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汶河
瀛汶河(Yingwen River)也称“嬴汶河”,又名汇河,属于季节性山洪河道,因流经古嬴县而得名,是大汶河三大源流的北支,流经济南市、泰安市,是汇集济南市莱芜区北部山区诸水的主要河流。2021年10月,瀛汶河入选《济南市第一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
历史变迁
瀛汶河因流经古嬴县而得名,发源于济南市章丘区南部大山之阳闫家峪乡池凉泉,池凉泉沿高山峡谷南流,穿长城岭(齐鲁长城)进入济南市莱芜区北境,迂回于群山之中,流经原山西麓至雪野水库与通天河汇合南流,至山口村出山,进入泰莱平原。
干流情况
瀛汶河位于大汶河右岸,北以泰山区山脉分水岭为界,东以济南市莱芜区望鲁山,西与泰山东部下港九曲水库相连。整个流域呈扫帚形,汇纳自北向南流的各条支流。全长86千米,流域面积1326平方千米。瀛汶河是大汶河三大源流之一,古史旧志多以此河为大汶河之主流,并有“汶出莱芜原山”之说。是莱芜北部的主要排洪河道,也是境内第二大河流。
水文特征
瀛汶河出山后,河道多为300~400米的流沙河,西岸多由堤防。流域面积1326KM,占大汶河总流域的14.6%。河底落差364米,平均比降4.2%。据莱芜1963年8月和1979年12月地、县水利局、水文站的洪水调查资料,瀛汶河曾出现过历史性洪水,如1921年8月5日,冬暖河段出现洪峰流量3600立方米/秒;1945年7月26日,冬暖河段出现洪峰流量3110立方米/秒;1957年8月26日,冬暖河段出现洪峰流量1840立方米/秒。
主要支流
瀛汶河流域内长5KM以上的支流28条,其中流域面积在百平方公里以上的有通天河。其他较小的支流包括嵬石河、大槐树河(又称瀛子河)、温家庄河(寨里河)等。
流域概况
瀛大汶河发源自济南市章丘区南部大山之阳闫家峪乡池凉泉,自河源自山口汇集,长46KM,是汶河水系中最长的山谷河道。瀛汶河出山后,沿泰山南麓流向西南,穿泰莱公路和泰辛铁路至刘家与石汶河合流,至渐汶河村南汇入牟汶河,全长86KM,其中泰安市(包括莱芜)境内75KM。
治理开发
河道治理
嬴汶河,发源于济南市章丘区南部山区的池凉泉,沿峡谷蜿蜒南流,穿长城岭进入莱芜区境,经茶业口曲折南流,纳嵬石河,又西流入雪野水库,出库南流经春秋齐嬴邑,故名嬴汶,西南流至渐汶村入主流牟汶,河长86公里,流域面积1326平方公里。山口县以下进入平原,建国前曾筑堤防。1930年,整修陶家镇和东流所一带堤防。建国后,上游建成雪野水库,库下游水量减少。建库20多年来仅少量溢洪3次。1974年,中共莱芜县委决定全面治理境内嬴汶河,本着顺直河道、缩窄河滩、增修堤防、砌石护岸等要求,疏浚河道31.4公里,筑堤50公里,堤距200-300米,砌石护坡36段,建桥涵48座。莱芜、泰安市两县沿河群众,多次培修嬴汶下游16公里堤埝,现两岸堤长32公里,堤距300-500米。至1985年,嬴汶河中下游治理长度47.4公里,占河长的55%,堤防总长80多公里,防洪标准达二十年一遇。
嬴汶河治理。境内嬴汶河自雪野水库以下至泰安市界长32公里。1974年12月,县革委成立治理汇河(即嬴汶河)总指挥部,口镇、羊里、寨里、杨庄4个沿河公社成立指挥部,组织183个大队的7万名劳力,修复加固河堤,疏浚河道。河面宽度,从雪野水库至官水河段60米,过水量385立方米每秒;从官水河至边王许段100米,过水量554立方米每秒;从边王许至王家洼段160米,过水量986立方米每秒。河堤高度,从雪野水库至冷家庄段为3米,以下为3.3米。河堤顶宽,曾家庄以上左堤2米、右堤6米,以下至高庄桥左堤6米、右堤2米,高庄桥以下两岸皆为2米。河道转弯处用乱石护砌36处。堤岸上建涵洞48座、其他建筑物124处。施工历时近一年,工程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两岸筑堤结合造地9399亩,植树60万株。动用土沙石270万立方米,用工83万个,国家投资14.11万元。
1958年后,在方下河、嬴汶河上游建起大冶市、雪野水库,1977年,雪野水电站建成发电。
蓄水工程
雪野水库,位于嬴汶河上游,雪野村北。1958年11月10日动工修建,因国家压缩基本建设投资,翌年4月停工。1959年9月重新施工,设指挥部,以公社为单位成立民工团,从全县调集6000名民工。1960年3月,民工增加到4万人,6月5日大坝合拢。该期施工完成工程量的75%,坝高达到25米,建成西放水洞和临时溢洪道。10月30日停工。1965年12月,对大坝培厚加高,修建溢洪道滚水坝、东放水洞和副坝。1966年5月31日竣工。控制流域面积444平方公里,按山东省可能最大洪水(日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核算,达到千年一遇洪水防御能力。总库容2.21亿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1.11亿立方米,死库容280万立方米。
公家庄水库,位于嬴汶河流域大槐树河上游,公家庄新村以北。1978年10月动工修建,以受益区寨里公社为主,调集3个公社1.3万名民工施工,1979年5月竣工。按千年一遇洪水核算,达到300年一遇防洪能力,可削减百年一遇洪峰26%。控制流域面积31.1平方公里。总库容1198万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663万立方米,死库容135万立方米。
黄前水库,位于嬴汶河支流石汶河上、黄前村北。1958年5月动工兴建,1960年汛期蓄水。1966年续建,次年11月基本建成。1976年加高帮宽大坝,增加两孔溢洪闸和非常洪水溢洪道,次年全部竣工。共投资896.92万元、用工860万个、完成土石方350.1万立方米。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输水洞、溢洪道(闸)等组成。大坝为黏土心墙沙壳坝,总长1530米、高33.3米,心墙插入岩基0.5米以上。有输水洞两个,右洞为主洞,钢筋混凝土管,设计输水流量15立方米每秒。溢洪道建闸7孔,每孔净宽10米,最大泄洪量4050立方米每秒。该水库总库容8248万立方米。省水利厅定为大型水库管理。水库启用后,对下游防洪起了重要作用。该库设计灌溉面积11.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09万亩。灌区效益显著,建库前粮食平均亩产175公斤,建库后平均亩产450公斤,最高的721.5公斤。天龙湖敷设西干渠一条,穿过泰城把水调到满庄公社的响水河水库,全长50余公里。渠道除石砌明渠外,东起岱道庵,西至御碑楼和对臼岭为石拱暗渠,长为9.5公里。水库养鱼区4800亩。在总干渠上建有二、三号水利发电站。为加强水库管理,1961年建立黄前水库管理局,1984年5月改称水库管理处,工作人员50人。
小安门水库,位于岱岳区祝阳办事处境内嬴汶河支流,建于1959年,大坝为土坝,高21.3米,长525.0米,放水为石拱结构,最大泄量3.5立方米/秒,总库容231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380万立方米,死库容54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2.0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9万亩。
水电工程
引水工程
雪野水库灌河道。设计灌溉面积20万亩。灌渠配套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修建。从水库向南至河北村为总干渠,长3.1公里,以下向西一支为西干渠,长27.23公里,向东南一支为东干渠,长31.68公里。1968年12月,总干渠和西干渠全部竣工。总干渠系沿山脚岩石开挖,工程艰巨。东干渠由河北村至下水河村段,1965年10月动工修建。其重点工程是河北村穿河底混凝土双管倒虹吸(长260米)及下水河渡槽,于1967年9月竣工。口镇以西段原为大治水库西干渠,建于1958年9月至1959年12月。1966年3月划为雪野水库东干渠。东西干渠块石护砌58.91公里,支渠块石护砌9条总长11公里。其余为土渠。
雪野水库灌区。设计灌溉面积20万亩,有效灌溉12.5万亩。有干渠4条,总长69.01公里。总干渠长3.1公里,设计流量18.3立方米/秒;西干渠长27.23公里,设计流量8.3立方米/秒;西分干长7公里,设有河北省、羊山子、温石、孤山子4个灌溉管理站;东干渠长31.68公里,设计流量13.1立方米/秒,设有三山、口镇、元家官庄、何家官庄、胡家宅、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6个灌溉管理站。灌区共有支渠、斗渠、农渠134条,总长191.45公里,渡槽、闸门、涵洞等建筑物630座,灌溉口镇、张家洼、方下、羊里、寨里、大王庄、杨庄7个镇、134个村的农田。总干渠和西干渠于1963年4月26日开始灌溉,东干渠1966年7月开始灌溉。
公家庄水库灌区配套工程,总干渠及东干渠于1980年3月修建,7月竣工;西干渠于1980年10月动工修建,砌筑暗渠543米,安装干支渠闸门启闭机,1982年3月竣工。灌区配套工程动用土石29.53万立方米、工日106.65个,国家投资55.35万元。水库、灌区全部工程,共动用土石95.8万立方米、工日228.38万个,国家投资196.21万元,乡村集体投资234.39万元。
公家庄水库灌区。总干渠长0.69公里,设计流量2.2立方米/秒。东千渠长1.1公里,其支渠长1.56公里,灌溉太平及水北以北各村的农田。西干渠长2.97公里,其支渠长3.3公里,灌溉张埠、金井、方家庄镇等村的农田。渠道为块石水泥浆砌,建有节制闸、泄洪闸、进水闸、渡槽、涵洞、桥梁、跌水、斗、农门39座,设计灌溉面积1.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万亩,实际最大灌溉面积1.2万亩。总干及东干渠于1980年9月开始灌溉,西干渠于1982年3月开始灌溉。靳庄水库灌区。
胜利渠,是由11个公社的6万名民工和县属企业职工共同建设的。东起范镇公社郑家寨子东牟汶河右岸,经范镇、祝阳镇、山口镇、邱家店、省庄镇、泰山(泰城东关和南关)、北集坡、满庄等公社,纵贯8个岭头,横穿瀛汶、石汶等27条大小河流和0九、泰莱、泰新、泰良、泰汶等8条公路,全长53.5公里。从渠首至泰城为砌石渠,由泰城至石灰窑官庄为“万米渡槽”,再下为“开山劈岭大挖方”(最深14.7米)。水渠共有建筑物228座,其中倒虹吸8处长128.95米,两座翻板闸长371.9米。有些渠段在冬季施工,工程质量较差,后经岁修也未能保证正常引水。水渠设计引水量15立方米每秒,实际最大入库流量7立方米每秒。年设计引水为7437万立方米,实际年引入水量1350~3138万立方米该工程投资4069.4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874.35万元,投工476.54万个,完成土石方625.77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