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托内利尖塔
安托内利尖塔, 又称都灵塔(英文名:Mole Antonelliana),高167.50米,是一座位于意大利都灵境内的古建筑。
安托内利尖塔由建筑师亚历山德罗·安托内利(1798 -1888年)设计建造,设计于1862年,原本是要用作犹太教堂。建筑将宗教和文化的功能融为一体。建筑下部是敦实的块状,正面仿古,以科林斯式巨柱装点,有对称的窗户和锯齿状檐口。数次停工之后,于1889年竣工。2000年修建为国家电影博物馆。博物馆的中心是巨大的礼拜堂,周围环绕着代表各式电影风格的10个小礼拜堂。
安托内利尖塔轮廓简明,细节精美,尖塔屋顶为铝制,被认为是工程学中的艺术品,是都灵的象征,并出现在意大利的两分硬币上。它还是19世纪全球最高的建筑物,也是世界最高的博物馆(截至2023年)。
建设沿革
建设初期
安托内利尖塔由建筑师亚历山德罗·安托内利(1798 -1888年)设计建造,设计于1862年,原本是要用作犹太教堂。建筑将宗教和文化的功能融为一体。建筑下部是敦实的块状,正面仿古,以科林斯式巨柱装点,有对称的窗户和锯齿状檐口。
建造期间有一些修改,庙堂被加长,建造成本也随之增加。对高度也有争议,1873年,当地市政府另批了块地给犹太人建了现在的犹太教堂,将尖塔收归自有,一开始作为城市博物馆,之后又用作意大利独立纪念馆(现在是国家电影博物馆)。对尖塔的稳定性也有争论,因为基座相对较小,又要承受很大的重量,而且拆除一段墙之后,地基不完全沉降。数次停工之后,1889年竣工。尖塔最初建成后,曾是意大利统一复兴运动博物馆,后为国际电影艺术档案联合会成员之一。
发展时期
1938 年,安托内利尖塔内的意大利统一复兴运动博物馆迁到了都灵的另外一处建筑物内。 历史学家和收藏家玛利亚 · 阿德里亚那 · 普罗洛 (Maria Adriana Prolo)女士从 1941 年开始收集的一些主要藏品为最初的电影艺术博物馆奠定了基础。1942 年, 都灵市政府在当时的安托内利尖塔内为普罗洛女士的收藏品设立出专门的陈列空间。 1953 年起, 博物馆成为国际电影艺术档案联合会 ( FIAF)的成员。尖塔顶部的尖顶曾于1953年被龙卷风暴风雨袭击被毁。1961年,当地政府根据原设计图纸对尖顶进行修复,采用的建造方式是在金属结构外以石材装饰,以求更为牢固。同年在庆祝意大利统一一百周年之际,全景电梯落成。
1982年,都灵国际电影节创立之机,博物馆增设了夜景照明,将电影节的Logo和电影海报用灯光投射到尖塔高巨大的弯顶上。1992 年,博物馆也正式成为普罗洛基金会的所在地。 直到安托内利尖塔在2000 年才终于成为都灵国家电影博物馆。
1992年正式成为普罗洛基金会所在地,2000年修建为都灵国家电影博物馆。博物馆的中心是巨大的礼拜堂,周围环绕着代表各式电影风格的10个小礼拜堂。
2018年12月,安托内利尖塔实现节能效果。新系统由 43 个通过光纤远程控制的 LED 灯具组成,将节省50%的必要电力。同 年8月18 日,安托内利尖塔将关闭,以哀悼莫兰迪大桥遇难者。2018 年复活节假期期间,都灵安托内利尖塔于4月1、2、3 日每天 9:00 至 20:00定期开放。人们还可以参观大型展览。
地理环境
建筑布局
安托内利尖塔为砖石结构建筑,纵向空间设置为五层。首层设置国家电影博物馆临时展览厅、售票处、咖啡吧及公共服务空间等。二层设置展厅,展示近现代电影诞生史。三层的中央大厅设计为开放的方形空间,从三层至五层,共处于尖塔弯顶下。大厅中间设置多排红色躺椅,配置有数字化视听装置,参观者置身躺椅上,可一边观看前天花板大屏幕播放的影片,一边慢慢欣赏尖塔内的建筑风格。三层大厅四周的柱廊内设置展览空间;从三层开始,参观者可沿着方形大厅周围布满各种展陈的旋转楼梯坡道,缓步前行至四层、五层的展厅;楼梯坡道上,也陈列了内容丰富的展览。尖塔四,层设置展示的是电影制作不同阶段的各种工序和技术,五层则为电影海报收藏展示的画廊。
电影考古馆:在这里可以看到电影诞生之前人类在这方面的试验,比如皮影、投影盒、早期(公元7世纪)幻灯,以及电影诞生的过程和历史。最后还可以观看电影发明人吕米埃兄弟的早期影片的片段。
电影机械馆:这里可以看到一部影片是如何拍摄制作出来的,包括影片的设想阶段(剧本、导演、演员的设想和探讨)、制作阶段(拍摄、服装和道具的制作、布景设计等)、电影技术(电影摄影机、灯光、音响、特技、剪辑等),最后还可以看一段影片。这一厅还布置有大量有关电影的照片、电影剧本手稿、服装和道具、文件等。
电影海报馆:展出了博物馆收集到的30多万种珍贵电影海报,这些海报本身就构成一部形象的电影发展史。螺旋形楼梯:这是由电影机械馆通往圣殿大厅的楼梯,形状像影片的拷贝,实际是圆穹中部的楼梯,楼梯两旁也有很多电影海报。
圣殿大厅:这里被誉为博物馆的心脏,正好在塔的中心部位,观众可以坐下来观看两部35毫米短片:由博物馆制作的反映都灵早期电影历史的《都灵的默片》和《意大利历史一瞥》,后一短片用一些影片中的镜头串接起来,构成了意大利一个世纪以来的历史画面。短片放映完后,整个圆穹的一个特殊形象突然展现在观众面前:用灯光打出的天空,星光闪烁,白云快速飘过。
此外,大厅四周还有十几个小厅,每个厅一个主题,比如滑稽片、恐怖片、动画片、在都灵拍摄的著名影片等。
建筑特征
建筑将宗教和文化的功能融为一体。建筑下部是敦实的块状,正面仿古,以科林斯式巨柱装点,有对称的窗户和锯齿状檐口。
在此结构之上,是一个四角形的穹顶。第层“鼓座”为带柱敞廊,第二层每边有5扇罗马浴场式窗户。穹顶上覆盖有花岗岩室,上有两层新古典坦比哀多式采光亭,其上是纤细的塔尖,越往上越细,由各种檐口饰和圆柱组成,顶为金字塔形,置于八边形底座之上。内室平面为正方形,由有力的回廊穹顶覆盖,没有支撑墩柱,因为安托内利在屋顶膜内放置了铁制系杆,将穹顶墙拉伸到极限。乘坐观景电梯可到达塔尖。
此外,在安托内利尖塔内设有意大利国家电影博物馆 (Museo Nazionale del Cinema)。
其他看点
徽章设计
安托内利尖塔原为宗教聚会场所,现为意大利国家电影博物馆所在,是俯瞰意大利阿尔卑斯山群及都灵的之处,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的会徽便是以尖塔为灵感而设计。此外,意大利欧元2分硬币的背后图案即取自它。
塔顶观阿尔卑斯山
在安托内利尖塔内,可乘坐透明的观光电梯登上塔顶,可以俯瞰都灵市区,还可以远望阿尔卑斯山的美好风情。白雪皑皑的山巅与褐色的山体、苍翠的山体与漂浮在碧空之中的白云,构成了一幅的画卷。
开发与保护
安托内利尖塔改建为国家电影博物馆的过程中,外立面原真性保持不变,在不损坏原有建筑结构的条件下,内部增设科技数字化的展陈手段及现代化视听设备。
2000年起,安托内利尖塔内设有意大利国家电影博物馆 (Museo Nazionale del Cinema),收藏有150万张照片、3万部胶片电影、其它形式的电影近5万部,还有1万多台仪器设备、艺术品和电影考古的印刷品等等。每一层都有不同主题的展馆:电影考古(解释在电影诞生前的各个阶段,中国皮影戏、光学箱和随后的图像动画设备)、照片库、海报和广告、拍摄设备、电影资料库、历史档案馆、图书馆、视频库、声音档案馆。此外,这座互动式电影馆内滚动播出意大利著名的电影作品,还有其他国家电影名作。这座博物馆内除了有对收藏的影片进行的详尽介绍许多与电影相关的花边趣闻与名人逸事。
文化活动
2018年2月, "热情好客的历史"摄影展在安托内利尖塔内举行,展出的相片由意大利摄影记者乌利亚诺·卢卡斯提供,在他职业生涯中,与许多杂志和报纸合作。同年12月 ,在意大利都灵,安托内利尖塔点亮蓝色灯光,迎接圣诞节。
2019 年,安托内利尖塔和国家电影博物馆特别开幕日历公布。除周二外,安托内利尖塔每天都可以在正常开放时间内参观,但有时在节假日和活动期间也开放。
2023年1月21日晚,意大利都灵的地标性建筑安托内利尖塔点亮“中国红”和“福” 字,庆祝中国春节。
2024年10 月,蒂姆·波顿 (Tim Burton) 展览将在安托内利尖塔内的国家电影博物馆首次展出。蒂莫西·沃尔特·伯顿又名蒂姆·伯顿,美国导演、制片人、编剧和艺术家,1958年8月25日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伯班克。他以其鲜明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其特点是黑暗、哥特式和童话般的氛围,经常出现古怪和光怪陆离的人物。伯顿的职业生涯始于迪士尼的动画师,但因其创造性的远见和导演挑战传统电影的天赋而声名狼藉。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阴间大法师》《蝙蝠侠》《剪刀手爱德华》《圣诞夜惊魂》等。
开放时间
周一 09:00 - 19:00
周二休息
星期三 9:00 - 19:00
星期四 9:00 - 19:00
周五 9:00 - 19:00
周六 9:00 - 19:00
周日 9:00 - 19:00
工作日期间,尤其是周六、周日和节假日,建议在线购票。
每天的最后入场时间为当天闭馆时间前一小时。
不建议患有运动障碍、严重视力或听力缺陷、心脏病或肺病、幽闭恐惧症、迷失方向综合症(迷路炎、头晕等)的游客参观圆顶。 6 岁以下儿童不允许参观圆顶。
在夏季,圆顶参观的出发时间需视天气情况而定。
影响和意义
安托内利尖塔是19世纪全球最高的建筑物,也是世界最高的博物馆。
相关事件
父子接力
该建筑由十九世纪著名建筑师亚历山德罗•安托内利所设计,他受到雇用为以色列人设计一座新的寺庙,包括寺庙内的一所学校。1873年,安托内利决定为其增加一层,即所谓的“Tempietto(小塔)”,尖塔自此升高至90米。1873年,安托内利决定为其增加一层,即所谓的“Tempietto(小塔)”,尖塔自此升高至90米。建筑师安托内利在自己去世前不久,曾先后决定用一个五角星和一座描绘“有翼天使”的雕像来完成塔尖,这被视为萨伏依王朝的象征。工程后来由安托内利的儿子继续进行,并于1889年完工。
投射新年巨幅中国红
当地时间2024年2月10日及11日晚,意大利北部城市都灵在地标建筑安托内利尖塔顶上用灯光投射新年巨幅中国红“福”字,欢庆中国农历龙年,向广大旅意侨胞和都灵市民致以新春祝福。
参考资料
Mole Antonelliana .moleantonellianatorino.2024-02-12
畅享冬奥|冬奥会举办地掠影——都灵.北京市海淀区图书馆.2024-02-12
电影大爆炸---都灵国家电影博物馆.湖北工业大学意大利语中心.2024-02-12
L'illuminazione natalizia della Mole Antonellaina.moleantonellianatorino.2024-02-12
La Mole Antonelliana sarà spenta in segno di lutto per le vittime del Ponte Morandi.moleantonellianatorino.2024-02-12
La Mole Antonelliana a Pasqua, apertura straordinaria.moleantonellianatorino.2024-02-12
意大利的艺术瑰宝—皮埃蒙特大区 . 意大利驻华使馆.2024-02-12
安托内利尖塔——这里有世界上最高的博物馆_高清图集.新浪网.2024-02-12
揭秘意大利硬币背后的故事.沪江意大利语.2024-02-12
邂逅意大利.新浪微博.2024-02-12
Teobaldo Fenoglio di Settimo Torinese.moleantonellianatorino.2024-02-12
都灵:安托内利尖塔亮灯迎圣诞.新华社.2024-02-12
Mole Antonelliana, aperture straordinarie 2019.moleantonellianatorino.2024-02-12
镜头连中外 | 火树银花不夜天.光明网.2024-02-12
La mostra di Tim Burton alla Mole Antonelliana di Torino.moleantonellianatorino.2024-02-12
Gli orari della Mole Antonelliana, quando visitare la Mole.moleantonellianatorino.2024-02-12
意大利多地点亮“中国福”“中国红”.张家口新闻网.202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