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永孚
在励永孚先生助下,他叔母继续经营酒坊。 1949年,励永孚先生已购土地,准备新建酒厂。励永孚先生妻子施杏飞,1979年在县去世,时67。
基本介绍
后就读于宁波教会学校——四明中学,高中部商科。在校时负责和管理合作社。毕业后曾任张华山小学,姜山头小学和郁家小学教师。不久弃教经商,从事黄酒的酿造事业。励永孚先生热心教育事业。创办了励江岸国民小学。1943年8月,与南乡士绅王廷赓、陈秋阳等发起筹建鄞县私立堇南初级中学,担任校董会常务董事。捐款给省立浙江省宁波中学和宁波效实中学,是浙东中学校董之一。1950年去香港特别行政区,继续经营酒厂。1990年在香港去世,享年80岁。
励永孚先生叔父励渭吟早年留学日本,家有酒坊ー所,酿造黄酒。1931年病故,因无子,临终时嘱托励永孚先生照料叔母和帮她还清债务。在励永孚先生恊助下,他叔母继续经营酒坊。1936年清还债务,他叔母无意再经营下去。此时励永孚先生对酿酒亦有了把握和信心,把酒坊从叔母手中接过来,开始黄酒的酿造事业。
酿酒是古老的手工业,酒坊常家传,在农村是很普遍的,种田农家常常都酿酒,数量不多,一缸、二缸。作为专业的酒坊有三、四十缸。酒坊所酿造的酒,传统经营的销售方式是等待宁波市各酒行下乡来收购。励永孚先生是学商科的, 有现代经营意识, 把推销放在第一位。先生亲自作推销员,经常往宁波推销,深更半夜回家。1937年打造大木船一艘,这是三十年代的主要运输工具。把黄酒直接送往宁波酒行,替代传统的被动方式,在销售上取得了主动地位。1943年酒厂有了一定的规模,做酒500馀缸。出货时,一支船队把黄酒运向宁波。1945年抗战胜利后先生的事业发展到宁波城区,先在宁波租一酒厂酿酒,并在宁波中马路开设发行所,全家亦迁入宁波。1946年买入宁波西门外酒厂一所,加以扩展。营业额年年加,厂房的面积逐渐扩大。到1949年励永孚先生经营着城乡二所酒厂,是宁波市地区黄酒产量最多和营销额最高的酿造商,酿酒达1000余缸,成为甬城最大酒厂之一。随着产酒量的増多,励永孚先生有心将市场扩展到舟山群岛。1949年,励永孚先生已収购土地,准备新建酒厂。是年5月宁波解放.1950年底,励永孚先生酒厂改成地方国营宁波酒厂。
黄酒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特产,它具有香气浓郁、酒体乙二醇、风味独特、营养丰富,酒度适中,营养丰富等特点,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酒。励永孚先生十分重视经营方式和产品质量的研究。先生注重原料关。黄酒酿造所用的主要原料是经过精白处理的糯米,其次是小麦和水。酿造黄酒的糯米、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优劣。励永孚先生讲究糯米的精白程度和水的清洁程度。先生牢牢把握酿造关。由于酿造周期长,酿造黄酒得分批进行。温度和季节对酒的质量关系很大,先生对批酒都有仔细记载和分类,分析各批质量的差异。黄酒过滤,传统的方法把酒装入绸制的布袋,再把绸袋吊起,让酒ー滴滴的滴出来。这种传统工艺过滤时间长,并且损耗严重。先生花本钱向日本进口设备进行过滤,提高了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先生拓展营销关。面向大众消费者,送酒到和生产瓶装酒,逐步拓展市场。
励永孚先生常说,他一生最遗憾之事是没有机会进大学。他相信教育,把酿造事业的成功,归功于来自现代商业经营的知识;励永孚先生热心公益事业,随酿酒业的成功和子女辈的成长,他先后创办了励江岸国民小学。励江岸小学是一所只有一单间课室的小学,教师对不同班级的学生上复式课。励江岸宗祠亲睦堂,当时需要翻修。励永孚先生说服族内父老把祠堂改造成四年制的励江岸国民小学的校舍,并出资资助国民小学的创办。1943年四年制的励江岸国民小学正式开课,有四个班级,学生来自上励丶下励和上河塘的学龄儿童,将近百名。先生儿子励名强也从甲南小学回来读四年级。
鄞县私立菫南初级中学的创办是众望所归,是四十年代中前期,姜山和八区最大的公益项目。1941年4月宁波市地区沦陷后,宁波市区各中学或向内地迁移,或暂行停闭,敌伪则易帜开张,灌输奴化教育。姜山在抗日期间属伪政府周士英先生所管辖。姜山以外属八区,由国民政府所管辖。乡间学子,或因不愿接受奴化教育,或因无力承担去内地就读费用,小学毕业后,辍学在家。虽然当时条件极度困难,乡间有声望、有识见之士,在乡众积极支持下,着手筹建鄞县私立堇南初级中学。其中常务董事励永孚先生在筹办学校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千方百计的劝说周士英(姜山伪政府负责人)和陈士英(陈士英先生是当时的八区区长)两先生,要他们连手合作。说服后,周士英先生答应筹备姜山方面的经费。八区方面由陈士英先生向上级申请和派人筹募,后任务落在八区文教专员唐仰文先生(亦名唐永泰)身上。励永孚先生并游说了八区中的士绅王廷赓和陈秋阳先生,请他们出面,支持堇南中学经费的筹募。为了使筹募工作好好开展,励永孚先生带头认捐五万元,义不容辞的负责起堇南中学的财务,不足之处自己尽力垫补。此外,励永孚先生在他朋友中,邀请了热心于教育的人士和在县一级有实力的中国国民党人,参加堇南中学发起会议. 他们有王廷赓、周士英、沈友梅、应笠矶、唐仰文、胡起涛、王兴邦、凌祖辉、楼隆基、陈剑雄(亦名陈士英)、张金华、励永孚、陈秋阳、叶友益等二十多人。在1943年8月13日下午召开的堇南初级中学第一次董事会上,励永孚先生被推选为常务董事。
周士英先生虽然在口头上答应筹备姜山方面的经费,但并没出全力。丰北乡成为对堇南中学最主要的支持者。这是堇南中学最初校址设在丰北乡上河塘桥西,并暂设三星庙的主要原因。抗战胜利后,周士英先生失去了在姜山的势力。陈章鸿先生出任姜山镇镇长,认为姜山方亦应全力支持堇南中学,在财力方面姜山镇远超过丰北乡。姜山镇人士为了挽回周士英先生不力而失去的面子,提出了条件:要姜山方面出力,堇南中学必需拆迁至姜山镇。当时常务董事励永孚先生已把所经营的酒业重心从乡间转入宁波市,亦无法对堇南中学再尽全力。为了堇南中学的前途,励永孚先生劝说董事会答应姜山方面的要求,并且经费不足时仍给以垫补。
由于在菫南中学创立、经费、建校和财务上种种的努力,励永孚先生的声望大振。1946年丰北乡的乡众,多次公推他出任丰北乡乡长。因为励永孚先生的酒业重心已设立在宁波城区,他只能对乡众的期望和信任表示深深的谢意,没有接受公推的议案。后丰北乡的乡众,公推菫南中学校长凌祖辉先生。凌校长为了答谢丰北乡乡众对堇南中学积极的支持,接受出任丰北乡乡长。
励永孚先生妻子施杏飞,1979年在宁波市去世,时67歳。励永孚先生有四子二女:长子励名毅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曾先后担任常州化工厂技术员、金坛制药厂副厂长,1979年去香港特别行政区。次子励名强,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2 经香港去美国。1965年在Maryland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65-1967年进Princeton高级研究所,在杨振宁教授指导下作过博士后的研究工作。1967-1983年是Virginia理工大学终身教授。1983-1984年在MITRE公司工作过一年。1984-1994在美国海军研究所工作。他的科究项目包括有高能物理、干涉现象、和超高准确度测量,且获得多项专利权。他的发现为新世纪的雷达和电子战争,奠定了革命性的新技术基础。创造新的实验方法,来研究和发展纳秒动力学,使我们能控制热核反应和解决能源问题。他所发明光学断层成像技术,己广泛地应用在医疗和保健上。三子励名德,亦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曾在广东气象台工作, 1980年经香港特别行政区去美国,进Arizona大学研究院学习,获硕士学位。四子励名涤,1979年在澳门定居。长女励雪飞1980年去美国,41歳开始进大学学习,毕业于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系,现仍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次女励露飞于1980年去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