官”张召重(御林军骁骑营佐领)、“余鱼同”余鱼同(红花会十四当家)、李沅芷(延绥镇总兵李可秀之女)
古龙书中关于武当派的人物
《湘妃剑》:“清风剑”朱白羽(首席剑客)、石怜(武当山灵空剑客的亲传弟子)、“金剑侠”端木方正(武当派一代剑豪白老祖宗的传人)《情人箭》:玉玑道长(掌门真人)、玉空子(武当後起一代高手中最负盛名)《萧十一郎》:徐青藤(掌门真人最心爱的弟子/世袭的杭州将军/武林六君子之一)《陆小凤传奇》:木道人(武当派辈分最尊贵的长老)、石雁(掌门人)、石鹤(昔日武当最负盛名的剑客)、钟无骨(武当俗家弟子中的第一位名人/黑虎帮创立人)、“玉树剑客”叶凌风(俗家弟子)、孙不变(武当掌门石雁座下第四名弟子)、“武当小白龙”叶孤鸿(俗家弟子/叶孤城叶孤城的远房堂弟)《三少爷的剑》:欧阳云鹤(武当派当代六大弟子“四灵双玉”中四灵之首)、曹寒玉(武当七大弟子之一)《圆月弯刀》:紫阳道长(武当辈份最高的长老)、凌虚(武当派大弟子)、“柳若松”柳若松(岁寒三友之一/万松山庄主人/武当山中立真观天一真人门下唯一的俗家弟子)
沧月书中关于武当派的人物
《护花铃》:“武当四木”(武当山真武顶玄真观的护院真人)
梁羽生书中关于武当派的人物
《瀚海雄风》:玉虚道人(掌门人)《还剑奇情录》:牟独逸(第三代俗家掌门人/当时紫阳真人)、上官天野(新任掌门人)、“武当五老”(主持智圆,监寺智弘,达摩院首座智广,北派名宿周桐,南派名宿“阴间秀才”谷钟)《白发魔女传》:“武当五老”(天下第一剑客紫阳真人,黄叶道人,红云道人,白石道人,青蓑道人)、卓一航(掌门弟子)、耿绍南(红云道人之徒)、何萼华(白石道人的长女)、何绿华(白石道人的次女)《七剑下天山》:辛龙子(天山五剑之一),韩志邦(原天地会总舵主),桂仲明(天山七剑之一/武当派北支的开山祖师)、张华昭(天山七剑之一)《江湖三女侠》:冒川生(中原武林第一高手/武当派长老)、石广生(长老)、桂华生(北支掌门人)《冰川天女传》:闲云道人(南支掌门人)、“冰川天女”桂冰娥(长老)、“玉面狐狸”雷震子(第二代大弟子→掌门人)、凌一瓢。《侠骨丹心》:秦元浩(雷震子的关门弟子)《武当一剑》:无相真人(第十八代掌门人)、无名真人牟沧浪(第十九代掌门人)、何其武(两湖大侠)、牟一羽(第二十代掌门人/武当三剑侠之一)、“武当一剑“耿玉京(无相真人嫡传徒孙/武当三剑侠之一)、东方亮(别创武当支派/武当三剑客之一)、蓝水灵(圆真)《幻剑灵旗》:“武当五老“(玉真子,玉玄子,玉顶真人,玉洞子、玉虚子)、冲灵、鲍令晖。
温瑞安书中关于武当派的人物
《神州奇侠》:铁骑银瓶(两大名宿/五大长老其二)、“三九真人”(九疑、九生、九死/五大长老其三)、太禅(武当派掌教真人/白道四巨头之一)、守阙(镇山)、大永(镇山/“九阴阳手”祭无朋)、“剑若游龙”卓非凡(俗家宗师)、“一叶知秋”卓劲秋《血河车》:大风道长(武当掌门/三正中之一人)、长风道长、金风道长、铁骨道人(大风道长的衣钵真传)
黄鹰书中关于武当派的人物
《天蚕变》:燕冲天(武当第一高手)、青松道长(掌门人)、云飞扬(最近百年来能够无敌於天下的最年青的高手)、伦婉儿(武当派唯一的女弟子)《天蚕再变》:枯木道长(燕冲天青松道长的师叔)
卧龙生书中关于武当派的人物
《绛雪玄霜》:萧遥子(武当名剑,被誉为一代神剑)、神钟道人(掌门人)《天马霜衣》:“桑南樵”桑南樵(外家拳名宿)
上官鼎书中关于武当派的人物
《烽原豪侠传》:丹阳子(武当山纯阳观观主/天下四大高手“道僧王后”之首)
司马翎书中关于武当派的人物
《剑海鹰扬》:程守缺(掌教真人)、尚固(剑客)《剑气千幻录》:玄机子(天下第一剑术盟主)《帝疆争雄记》:光明仙师(武当派近百年来最负盛名)《铁柱云旗》:紫心道人(武当前辈高人)、“武当四老“(紫镜、紫花、紫水、紫月)、白木真人(第十七代掌门)、白石道人、白沙道人、白霞道人、青岚道人(青字辈九剑之首/武当派第一高手)
《饮马黄河》:“哑仙“韩昌(武林三大异人之一)《檀车侠影》:“璇玑子”陆真人(掌门)、“冰翁“江苍松(名宿)
云中岳书中关于武当派的人物
《霸海风云》:“琼台观跛足三圣”(硕果仅存的第三代昊字辈元老)、“武当七老”(武当老耆宿)、“全真子”天虹(耆宿)、“栖霞子”天极(耆宿)、“追魂三剑”玄同(掌门人)、“碧梧散人”玄扬、“百毒真君”玄规、“水火真人”玄郴、“红霞道入”玄空、“逍遥道人”玄盛(武昌府玄都观主)、玄极(武当派驻节湖广洞庭湖玉真观主)、张松溪(四明山旁支)、王一瓢(俗家直系四祖)、“飘萍生”施世全、“金陵大侠”庄幼侠、“夺魄金环”李玉琦(龙宫湖)、“江湖浪子”印全、“金虹剑”左奇、“单开碑掌”霍飞、“三湘大侠”关敬宇(岳州府首富)、“紫虚散人”清洪,“一剑通玄”清达、“蓝袍道人”清敬、“三阴一绝”无为、“清虚子”无亏、常敬(荆州府万寿宫主持)
武当武术
内功心法
武当九阳功
张三丰获觉远大师传授的部分“九阳神功”心法,加上在觉远大师死前口述《九阳真经》全文时,在旁的张三丰听见的部分内容後,默记了一部分,并加以整合改良,但残缺不全仅有三、四成的内容,得“九阳真经”之“纯”。张三丰曾经传授给身中“玄冥神掌”的张无忌,以期他凭藉此功怯除寒毒,可惜成效十分有限。(金庸《倚天屠龙记》)
纯阳无极功
道家功法之精华,由张三丰所创,此功法是武当派最高内功心法,也是护体防身必须修炼的功法。以威力而论,可算得上各派第一。(金庸《倚天屠龙记》)
沾衣十八跌
武林内家的登峰造极功夫,让对方一碰到自己的身子即弹飞。(古龙《飘香剑雨》)
束湿成棍
武当的内家功夫。这种功夫练到家的人,什么东西到了手里,都可以当作武器。(古龙《边城浪子》)
四两拨千斤
玉虚道人微微一笑,取下拂尘,说道:“这就是贫道的兵器,大和尚请进招吧!”龙象法王乃是内外兼修的高手,见对方竟敢用一支拂尘抵挡他的重兵器,倒也不敢轻敌,当下暗运龙象般若功,力贯杖尖,喝道:“好,那就请道长接招吧!”一招苍龙出海,横扫玉虚道人双足,杖尖一翘,又点向他胸膛的“玉府穴”,“玉府穴”乃是人身二十四个死穴之一。玉虚道人喝声:“来得好!”不慌不忙,挥动拂尘,轻轻一拂,就把他的禅杖拨过一边!武学中有“四两拨千斤”的妙诀,但真正能够达到这样的造诣,当世也没有几人。龙象法王这才大吃一惊,心道:“想不到这个道士的内功,竟然运用得如此神妙!”(梁羽生《瀚海雄风》)
天蚕功
乃“武当七绝“中的第七绝“天蚕诀“上的武功;武当派的规矩,是必须掌门人才能够学习;此功施展之下掌心流窜晶光一片,一种蚕丝也似的丝状物出现,能够直入对方的肌肤,封锁对方的穴道,甚至於缠绕对方的脉络,将对方的内力截散锁断或者迫到内脏去。是以“天蚕“只是一个象征,当然亦取其“作茧自缚““替人作嫁““脱胎换骨“的意思,事实与这种东西并无直接的关系。(黄鹰《天蚕变》)
九转玄功
武当的一种内功,能够练到了全身各个部位,柔软自如,而且能借别人之力生力,反击对方。(温瑞安《神州奇侠》);是武当派无上心法,只须运一口气在玄关中转上九转,立时无中生有,化虚为实,阴阔开因之际,生出一股先大至阴至柔的力量,既可护身,亦可伤敌,奥妙无穷。(司马翎《铁柱云旗》)
九天混元正气
武当派掌教太禅真人的内功心法,被喻为武林中的一绝。(温瑞安《神州奇侠》)
先天无上罡气
是武当正宗内功,据说三百年来,武当已失传,能浑身生出一股柔而无匹的狂飙罡气,既纯且柔。(温瑞安《神州奇侠》)
弱水柔易九转功
武当派一种登峰造极的内功,把对方的掌力吸住,宛若掉入泥淖之中,不能自拔。这种功力源自《道德经》中的一段话:“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无不知,莫能行。”(温瑞安《神州奇侠》)
玄力真火通关破穴大法
武当派名震天下不传之秘,这种无上玄功施展之後,须得面壁三年,方能恢复元气。(司马翎《铁柱云旗》)
离火罩
本是武当二代祖师大智真人所创,但这一门功夫火气极猛,一旦出手,敌人非死即伤,共分三层境界,第一层增强真力中的威猛霸气,攻坚击锐,无敌不摧。进至第二层境界,念动之际,即可引发全身三昧真火,运布全身百骸,比外家的护身奇功「金钟罩」「铁布衫」之类强胜百倍,真个刀枪不入万邪不侵,到了第三层境界之後,炉火纯青,三昧真火化为先天南明离火,此时收发由心,由极刚至猛变为刚柔并济,此时不论出手或护身,伤敌与否都随心所欲,这一门功夫必须是天性凶猛之上方易上手,与普通之人不大适合,是以大智祖师只创研出大半门径,便自放弃。(司马翎《铁柱云旗》)
太清神罡
一种属于罡气的绝学,跛足三圣圣首昊智,二圣昊祟,三圣昊水,年前他们偶然在中琼台观一处石中,发现祖师爷张三丰留有一部道经,三人一高兴,便妄自参练,岂知功末练成,走火入魔差点一命呜呼;总算他们道行不弱,只僵死左腿。这一门绝学,再也没有人敢于尝试了;但他们也用一条腿,换来了太清神罡。(云中岳《霸海风云》)
龟息大法
乃是道家所传的一种无上大法,若是修为臻至上乘,可以避食五谷,不畏水火。当年邋遢道人张三丰练成了龟息大法,曾在武当后山关闭一年,不食不喝,据说后来白日飞升,就此仙去。这种龟息大法本是武当秘传的心法,可惜太过深奥,历代弟子很少有人练成,到了现在可说已经失传。(见萧瑟《白帝青后》)
太和功
武当派的内功心法,历来只有掌门能修练,威力仅次於道家至高武学「纯阳功」。(孙晓《英雄志》)
松鹤心经
武当派的内功心法。(孙晓《英雄志》)
武宫内劲
武当派俗家高手韦子壮擅长的内功心法。(孙晓《英雄志》)
纯阳功
武当一派最为精深的内功心法,也是道家隐仙宗第一内功,全篇分作筑基、胎息、泥丸等十二关练法艰涩异常章。此功并非张三丰手创,而是道家北祖吕洞宾吕洞宾所传经历代易主而後归於武当。自武当祖师张三丰後,唯有秦霸先一人练成,後来郁丹枫机缘巧合下获得秦霸先出家时的手记,同样练成此功。(孙晓《英雄志》)
三花聚顶神功
除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外再无一人能够练成的神功。传说此神功修成之後,万毒不侵,万刃不侵,万劫不坏,乃是天下最强的内功。在嵩山武林大会上,武林盟主杨逸之、华音阁主卓王孙、吴越王三位超凡脱俗的高手联合,也不过在因缘巧合之下,险胜了敷非三老半式。江湖耆老评论,若「三花聚顶」出手,卓杨等人当无胜算。(步非烟《华音流韶》)
轻功身法
梯云纵
乃是“武当七绝”之一,堪称轻功中的轻功,其注重身法的轻灵,不以步法多变来迷惑对手,要旨是身形轻巧,高低进退自如。(金庸《倚天屠龙记》)
千里不留痕
一旦使出来,快如急烟,嗖地直溜了过去,左穿右插,未撞上一物。(温瑞安《神州奇侠》)
剑法
七十二路--绕指柔剑
使用时以浑厚内力逼弯剑刃,长剑竟似变成了一条软带,轻柔曲折,飘忽不定,剑招闪烁无常,敌人难以招架。(金庸《倚天屠龙记》)
十三剑
共有一十三记招数,每记招式各不相同,但所刺之处,全是敌人手腕的「神门穴」。「神门穴」在手掌后端之端,敌人中剑后,手掌便再也使不出半点力道。(金庸《倚天屠龙记》)
太极剑法
张真人多年闭关後参悟的武学,在赵敏带人欺上武当派时,当场教导张无忌对付方东白,後来也教给武当五侠。临敌时以意驭剑,千变万化,无穷无尽。剑法的每一招均是以弧形刺出,以弧形收回,太极剑法只是大大小小、正反斜直各种各样的圆圈,要说招数,可说只有一招,然而这一招却永是应付不穷。这个武功也是少数非虚构的武学,在现实生活里面确实有这套武功。(金庸《倚天屠龙记》)
两仪剑法
武当派绝学,乃武当派两位前辈高手积数十年之力所创,剑法中有阴有阳,亦刚亦柔。是妙参阴阳的武当镇山剑法。出招时,一人快,一人慢,暗合动静两仪,剑招古朴浑厚,少有破绽。斗到紧要处,一人长剑大开大阖、势道雄浑;一人疾趋疾退、剑尖上幻出点点寒星。清虚、成高两位道长曾以此剑法刁难令狐冲,但因二人剑法造诣不高,不能阴阳混而为一,最终还是败在令狐冲的「独孤九剑」之下。(金庸《笑傲江湖》)
九九八十一手--九宫连环剑
七十二手--连环夺命剑法
一招接一招连续不断如长江浪涌大海潮生,回环运用奇正相生变化,十分复杂以迅捷凌厉招数取胜。(见梁羽生《七剑下天山》)
达摩剑法
始於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派始祖达摩尊者,宋朝,少林派、武当派分家,《达摩秘》成为武当派镇派绝学。古老相传,里面有掌法与刀剑等用示,其中的剑法尤其精妙,只有三十三个招式,但却可回环运用,变化奇绝,往往一个招式就可变出许多招式来,还载有精深博大的武学纲要。以静制动,以气运力,对内功修炼大有帮助。「达摩剑法」亦以怪招闻名天下,其身法、步法之奇之巧也是其他剑法望尘莫及的,然而毕竟出自佛家,慈悲的胸怀总是忘不了的,只要能够制服敌人就可以了,不至於像「白发魔女」那一派动辄令人筋断骨折。(见梁羽生《七剑下天山》)
九宫八卦阵剑法
「九宫八卦阵」本是武当派所创的一个「剑阵」,按干、坤、垠、龚、坎、离、震、兑的八卦方位,各由一个弟子把守,再加上一个弟子在阵势中央八文兼顾,共是九个弟子组成,是以称为「九宫八卦阵」。後来长老松石道人苦心钻研,练成了一个人便可以替代一个「剑阵」。这「九宫八卦阵」剑法一展,就似有九名武当弟子,互相呼应,围攻敌人。以一个人更代一个剑阵,当真是世间绝无仅有的剑法。(见梁羽生《风雷震九州》)
柔云剑法
是不悔师太采用「太极剑法」的剑理,特地为俗家女弟子所创。这是因为一来武当派的规矩,「太极剑法」不能轻易传给俗家弟子,二来也因为「太极剑法」甚为奥妙,悟性稍差,就很难练成的原故。不过,这套「柔云剑法」虽然不及「太极剑法」的奥妙精奇,以柔克刚的作用都是相同的。(见梁羽生《武当一剑》)
遊龙剑法
是一种驭剑之术,人说「驭剑术」乃剑术巅峰,能人剑合一,杀人于千里。当使出「龙剑法」时,也真个似龙遊于天、迅若遊龙,煞是好看,神龙邀遊于天,更如天龙皓首一般。(温瑞安《神州奇侠》)
太极慧剑
这太极慧剑,乃武当剑术之宗,不但变化精奇,而且讲求借敌之力,强我之劲,本是专以对付强劲敌人的绝学。它乃以阴柔之力运剑,列为武当派中镇山剑术,每代只传两人,除了掌门人外,在就所属弟子中选出一个天资聪慧,或是为本派中立过大功大勳之人传授。(卧龙生《绛雪玄霜》)
论这套剑法的奇异之处,就是他将施剑人的功力火候完全发挥出来。常习这套剑法,内功亦将随著增进,但功力愈深之人,每施用一次,耗去的真力亦愈大。其中的「回天三招」,这三招剑法归入「太极慧剑」之後,当当时「太极慧剑」的威力增长数倍,因为这三剑,才是那套剑法中的精华。(卧龙生《金剑雕翎》)
昊天剑法
为武当不传之秘,是武当派中精英「镇山二十八昊」的禁招,每使用一次,必须以派中长老一人自绝以谢。(诸葛青云《江湖夜雨十年灯》)
回龙十二剑
武当秘传心法,这一路剑法攻守兼具,实在不易对付。(司马翎《圣剑飞霜》)
九宫剑法
武当的镇山剑法,脚下按著九宫部位,行云流水般跨步踏位。(司马《剑气千幻录》)
沉沙剑法
武当派至宝「沉沙古剑」上所刻的隶书运剑要诀,大旨是指点如何运力发劲,才能使用这柄特别沉重坠手的古巨剑。同时因此剑过于长大沉重,攻守之际,诀窍与普通剑术大不相同,攻时只有锁锁扫、劈三诀,守时只有撩、拨、封三诀。剑上镂著的剑法,不但立时得以运劲发力,吞吐自如,最奇怪的是那柄沉重长剑竟不曾发出破空之声。(司马翎《铁柱云旗》)
大九宫飞云掣电二十剑
武当失传已久的剑法。(司马翎《铁柱云旗》)
一字慧剑
要旨在于习练者天性智拙和拥有道家清静无为的心境,武当派极为珍视这一路无上剑法,武当派中若不是天资特异而又天性忠义之士,也难得到传授。(司马翎《铁柱云旗》)
戳魂魔剑
张三丰祖师秘创的剑法。(司马翎《檀车侠影》)
七十二路九宫神行剑法
暗踏八卦方位,专门消长对方攻势。(上官鼎《烽原豪侠传》)
武当三神剑
武当历代传下来的无敌神剑。(上官鼎《七步干戈》)
刀法
玄虚刀法
乃由《道德经》中玄之又玄之意化出,出招变化莫测,暗合道家生生不息之意。(金庸《倚天屠龙记》)
开山刀
武当夜行刀
武当派俗家高手韦子壮所擅长的刀法,是百年前一名瞎眼道士所创只因他眼睛不方便与人决斗时多半选在夜间便依著「绵掌」路数创出了七十二路「夜行刀」。只因出招时用劲柔韧纵使劈砍如电却也听不到一点风声夜战中自是大占便宜。(孙晓《英雄志》)
拳掌功夫
三十二势武当长拳
属武当入门功夫。共分二路,可以单路练习,也可以二路一气呵成。架势较大,动作多横击直劈,对健身壮体效果较好。拦截架格,腾挪闪让均要求出手有力,发脚迅速,手足齐到,动作分明。(金庸《倚天屠龙记》)
绵掌
一共三十六招,手法以掌为主,运转舒展如绵,动作连而不断,掌法运行成环,劲力要求内蓄刚劲,外现绵柔,爆发时迅速、快捷。(金庸《倚天屠龙记》)
十段锦
武当派入门功夫,可培力练拳。(金庸《书剑恩仇录》)
震山掌
劲贯双臂,大喝一声,双掌推出。(金庸《倚天屠龙记》)
震天铁掌
武当绝技之一,宋青书在被七师叔莫声谷发现偷窥峨嵋派女弟子房间后,将他击杀的招式。(金庸《倚天屠龙记》)
倚天屠龙功
反复书写“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这二十四个大字,演化出一套极高明的武功,每一字包含数招变化。(金庸《倚天屠龙记》)
太极拳法
张三丰多年闭关参悟的武功,不输达摩东传的少林武学,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後发制人。是以慢打快、以静制动的上乘武学,每一招都含著太极式的阴阳变化,精微奥妙,实是开辟了武学中从所未有的新天地。这套拳术的诀窍是「虚灵顶劲、涵胸拔背、松腰垂臀、沉肩坠肘」十六个字,纯以意行,最忌用力。形神合一,是这路拳法的要旨,拳劲首要在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这个武功也是少数非虚构的武学,在现实生活里面确实有这套武功。(金庸《倚天屠龙记》)
回风掌
武当掌法。(金庸《鹿鼎记》)
无极玄功拳
武当派独门绝技,讲究心平气和。包括「空击苍鹰」、「树梢擒猴」等招。(金庸《书剑恩仇录》)
大摔碑手
破金鎚
一共二十四式,也可用器械运使。(金庸《书剑恩仇录》)
武当金丝绵掌
武当掌法
武当掌法是当时武林中最流行的掌法,招式清妙灵动,江玉郎曾用来跟魏无牙的门下弟子交手。(古龙《绝代双骄》)
五雷天心掌法
乃是最刚猛的掌法,端的有雷霆万钧之势,独具风雷之声。(梁羽生《还剑奇情录》)
九宫神行
武当派镇山的掌法,拳法展开,身似飞鱼,步如流水,绕着对手身子滴溜溜乱转,两手忽拳忽掌,疾逾风轮,身法手法越来越诀,脚下走的却是九宫八卦方位,丝毫不乱;这种掌法,暗藏八九七十二手“点卸法”,“点”是点穴,“卸”是卸骨。切点拿,裔正相生。正是同时对付内外两家的上乘掌法。(见梁羽生《白发魔女传》)
霹雳掌
乃是“武当七绝”之一,掌力威猛无俦(苍鹰《天蚕变》)
蛇鹤十三式
张三丰练成“天蚕功”十四年后,偶过荒郊,见仙鹤飞舞,灵蛇纠缠其上,恶斗十里,同归于尽,因悟蛇鹤十三式,是十三式也,与《天蚕诀》有异曲同工之妙,唯阴狠绝毒,恐有伤天理,弃之又可惜,藏《天蚕诀》中,寄诸天意,留赠有缘!这“蛇鹤十三式”变化多端,蛇腾鹤舞,身形一时如鹤舞,一时如蛇行,一时凌空,一时贴地,身形变化之复杂、迅速,令人眼眼花缭乱(黄鹰《天蚕变》)
九宫八卦掌
武当秘传掌法,身如蝴蝶,翩翩翔舞,双掌前封後架,兼尽攻守之妙。(司马翎《铁柱云旗》)
回龙伏虎
这一招是迫破敌手的妙著,乃是武当派三大绝招之一,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昔年武当派第七代祖师创出这一招时,就是因为武当派的武功中,罕有毒辣迫攻的招数,讲究的是以静制动,敌不动,我不动,敌一动,我先动,这个法门精深奥妙,普天下各宗派武学要旨无出其右。可是要全武当门下弟子个个都深会此旨精义,击强如弱,自是万难办到。何况武林中尽多好险无耻之辈,往往自知不敌,便不肯先出手,甚且乘机逃遁。因此武当派第七代祖师特地创出这一招高奥手法,迫使敌人不得不出手抵御,那时节便可施展本派武功,源源攻敌。(司马翎《铁柱云旗》)
一气掌
誉为武林一绝,所向披靡,乃直系门人的不传之秘,内家掌功中出类拔萃,佼佼独步的神奇绝学。(云中岳《霸海风云》)
两仪掌
武当派镇山之艺,是以柔克刚,以意克敌的内家上乘功夫。(东方玉《北山惊龙》)
大罗神掌
武当派称雄于武林的掌法,当今武林六大名派的武功就以北邙的“天龙三式”和武当“大罗神掌”最为特殊,“大罗神掌”虽然全套有八八六十四招,但却以“大罗三绝掌”为神髓,和少林派的“少林罗汉拳”只在伯仲之间;如果习得“三绝掌”,无无疑到了武当绝学的一半。(慕容美《黑白道》)
八卦遊身掌
武当派俗家高手韦子壮所擅长的掌法。(孙晓《英雄志》)
太极推手
武当派俗家高手韦子壮所擅长的掌法,不是擒拿也非摔角而是一种阴阳动静之术,故称「太极」。与敌较劲自己绝不抢先用力必定等对方出气力後这才因势利导顺势借力往往一招内便能让对方摔个大筋斗,乃是「後发制人」的内家精华。(孙晓《英雄志》)
指法
一元指
「六指神翁」修宗望练到了出神入化之境,还在十五年前,九大门派集会泰山,他当众现了一手,那是命六个武当门人,分立四周,他随手一弹,六人胸前长衣上,都被指风洞穿了一个绿豆大小的小孔,但里面的衣衫却完好如故。(东方玉《双凤传》)
点穴术
三十九桥齐点头
武当派一种点穴法,一击即中,一中便收。(温瑞安《神州奇侠》)
一百零八手奇门点穴术
由一怒脱离武当,擒拿点穴二术前无古人的武当俗家旁支,一代雄才王师父王一瓢所创。(云中岳《霸海风云》)
擒拿手
虎爪手
武当派一门极厉害的擒拿手法。(金庸《倚天屠龙记》)
虎爪绝户手
从武当派擒拿手法「虎爪手」变化而来。武当二侠俞莲舟嫌「虎爪手」未必一抓获功,便从中自创了十二招新招出来,却是招招拿人腰眼,能使敌人损阴绝嗣。(金庸《倚天屠龙记》)
七十二路擒拿手
无论任何人的脉门被扣住,真力就再也休想使得出。(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
袖功
流云飞袖
飘飘然如神仙,如天女散花,曼妙之极,可谓翩若惊鸿,矫若游龙。(见古龙《陆小凤传奇》)
千山重叠
从武当山南岩宫上跳眺望可谓千山重叠,而武当派张三丰真人将一般内息,随着峰势运转,大可以阵势压敌,小亦可以一击一拂之力应用之,手腋的袖袍,忽然卷扬起来,这袖裾激扬,如波浪一般,以袖风将「千山重叠」使得绵延无尽,便是这种绝学之上乘。(温瑞安《神州奇侠》)
云遊鸟飞
武当宝剑
青牛剑
昆仑派半边老尼参悟玄妙,以太上坐骑青牛为形,采五金之精所炼成的异宝,准备将来传授给自己的七个得意女弟子,昆仑七姊妹。炼成之后从未伤过生物。异派能手「金针圣母」曾借以兵解。(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
金牛剑
系武当派镇派之宝。乃是一柄长约七寸,镶嵌金兽头的宝剑。放在剑匣中,隐隐有光华闪动,威力至大。后被武当教祖半边大师赐给得意弟子,「姑射仙」林绿华。(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
真武剑
一代宗师张三丰的佩剑,形式奇古,锋锐无比。张三丰中年时用它扫荡群邪,威震江湖,晚年则极少使用。此剑向来是武当派镇山之宝,曾被魔教「日月神教」盗去,任盈盈出任教主后归还给當代掌门冲虚道长。(见金庸《笑傲江湖》)
白龙剑
「绵里针」陆菲青所用,曲折如意,相当于软剑。(金庸《书剑恩仇录》)
凝碧剑
利器,武当叛徒「张召重」张召重所用。(金庸《书剑恩仇录》)
七星剑
腾蛟剑
此剑用东北地区产的白金精炼而成,锋利无比,屈伸如意,可以当作腰带围在腰间,也可卷成一卷握在手里。(见梁羽生《七剑下天山》、《冰魄寒光剑》)
苍木龙纹古剑
紫虚剑
当代武当掌门大风道长的兵刃。(温瑞安《血河车》)
沉沙古剑
这柄巨剑规矩是只有掌门人能得见,在武当的铁箱遗物之中有本小册子,记录著本门各种宝物,这沉沙古剑名列首位,下面还注明此剑重达七七四十九斤,乃是本门上好几代一位前辈高手采集海底寒铁铸成,剑身特别长大,两边剑刃都未开锋发刃,但因铁质异于凡金,所以有裂石开碑的威力,此剑剑身上刻有剑谱秘诀,但玄奥难解,而且剑身过于沉重,倘非天生神力过人,万难使用。故此历代祖师都任认得剑供藏在武当禁地「星沉谷天龙湖」边的「长生」秘府之内。(司马翎《铁柱云旗》)
朱雀剑
「五行宝剑」之一,乃是春秋时代铸成的宝剑,名唤「朱雀」,玄机子早年在武当后山,无意得到。剑鞘和剑身俱到有古篆,原来是极为离奇的剑法,称为「离火剑诀」,配合起上乘内家真力和剑法,别有出奇的威力。玄机子仗着这口「朱雀剑」,曾和当代武当掌门黄鹤真人,在秘室中较量了两个时辰,终于黄鹤真人认败服输。(司马翎《剑气千幻录》)
地煞潜龙剑
武当山「天风观」的「金须道长」张涵清镇观之宝。这是一柄削钢斩铁、切金断玉的宝剑。绿鲨鱼皮鞘,金吞口,黄绒挽手,剑出鞘时,呛啷声音清脆、悠长,声似龙吟,剑身颤动,寒光闪闪,耀人眼目。(见郑证因《鹰爪王》)
寒英剑
乃当代三神刃之一,武当镇山之宝,与「含光剑」、「七星剑」,同称三绝,剑身发出蒙蒙青虹,难以分辨剑身是虹,抑或青虹是剑,令人望之,只觉彻体生寒。(云中岳《剑海情涛》)
玄武剑
是武当派镇山之剑,乃当代武当掌门青阳真人数十年用惯了的趁手兵刃。(东方玉《北山惊龙》)
武当三剑
「太极真武剑」、「紫霄纯阳剑」、「太乙拂尘剑」,这三口剑皆是道家「隐仙派」历代所传信物,其後一一收归于张三丰之手,供奉于「真武观」中,遂给人合称为「武当三剑」。「隐仙派」早已没落,如今精华全在武当一派。(孙晓《英雄志》)
暗器
芙蓉金针
(见金庸《书剑恩仇录》)
一手七暗器
乃是“武当七绝”之一,能够一手同时发出七种形状不同、重量不同的暗器,那七种暗器又能够同时击中目标的一种暗器手法。(黄鹰《妖魂》)
药物
解毒:“天心解毒丹”
内伤:“白虎夺命丹”:丹瓶口用白蜡封住,用以救伤续命。“天王护心丹”:用以救伤续命。
外伤:“三黄宝腊丸”:武当派伤科秘药,含有三黄,即麻黄,雄黄及黄。
装备
骊珠镯
武当一件祖传照明之宝。(司马翎《铁柱云旗》)
紫府金盂
乃是玄门至宝,派中历代相传,能够自生清水,此水具有清灵之气,效力自比寒潭中阴寒之水更胜一筹。用来盛放瓜果,不但可以保持新鲜,而且分外鲜美。(司马翎《铁柱云旗》)
秘府图
一块径尺大的白玉板,版上朱痕纵横,是武当山禁地「星沉谷天龙湖」边的「长生巖」秘府中出入道路地图。那禁地秘府规定除了武当掌门人以外,旁人不得进入。秘府内有许多失传的练功法门。(司马翎《铁柱云旗》)
千载灵芝
观後有一座深谷,名曰「千药」,其中栽了两本罕世灵草,称为「千载灵芝」。这两本野生灵芝功效通神,有起死人活白骨之神效,不过这千载灵芝非是凡物,要采以炼药,大有困难,天下间只有那玄门至宝「紫府金盂」能够盛载炼药。(司马翎《铁柱云旗》)
榔梅实
乃是梅树榔树的变种。相传元帝为武当插梅寄榔。成此异种奇树。花如桃杏,蒂间垂丝,实如金橘,里白如玉,剖开时金玉相映,乃是果中珍名,这玩意据说可治百病,武当至宝龙虎护心丹,就有这珍果在内作引,不知确否。(云中岳《霸海风云》)
人皮宝衣
是武林中数百年谣传的「武当派绝艺秘宝」,干薄人皮制成的宝衣,上载武当创始人张三丰的武艺精华,药物所写,遇火才现。但一年之后即会全部湮没。习者必须在一年之内全部默记字画,再刻苦勤练五年,定必一鸣惊人。(详见兰立《剑底游龙》)
阵法
真武七截阵
张三丰从真武大帝神像座前的蛇山、龟山,心想这一龟一蛇正是兼收至重至灵的两件物性,竟从中创制出一套精妙无方的武功出来。然而,从大气磅礴的龟、蛇二山山势演化而来的武功决非一人之力能同时施为。于是他传了七位弟子每人一套武功,各有精微奥妙之处,若二人合力,则攻守兼备,威力大增。若三人同使,比二人同使的威力又强一倍。四人相当于八位高手,五人相当于十六位,六人相当于三十二位,七人相当于六十四位当世一流高手同时出手。(见金庸《倚天屠龙记》)
九宫八卦剑阵
是以九个精通「连环夺命剑法」的人,按着九宫八卦方位布成的,武当派的「连环剑法」本以迅捷绵密见长,若是九个精通「连环夺命剑法」的人同使,那就简直没有半点空隙,连苍蝇也飞不过的。(见梁羽生《云海玉弓缘》)
五行剑阵
有五人组成一阵,联手拒敌,但那五人组成的剑势,其威力却不是五人加起来的威力,其妙处在全出其长,尽掩其短,五人之力,应该倍数乘之。五人组成的剑阵,其威力等于五五二十五人联手之力。这算计之法,也不知是出自何人之口,但却广传於江湖之上,人人皆知。武当派中的五行剑阵,因为需要人手不多,极易组成,而且变化亦不似少林罗汉阵那等复杂,但他们联手合攻的剑招。却是凌凌厉辣。武当派就凭这剑势,争得江湖上第一剑派之名。(卧龙生《天剑绝刀》)
千针迷心阵
由多名道人从皮囊中抽出体积细小的钢针,迅迅速目标扬去,大有无孔不入之势。(司马翎《铁柱云旗》)
连环剑阵
此法不传俗家弟子,凡是出家的门下弟子只要三个人凑在一起,就可施展这种剑阵,运起秘传心法,互相抱住腰身,三人内力溶汇于一体,挺剑向敌人冲去,当者披靡,赵岳就曾经被这种奇特威猛的功夫冲杀得无从招架,几乎落败惨死。(司马翎《铁柱云旗》)
北斗七星剑阵
「北斗七星阵」又叫「天罡剑阵」,乃是以天上北斗七星方位排列,再配合阴阳变化而成。这七星都有名字,由左边起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一至四是斗魁,又叫璇玑,五至七是斗柄,或者叫做玉衡。枢为天璇为地,玑为人,权为时,玉衡为音,开阳为律,瑶光为星成斗状排列,居阴布阳,变成阵,就犹如常山之蛇,击首尾应,击尾首应,击其中则首尾呼应,到最后一个变化,枢璇相合,天地交往,就是玉石俱焚,万劫不复之势。(黄鹰《妖魂》)
七星剑阵
七星剑阵变化奇奥绝伦,看去是二十八支剑同时攻到,其实全不是那么回事,真正近身的只有四支。每一组的另六名道士,不是将剑搭在同伴的剑上,就是左掌按在身侧同伴的后心上了。这是玄门「分身导力」的超凡绝学,四十九人的内力,攻向一点,血肉之躯如何禁受得起?铜墙铁壁也挡不住这全力一击!(云中岳《剑海情涛》)
大五行剑阵
武当派闻名江湖的剑阵。二十五位道人,五个一组,像一朵梅花似的列成阵式,把敌人围在中间,剑阵流动,二十五支长剑,汇成一片精芒,同时出手,密不透风,威力无穷。「大五行剑阵」下少有人余生。(见东方玉《北山惊龙》)
五行百步剑阵
七十二位剑士,围着圈子游走不停,每个人沉势哈腹,长剑内指。像一团气流,旋风般的狂卷。(见萧瑟《追云搏电录》)
九子连环阵
天下闻名的四大阵式之一,厉害无比,难以攻破。(见萧瑟《白帝青后》)
九宫仙阵
乃是武当派的镇山之宝,与「少林罗汉阵」齐名。九人站立的方位尽皆不同,隐然组成了一种极为奇妙的阵法。少林派的罗汉阵乃是聚合阵中十八人的力量为一体,从而产生出人力所不可达到的大威能,从而克敌制胜。这九人合成的阵法,阵中每个人的真气却散布得清清楚楚的,有高有低,相互夹杂,并不混合勾结。但九人之间却形成了种极为和谐的关系,犹如音律一般,丝丝入扣,穷极天工,虽彼此独立,却又连横制约,成一整体。(见步非烟《武林客栈》)
地理建筑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西南,又名太和山、玄岳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相传道教信奉的"真武大帝"即在此修仙得道飞升,也是武当拳术的发源地。武当意为"非真武不足当之"。名胜区面积为321平方千米,有众多的自然胜景和人文胜景,主要包括三潭、九泉、九井、九台、十池、十石、十一洞、二十四洞、三十六崖和七十二峰等,构成一幅瑰丽无比的丹青画卷。武当山不但风景美,而且是我国一座文化宝库,山上古代建筑中规模宏伟、工程浩大的道教宫观,则更负盛名,称得上是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山上人文景观宏伟壮观,唐、宋、元、明、清各代在此均有构筑。
宗派影响
武当派是当今在中国仍有一定影响的道教派别,同时还因位于著名的旅游胜地武当山而出名。武当山本来是位于湖北省的一处道教圣地,这里供奉的是真武大帝,传说很多有名的道教神话人物都曾在这里修炼,如吕洞宾等。公元13世纪这里就修建了道观,14世纪由于发生了长时间的战争,许多建筑被毁掉。15世纪初期,当时的明朝皇帝宣称:他在当上皇帝时受到了真武大帝的保护和帮助。于是他下令在武当山大规模建立道观,武当派也就开始兴起。 传说武当派的创始人是张三丰,据说他精通各种经典,而且武艺超群,中原地区闻名世界的太极拳就是他创造的。当时的几位皇帝都很尊敬他,希望能见他一面,但都没有成功,这使他的声望更加提高。武当派的教义是"三教同一",在修炼方面,侧重于内丹,主张仁慈忠孝。它的一些教义教规,后来都被全真派逐渐同化,该派所创的武当内家拳一直流传至今。
现存传人
钟云龙是武当山三丰派第十三代正宗传人王自德道长之大弟子,道名“清微”为三丰派第十四代大弟子。钟云龙道长为人勤奋好学,诚实厚道,故深受前辈们的爱戴,得到了多位武林老前辈以及道门中诸多老道长的教导,为此,继承了诸多门派的武学和文化。钟云龙道长一九八七年随师(功夫传承师父时任武当山道教功夫总教练的郭高一老道长)应山西神林武馆之邀开始授徒,八九年接任武当山道教功夫总教练之职,同时创办“武当山道教协会道教武馆”,至今大海内外前来学习者,以及钟道长应邀在国内外讲学,开班授课所接触学生者无以数记。
参考资料
光明网:武林门派:武当派.武当山特区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2023-11-30
金庸 Louis Cha.豆瓣读书.2023-12-20
倚天屠龙记.阅读.2023-12-20
武当派 (中国武术门派).汉程网.2023-12-20
飞燕惊龙.努努书坊.2023-12-20
武当派.道音文化.2023-11-30
三侠剑.豆瓣读书.2023-12-20
蜀山剑侠传(全10册).豆瓣读书.2023-12-20
武当异人传·武当七女.豆瓣读书.2023-12-20
倚天屠龙记.豆瓣读书.2023-12-20
笑傲江湖(全四册).豆瓣读书.2023-12-20
侠客行.豆瓣读书.2023-12-20
书剑恩仇录.豆瓣读书.2023-12-20
湘妃剑.豆瓣读书.2023-12-20
情人箭(上下).豆瓣读书.2023-12-20
萧十一郎.豆瓣读书.2023-12-20
陆小凤传奇.豆瓣读书.2023-12-20
三少爷的剑.豆瓣读书.2023-12-20
圆月弯刀.豆瓣读书.2023-12-20
护花铃.豆瓣读书.2023-12-20
瀚海雄风(上下).豆瓣读书.2023-12-20
还剑奇情录.豆瓣读书.2023-12-20
白发魔女传.豆瓣读书.2023-12-20
七剑下天山.豆瓣读书.2023-12-20
江湖三女侠.豆瓣读书.2023-12-20
冰川天女传(上下).豆瓣读书.2023-12-20
侠骨丹心(上下).豆瓣读书.2023-12-20
武当一剑.豆瓣读书.2023-12-20
幻剑灵旗.豆瓣读书.2023-12-20
神州奇侠(正传)(1-4).豆瓣读书.2023-12-20
血河车(上、中、下).豆瓣读书.2023-12-20
天蚕变.豆瓣读书.2023-12-20
天蚕再变.豆瓣读书.2023-12-20
绛雪玄霜.豆瓣读书.2023-12-20
天马霜衣(上.中.下).豆瓣读书.2023-12-20
烽原豪侠传.豆瓣读书.2023-12-20
剑海鹰扬.豆瓣读书.2023-12-20
剑气千幻录.豆瓣读书.2023-12-20
帝疆争雄记(上下).豆瓣读书.2023-12-20
铁柱云旗.豆瓣读书.2023-12-20
饮马黄河(上下).豆瓣读书.2023-12-20
霸海风云.武侠小说.2023-12-20
飘香剑雨(上下).豆瓣读书.2023-12-20
边城浪子(上下).豆瓣读书.2023-12-20
老子和孔子4段对话,影响中国2500年.m.toutiao.com.2022-06-17
白帝青后.虚阁网.2023-12-20
英雄志(新修版)(1-4卷).豆瓣读书.2023-12-20
华音流韶.豆瓣读书.2023-12-21
风雷震九州.豆瓣读书.2023-12-21
金剑雕翎.豆瓣读书.2023-12-21
江湖夜雨十年灯(上下).豆瓣读书.2023-12-21
圣剑飞霜.豆瓣读书.2023-12-21
七步干戈(上、中、下).豆瓣读书.2023-12-21
鹿鼎记.豆瓣读书.2023-12-21
陆小凤传奇5:幽灵山庄.豆瓣读书.2023-12-21
绝代双骄.豆瓣读书.2023-12-21
北山惊龙.豆瓣读书.2023-12-21
黑白道.云中书库.2023-12-21
双凤传(全三册).豆瓣读书.2023-12-21
多情剑客无情剑.豆瓣读书.2023-12-21
冰魄寒光剑.豆瓣读书.2023-12-21
鹰爪王.豆瓣读书.2023-12-21
剑海情涛.虚阁网.2023-12-21
剑底游龙.剑底游龙.2023-12-21
云海玉弓缘.豆瓣读书.2023-12-21
天剑绝刀(上.下).豆瓣读书.2023-12-21
追云博电录.虚阁网.2023-12-21
武林客栈·日曜卷.豆瓣读书.2023-12-21
我眼中的世界遗产.央视网.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