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赵剑英

赵剑英

赵剑英,出生于浙江萧山。二级教授,哲学博士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

历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编辑室编辑、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2007年7月-2011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机关党委书记(2011年8月-2017年7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4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3年),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2010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党员(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先进个人(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青年(2000年)。

兼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出版协会理事,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理事,北京博士后基金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安徽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客座教授。

代表著作有《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时代的哲学回声——赵剑英学术自选集》,《论中国模式》,《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研究》等;代表论文有《论党的十九大报告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党的自我革命开创权力监督的新路》,《中国为何有坚定的制度自信》,《深刻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大历史观”》等。

个人履历

赵剑英,出生于浙江萧山。二级教授,哲学博士

1982年9月-1986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

1986年9月-1989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哲学硕士学位

1998年9月-2002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在职博士,获哲学博士学位

1989年7月-2007年7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编辑室编辑、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委办公室宣传处处长,新华社澳门分社政策研究室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2000年12月),副总编辑兼机关党委书记。

2007年7月-2011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

2011年8月-2017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机关党委书记

2020年9月15日,赵剑英前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进行调研。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二级教授。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学术兼职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

中国人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理事

北京博士后基金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武汉大学安徽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客座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辑出版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北京博士后基金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曾获荣誉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4年)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2013年)

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2010年)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党员(2016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先进个人(201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青年(2000年)

荣誉记录

2021年6月11日,入选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奖优秀出版人。

2021年7月29日,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表彰的优秀出版人物奖。

代表性成果

著作

1.《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

2.《时代的哲学回声——赵剑英学术自选集》,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3.《论中国模式》,主编之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4.《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成果),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

5.《百年追求——中国现代化方略的发展》,专著,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复兴中国——中共第三代对中国现代化的新追求》,专著,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7.《哲学的力量——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哲学》,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8.《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主编赵剑英、叶汝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0.《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主编赵剑英、俞吾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1.《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主编赵剑英、张异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8月版。

12.《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现代性建构》,主编赵剑英、庞元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8月版。

1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主编赵剑英、孙正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8月版。

14.《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阐释与创新》,主编赵剑英、陈宴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论文

1.《论党的十九大报告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载《哲学研究》,2018年第4期。

2.《党的自我革命开创权力监督的新路》,载《中国社会科学网》,2018年1月28日。

3.《中国为何有坚定的制度自信》,载《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1日。

4.《深刻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大历史观”》,载《深圳特区报》,2017年11月14日。

5.《中国制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制度保障》,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0月17日。

6.《在实践与理论的双重探索中推进理论创新——读\u003c思语迹:李铁映自选集\u003e》,载《哲学动态》,2017年第9期。

7.《中国道路的哲学观念》,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7月13日。

8.《论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理论创新》,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年第7期。

9.《对马克思主义全面而精辟的阐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述》,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7月28日。

10.《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涵》,载《哲学研究》,2014年第1期。

11.《整体性视域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2月31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2015年转载。

12.《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价值和伟大意义》,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9期。

1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观》,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5期。

14.《坚持生产力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统一——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蕴涵》,《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13期转载。

15.《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建构》,载《哲学研究》2005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9期全文转载。

16.《文化认同危机与建构社会基本价值观的紧迫性》,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2期。

17.《深刻变化的世界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6期全文转载。

18.《交往形态的新发展与当代社会的新特征》,载《哲学研究》2003年第11期;《光明日报》转摘。

19.《论人类实践形态的当代发展》,载《哲学研究》2002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等报刊转载。

20.《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载《哲学研究》,2001年第10期。

21.《从衰落走向复兴——中国现代化的百年追求与展望》,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年第2期。

22.《社会转型与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载《学海》(江苏省),2000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2000年转载。

23.《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1999年转载。

24.《哲学的力量——纪念真理标准问题讨论20周年》,载《人民日报》,1998年5月14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1998年转载。

25.《21世纪的中国哲学走向》,载《光明日报》,1998年5月1日。《新华文摘》1998年第10期全文转载。

26.《在冲突和变迁中探寻新的价值世界——当代中国青年心态及价值走向》,载《开放时代》,1995年第1期。《新华文摘》1995年第2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1995年转载。

27.《人文科学的地位和价值》,《光明日报》1994年6月15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转载。

28.《实践学:实践问题研究的新视野》,载《学术月刊》,1994年第4期。《新华文摘》1994年第7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1994年转载。

29.《浅谈当前的消极社会心态》,载《科技导报》,1994年第2期。

30.《实践活动中规范和创新的矛盾及其科学解决》,载《哲学研究》,1993年第11期。

31.《民主社会主义与批判理性主义》,与陈建涛合著,载《社会科学》,1993年第10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1993年转载。

32.《论实践逻辑》,载《学术月刊》,1992年第3期。

33.《从实践的合目的运行模式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载《求是学刊》,1992年第2期。获第一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1994年)。《新华文摘》1992年第7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1992年转载。

34.《试析实践活动运行机制》,载《哲学研究》,1989年第12期。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青年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1992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1989年转载。

35.《实践主体的思维方式与实践活动的运行》,载《哲学动态》,1989年第1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1989年转载。

36.《从价值批判到科学批判——马克思的价值批判方法与唯物史观的创立》,载《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2期。《新华文摘》1989年第5期摘要转载。

37.《论决策集团主体的思维效益》,载《社会科学》(上海市),1989年第1期。

38.《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的历史沉思》,与杨耕合著,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1988年转载。

39.《论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原则及其现实意义》,与李德顺合著,载《中州学刊》,1988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1988年转载。

40.《试论定量思维方法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载《国内哲学动态》,1986年第3期。

获奖情况

曾获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青年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第一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中国青年科技论坛三等奖、第二届“胡绳青年学术奖提名奖、中国社科院优秀决策信息情况报告类三等奖、中国社科院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一等奖、推动版权输出引进典型人物。

策划《理解中国》、《中国制度》、《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中社智库》等大型丛书,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取得良好反响。所策划的多种图书分获中国国家图书奖、中华优秀读物奖等。

曾获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的“2016年度推动版权输出引进典型人物“奖项。

课题研究

曾担任中宣部委托课题(2013年)“如何加强和改进对外文化交流,扎实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负责人,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个人)“人类实践形态的当代发展研究”(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2003年B类)“当代社会形态研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2003年)“文化先进性与政党先进性”、中国社科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中心资助课题“党的建设与私营企业的发展”(2003年)等项目,参与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在当代的发展”等课题的研究工作。

人物活动

2019年3月,参与并主讲第三十次长安街读书会:坚持底线思维,防范金融风险。

2022年2月26日,参加的“新时代的中国学术出版暨《思想的表达与传播——学术出版的本质及其实践》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参考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一行到历史学院调研.北京师范大学新闻网.2022-01-15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领导团队介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官网.2018-11-0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新华网-今日头条.2023-01-18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入选获奖名单公示.头条.2021-06-13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名单发布--新闻--中国作家网.中国作家网.2021-08-03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2022-01-15

长安街读书会举行"坚持底线思维 防范金融风险"读书学习活动.中国文明网-中央宣传部.2019-03-23

赵剑英新著《思想的表达与传播》:展望新时代的中国学术出版.今日头条.2022-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