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赵阳升

赵阳升

赵阳升,男,汉族,1955年12月生,山西太原人,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多孔介质多场耦合作用、盐类矿床水溶开采方法、奥灰水突水预测与带压开采方法、原位注热开采油母页岩油气的方法、水力割缝技术与装备。2019年11月22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77 年,赵阳升被山西矿业学院(现太原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录取,后被送往太原科技大学(现太原科技大学)数学力学专业委托培养,1982年本科毕业。1986年,获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同济大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9年11月22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任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先后主持和主要参加完成了16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在《中国科学》《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Int.J.Rock.Mech.\u0026 Min.Sci》《Applied Math.Modelling》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30多篇,SCI收录19篇,EI收录109篇,获得发明专利16项。

主攻岩体变形与渗流耦合作用的理论与工程应用课题。

在国内外建立了第一个岩体变形与气体渗流的耦合教学模型及其解法。构筑了岩体固—流耦合新兴边缘学科的理论体系,并揭示出三个物性参数规律。

发明了盐类矿床群井致裂控制水溶开采方法,使易溶和难溶两大类盐矿开采实现了重大科技革新。发明了水力割缝强化低渗透煤层瓦斯抽放技术与成套装备,已用于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可望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煤矿瓦斯灾害防治与煤层气开采的重大技术难题。

撰写出版了第一本系统论述岩体固流耦合理论与方法的专著《矿山岩石流体力学》。

1996年至2000年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块裂介质岩体固流耦合理论及其应用》,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

2010年出版专著《多孔介质多场耦合作用及其工程响应》,目前正带领团队成员,在多孔介质多场耦合作用理论,低渗透煤层瓦斯抽放、承压水上采煤、矿井重大灾害预测与援救等广泛的科学与工程领域从事深层次的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

研究方向

多孔介质多场耦合作用、盐类矿床水溶开采方法、奥灰水突水预测与带压开采方法、原位注热开采油母页岩油气的方法、水力割缝技术与装备。

出版专著

《矿山岩石流体力学》《有限元方法及其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高温岩体地热开发导论》《多孔介质多场耦合作用及其工程响应》

教学成就

一直从事采矿工程工程力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讲授多门研究生课程,已培养博士三十余名,获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

社会活动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国家小组成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IRMGE》《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煤炭学报》编委。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会副理事长、国家油母页岩开采研发中心副主任。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阳升做客“能源大讲堂”.安徽理工大学新闻网.2024-07-06

关于公布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的公告-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2020-10-05

地球深处辟乾坤——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教授赵阳升.太原理工大学.2024-07-06

赵阳升.太原理工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2024-07-06

热烈祝贺我校校友赵阳升教授成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太原科技大学主站.太原科技大学主站.2022-02-16

赵阳升.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2024-05-17

中共山西省委关于表彰全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决定 - 山西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山西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