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克·布鲁纳
Dick Bruna(原名Hendrik Magdalenus Bruna,1927年8月23日 - 2017年2月16日)是荷兰的著名画家、作家、插画家和平面设计师。他最为人所知的创作是米菲兔(Nijntje),一个用粗重的图形线条、简单的形状和原色绘制的小兔子。杰罗姆·布鲁纳的作品数量超过200本儿童图书,他还为其他角色如洛蒂、约翰农夫和赫蒂刺猬等创作了故事。布鲁纳的父亲希望他能继承家族的出版事业,但布鲁纳选择了成为一名艺术家。他的作品风格受到了费尔南·莱热、巴勃罗·毕加索和尤其是亨利·马蒂斯的影响。2017年2月16日,布鲁纳在乌得勒支因自然原因在睡梦中去世,享年89岁。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迪克·布鲁纳出生于荷兰乌德勒支的一个出版商家庭,他的父亲是荷兰最大的出版社A.W. Bruna \u0026 Son的老板。布鲁纳的父亲和叔叔亨克·布鲁纳一起经营着家族拥有的出版公司。布鲁纳在乌德勒支长大,在男孩都爱踢足球的年纪,他却迷上了画画。二战结束后,他的父亲希望他继承家业,送他去伦敦和巴黎学习贸易。但布鲁纳在巴黎受到了立体派和野兽派大师的影响,尤其是马蒂斯,这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还受到了荷兰平面设计运动“德·斯泰尔”和建筑师赫里特·里特维尔德的影响。布鲁纳回到荷兰后,就读于阿姆斯特丹的国立美术学院,但很快就退学了,他后来说他没有绘画的天赋,也无法绘制透视。
关于米菲兔
米菲兔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杰罗姆·布鲁纳在1955年家庭度假时看到的一只兔子。他尝试画了它,从而创作了“尼恩特”(荷兰语中小兔子的爱称),英文名为“Miffy”。米菲兔的故事很简单,通常只有一两句旁白,甚至有的故事没有文字。布鲁纳用最简单的手法画米菲,一道粗黑线勾勒出米菲的轮廓,大块鲜艳、明亮的颜色填充了米菲,只用纯色。米菲的构图元素极简,通过两只小眼睛、一张叉叉嘴表达出米菲的各种情绪。米菲图书已经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8500万本。
职业生涯
布鲁纳为家族企业A.W. Bruna \u0026 Zoon设计了超过2000个封面和100多个海报。他的设计作品包括“Zwarte Beertjes”系列书籍的封面,以及为西梅农的梅格雷特系列书籍设计的插图,这些插图以各种背景上的烟斗的图形轮廓为特色。布鲁纳的作品数量超过200本儿童图书,他还为其他角色如洛蒂、约翰农夫和赫蒂刺猬等创作了故事。2014年,布鲁纳宣布退休,之后米菲角色的版权不再出售。2016年3月,他被授予马克斯·维尔特哈伊斯奖。
所属团体
迪克·布鲁纳是以下团体的会员:
1. 荷兰设计师协会(Beroepsvereniging Nederlandse Ontwerpers)。
2. 荷兰美术总监俱乐部(Art Directors Club Nederland)。
3. 美国作家同盟(Authors League of America Inc.)。
4. 国际写作家会(PEN International)。
5. 国际美术家设计师联盟(Alliance Graphique Internationale)。
大事年表
迪克·布鲁纳创作大事记(Milestones of Mr. Bruna’s creative life):
1945 设计第一本图书封面。
1953 开始创作儿童图书。处女作‘苹果’(the apple)面世。
1955 米菲出生。
1969 为荷兰邮政局设计五枚儿童邮票。
1976年为“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设计贺卡。
1980 为荷兰学校运动基金(Dutch School Sport Foundation)设计名为‘柔道也是一项运动’(Judo is sport too)的贴纸。
1984 为Terre des Hommes 基金设计主题‘擦亮荷兰心脏病人’(Polish Heart Patients for the Netherlands)海报。
1989 设计三张主题为‘儿童的权力’(The Right of the Child)的明信片。因‘鲍里斯熊’的插图而获得Propaganda Institute of the Dutch Book 颁发的‘金画笔’奖(Golden Brush Award)。
1996 以‘米菲在帐篷里’(miffy in the tent)获得‘银画笔’奖(Silver Brush Award)。
1997 以‘亲爱的兔奶奶’(dear grandma bunny)获得荷兰的‘Zilveren Griffel’奖。
1998 为日本邮政设计一系列的米菲邮票。为纪念荷日关系400年,在日本九州豪斯登堡举办展览。
2000 米菲45周年。迪克布鲁纳先生其中两部著作以盲人凸字于日本、法国、英国和荷兰出版。同年推出米菲荷语网站和英语网站。
2001 第100本图书‘米菲装鬼’(miffy the ghost)出版。被荷兰皇室委任为二级爵士(Knight Commander),为荷兰国民最高荣誉。
2002 迪克布鲁纳先生为联合国儿童基金(UNICEF)名为‘停止使用儿童士兵’(Stop the Use of Child Soldiers)的活动设计标志。音乐舞台剧‘米菲在动物园’(miffy at the zoo)在日本公演。
2003年迪克布鲁纳先生创作儿童图书50周年。三维动画‘米菲和朋友们’在英国播放。为“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创作插图。
2004 第二部米菲音乐舞台剧‘米菲回来了’(miffy is back)首度公演。在美国纽约曼克顿儿童博物馆开始了‘米菲和朋友们’在美国主要城市儿童博物馆的巡回展览。
2005 米菲50周年。迪克布鲁纳先生为在日本长野县举行的冬季特殊奥运会设计会徽。
2006 一个名为‘去博物馆去 – 与布鲁纳一起享受现代艺术’的巡回展览在日本展开,为期一年。
2007 80岁庆生。在荷兰,第三部米菲音乐舞台剧‘米菲在度假’(miffy on holiday)首演和推出新一轮 三维动画‘与米菲探索世界’(Explore the world with miffy)。
人物访谈
B=《外滩画报》,D=迪克 布鲁纳(Dick Bruna)。
B:为什么米菲是女孩而不是男孩?
D:很多孩子问过我这个问题。我在53年前创作米菲的时候,并没有在意这点,我只是画了只个小兔子。有一天,我想把米菲画得更漂亮一点,随手加了裙子、花朵等装饰品。从那天起,米菲就成了女孩。
B:53年来,米菲的形象有什么变化吗?
D:不久前,荷兰举办了一个展览,人们将所有的米菲按时间顺序一个个地排列。看后我才惊讶地发现,这些年来她变得更像人类了——头变小了,耳朵也不再高高翘起,两眼之间的距离更近了。而刚开始时,它只是一只兔子。
B:米菲是否会长大?
D:米菲永远都不会长大,永远只有0-6岁。这和故事情节有关。当米菲上学时,她5-6岁;当她和小熊玩的时候,只有两岁。她永远都不会长到八九岁。小孩是我的读者群。我有写给成人的作品,但那些和米菲很不同。
B:你的故事总是温暖的,似乎很少有悲伤的内容。
D:对,我总是想表现快乐的生活。但不久前,我画了一本关于死亡的书。死亡在每个家庭里都会发生,所以我想用最简单的方式,真实地告诉孩子们如何面对死亡。
不久前,我画了《亲爱的兔奶奶》,讲的是祖母的葬礼,在葬礼上,米菲第一次看到爷爷哭泣。葬礼结束几天后,米菲又去了墓地,她从花园里摘了小小的红色植物带去,那是祖母生前非常喜欢的植物。米菲在墓地周围建了一个小花园,把植物栽在里面,想象着和祖母聊天。现在我会收到一些家长的来信,他们非常高兴孩子们可以平静地接受死亡这件事,孩子们会说:“祖母睡着了,这非常普通。”
这就是生活,我并非总是画美好的一面,但我很少涉及黑暗题材,因为很难简单地跟孩子说清楚。我常常费尽心思,有时连续几个礼拜、几个月不停地画,直到我确定这幅作品很简单,孩子们可以理解。在我的故事中,米菲偶尔会流泪,但结局总是圆满的。之所以总是画温暖的题材,和我自己的人生有关。我的孙子们都还小,我总在想什么能够让他们开心。我认为对6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温暖快乐的生活非常重要,这也是我所期望的。
B:当你创作新作时,有什么习惯吗?
D:在工作时,我不希望有任何人打搅。我会在工作室里连续独自画上几个礼拜,没有人知道我在里面干什么,即使是艾琳也不知道。画完后,我认为可以发表了,就请艾琳来画室。她总是我的第一位读者。艾琳不会画画,却很挑剔,对画的感觉很好。她把米菲也看作是自己的孙女。
每次等她的反馈时,我都很紧张,就像迎接一场考试。她坐着读,我为她泡咖啡,看她的表情。她有时会说:“好的,这本书可以,很好。”有时会说:“这本书不好。”她说可以,我就拿去发表;她说不行,我就用几个月重新创作。这是我的工作方式,我非常需要艾琳。这么多年来,我对自己的作品从不确定,这听起来有点可笑。有时,同一幅画,我会画两三个版本,让艾琳挑出一幅。
B:你是如何保持童心的?
D:有些人很快老去,但有些人却可以长久地保持年轻活力。
我知道我已经81岁了,但我觉得自己还在不断长大中,依然像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并且,幸运的是,我非常健康。我和孩子们的沟通非常好,有时我去签售新书,孩子们会径直跑到我跟前,非常直接地对我说“这幅画得很好”、“这幅不大好”。他们坦诚地看着我的眼睛,告诉我真相。他们总是直面你,看着你。我非常喜欢孩子。
B:你拥有万贯家财,可是生活却很简单。
D:打理钱是我一辈子都搞不懂的事情,我的儿子与出版社在帮我处理经济事务。我只需要做我喜欢的工作—画画就可以了。
另外,每天为孩子们作画是一件乐事,我非常认真、严肃地对待这件事,总是尽力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一些。很多人认为我画米菲那么多年,一定驾轻就熟了,但不是,现在和刚开始一样困难,所以我总是在努力。
B:你是个怎样的父亲?
D:1953年我和太太艾琳结婚,有3个孩子。不过,我没有多少时间陪孩子,这很不好,但艾琳都做好了。现在比以前好多了,每天下午完成剩余的工作之后,我会立刻回家陪妻子和孙子。晚上除非有朋友来做客,一般我10点就会睡觉。
B:说说在乌得勒支建立的你的博物馆。
D:我的博物馆不同于一般的博物馆,用不着很安静。孩子们可以在里面玩、读书、上网,他们都非常喜欢去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