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樊陵

樊陵

樊陵(?-189年),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官员,出生于南阳郡胡阳(今唐河县)。他是名士樊英的孙子,以修筑樊公渠和迁长乐少府的功绩而获得京兆尹的职位。在中平五年(188年)五月,他接替曹嵩成为太尉,成为三公之一。然而,他因结交宦官而受到时人的讥讽,最终被免除太尉之位。在刘辩刘辩即位后,他被司隶校尉袁绍所杀。樊陵是东汉末年最具有时代特点的人物之一。

人物简介

首先,樊陵是著名隐士樊英的孙子。当年刘保征召樊英如朝,樊英不肯屈服与汉顺帝在殿上当年争执。顺帝发怒,对樊英说:“朕可以让你活,也可以杀掉你;能使你显贵,也可使你低贱;能使你富足,也能使你贫困。你为什么轻慢朕的命令?”樊英说:“臣接受的是天命。活着过完一生,是天命;死了没有过完一生,也是天命。皇帝怎么能够使臣活,又怎么能够决定掉臣的死!臣看见残暴的君主就像见到仇敌,站在暴 君的朝堂上还不肯,怎么能够使臣显贵呢?臣虽然身为平民,住在陋室,却怡然自得,无异于皇帝之尊向,又怎么能够使臣低贱呢?陛下怎么能够使臣显贵,使臣低贱!不合礼义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贵,怎么能使我贫穷呢!”刘保终归与刘志刘宏不同,是饱受过磨难的明君,他一改容颜礼待樊英,终于把他留在了朝中。

但是到了樊陵一代就不同了。王黼曹节张让等宦官先后擅权,樊陵要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就必须要巴结宦官,所以樊陵向命运屈服了。另外他也花钱买官,代替了曹操父亲曹嵩担任了太尉一职。不过花钱买的官终究不长久,仅仅一个月后他就被罢免,他也是东汉历史上担任三公时间最短的人!

买官其实在当时并不可耻,因为同时代许多有威望有能力的人都不得不买官。比如名将段颎张温崔烈,都先后买官。但是樊陵在史书中被否定甚至不立传记的根本原因是他的死因。

公元189年,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失败,被杀死。宦官为了稳定局面,矫诏令樊陵出任司隶校尉,这件事引起来袁绍等人的愤怒。袁绍等人在屠杀宦官时,将樊陵、许相归为同党一同处死。

诚然,苍蝇不抱无缝蛋,樊陵的确与宦官过从甚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樊陵还是一个爱民的好官。

樊陵在担任京兆尹的时候做了一件大好事。他在京兆阳陵县修建了泾河渠,这条渠被后人称为——樊公渠。

这个水利工程井然有条,是东汉末年贪风日盛的情形下少有的一件造福百姓的工程。

名士蔡邕在看到这个工程后对樊陵大加赞赏,并写下了《樊惠渠歌》:

序-阳陵县东,其地衍隩,土气辛,嘉谷不殖,而泾水长流。光和五年,京兆尹樊君勤恤民隐,乃立新渠。之卤田,化为甘壤。农民怡悦,相与讴谈疆畔,斐然成章,谓之樊惠渠云:

我有长流,莫或阏之。我有沟浍,莫或达之。

田畴斥卤,莫修莫厘。饥困悴,莫恤莫思。

乃有樊君,作人父母。立我亩,黄潦膏凝。

多稼茂止,惠乃无疆,如何勿喜?

我壤既营,我疆斯成。泯泯我人,既富且盈。

为酒为酿,蒸彼祖灵。贻福惠君,寿考且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