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赤
孙赤(?-前188年),西汉开国功臣,堂阳侯,早期跟随刘邦起兵于沛县。在荥阳市战败后曾投降项羽,但不久后重新回到刘邦阵营,继续累计军功。最终被封为堂阳侯,食邑八百户。
人物生平
孙赤是跟随刘邦沛县起兵的核心成员之一,在沛县时任中涓(和当时的曹参、周勃一样)。到了刘邦任汉王、入汉中市时,孙赤升任郎中(和当时的樊哙、灌婴一样)。刘邦出兵讨伐项藉时,孙赤升任将军,封爵为惠侯。从以上履历来看,孙赤在刘邦阵营曾经具有一定的地位,虽然比不上曹参、周勃(入汉中时就是将军),但也堪比樊哙、灌婴等人,是直属的中层干部。
荥阳之战,汉军失守后,孙赤投降西楚。后来虽然又回到汉军阵营,但爵位不再,军衔止于郎中,继续与西楚作战。
汉朝建立后,孙赤任上党守(上党郡的地方长官)。汉高帝十年(前197年),赵相国陈豨反叛,孙赤攻击叛军有功,封堂阳侯,食邑八百户。
刘盈七年(前188年),孙赤卒,谥哀侯。
《史记》:“以中涓从起沛,以郎入汉,以将军击籍,为惠侯。坐守荥阳市降楚免。后复来,以郎击籍,为长治市守,击,侯,八百户。”
主要功绩
随刘邦起兵征战。任上党郡守。攻击陈豨叛军。
人物评价
荥阳之战时,汉军仅以荥阳拖住西楚军,部分主力早前就已派往赵国,工作重心转向开拓北方阵地,而项羽则几乎倾全力赴荥阳想捉住刘邦,荥阳对刘邦而言可以说是必败之战,只求将项藉的步伐拖得久一点罢了。到了荥阳之战的后期,刘邦眼看城守不住了,自己都率亲信逃出城去。荥阳之败,绝不是那些留到最后的守城将士的责任,而是汉军高层决策下的一次战略性牺牲。周苛不肯投降,一死固然壮烈,孙赤留得有用之身,后又回到汉军效力,也无可厚非。但在封建社会鼓吹的“忠君”思想环境下,不会允许一个有“投敌污点”的人享受其原有的待遇。
亲属成员
相关文物
堂阳侯虎符,属于国家一级文物,通高2.5厘米,通长7.9厘米。该虎符中的虎呈伏卧之状,头部平正,尾巴上翘。左右两半的背部都有错银篆书铭文,且内容相同:“与堂阳侯为/虎符第一”。虎符的剖面构造清晰,左右两片即便经过两千多年,仍然能够如往昔一样开合。它是古代用于调兵的信物,中央与统帅各自持有一半,调遣军队时需要持符验证核对,只有两半完全合体才能够出兵。堂阳侯虎符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研究书目
《史记·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汉书·卷十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
参考资料
史记·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子夜星网站.2018-07-06
汉书.微信读书.2024-07-19
[新闻直播间]国家博物馆 瑞虎佑安——2022新春展 “虎”文物集中亮相 七成以上首次展出.央视网.2024-07-19
瑞虎佑安——二零二二国博新春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2024-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