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尼科巴弓背蚁

尼科巴弓背蚁

尼科巴弓背蚁属学名弓背蚁属 nicobarensis),又叫褐红弓背蚁,是蚁科弓背蚁属的一种昆虫,主要栖息于气候温暖的地区,多筑巢于枯木中、树根、竹子的地下,入土最深可达20厘米左右。该蚁在中国、印度、缅甸都有普遍分布,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江西省湖南省贵州省云南省地区。

尼科巴弓背蚁发育类型为完全变态发育,一生要经历卵、美国白灯蛾、茧、成虫四个阶段。其体色艳丽,多为黄褐色或红褐色与黑色相间,其中广东省地区的尼科巴弓背蚁体色较为鲜红,也最漂亮。尼科巴弓背蚁的蚁后是整座巢穴里的核心,它的体积最大,一般体长约10至12毫米,主要负责生育后代以及用信息素控制整个蚁群的运作。作为集群生活且协调分工显著的社会性昆虫,它们的分工方式与其他蚂蚁相似,其中小型工蚁主要负责照顾蚁后、卵和幼虫,体型最小,只有3至5毫米左右;中型工蚁是整个蚁巢的“主力军”,数量占比最庞大,主要负责扩展建造蚁巢、清理蚁巢垃圾、外出觅食以及保卫家园,体长约5至7毫米;大型工蚁也被称为兵蚁,体长接近蚁后,拥有发达的大颚,是巢穴中的“古蚂蚁”,主要负责运输大型“物件”,同时充当“卫士”,在捕猎中用大额钳制猎物。

尼科巴弓背蚁是一种较为温顺的蚂蚁,虽然是杂食性昆虫,但是主要还是以植物分泌的蜜露蚜虫介壳虫分泌的带有糖分的粪便以及掉落地上发酵的水果为主要食物。该蚁在林间捕食马尾松毛虫美国白灯蛾和蛹时,对压低害虫虫口密度有一定的作用。

简介

尼科巴弓背蚁分为大中小三个工蚁类型,身体呈红褐色,行动敏捷,喜爱各种甜食水果。繁殖速度较快,一年之内可以从新后发展为几百工的群落。野外群落普遍可以达到数万工蚁。喜爱低湿度,在30%-60%的湿度中较为适应。大型工蚁体长约为7-9mm,中小工蚁体长5.2~6mm,蚁后可以达到12mm左右。

分布

分布于中国南方(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江西省南部、湖南省南部、贵州省云南省)与东南亚地区集中分布于两广。其中广东产的尼科巴弓背蚁体色较为鲜红。多筑巢于地下,也有的在枯木中筑巢,往往筑巢于树根、竹子附近。

习性

尼科巴弓背蚁攻击性弱,胆大不易受惊,行动敏捷奔跑迅速;繁殖速度极快,有地域性,大型工蚁常在控制的地域巡逻,对外来蚁有一定的攻击性,也是领土捍卫的作用;属半-夜行性蚁种;在活动旺季,大型巢穴会分出几个小驻地,驻地通常在提供食物附近。

饲养

尼科巴弓背蚁喜爱低湿度,几乎适合各种蚁巢。群落发展前期应使用堵水试管,糖水两天一喂,一周补充一次蛋白质(如饲喂剪段的黄粉虫),尽量遮黑静养。等发展到十几只工蚁就可以外接活动区,食物中蛋白质比例可以适量增加。发展到一百工后即可转移到较大的蚁巢。如果饲养得当,养殖者可以在一年之内从一只新后培养到几百工的群落。

战斗

尼科巴弓背蚁体壁很薄,为保护自己,它们演变成行动敏捷而不爱打斗的品种。打斗或警告时会用腹部敲打地面,如果是在塑料容器中做出敲打动作会听到明显的敲击声。

参考资料

【云南生物多样性数字化百科图谱】节肢动物•尼科巴弓背蚁:我们各司其职,“帝国”才能繁荣强大.云南政府官方微信公众平台.2024-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