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巨嘴鸟属
绿巨嘴鸟属,拉丁名为Aulacorhynchus,是鸟纲的一种属。它是中小型攀禽,外形略似犀鸟科,主要分布于中美洲等地。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绿巨嘴鸟属
【拉丁学名】Aulacorhynchus
【科属分类】鸟纲、鴷形目、巨嘴鸟科、绿巨嘴鸟属
外形特征
绿巨嘴鸟属的鸟类属于中小型攀禽,外形略似犀鸟,喙极大,但重量较轻,嘴边缘有锯齿。体羽以绿色为主。绿巨嘴鸟属的嘴尽管很大,但是重量还不足30克。嘴骨构造很特别,它不是一个致密的实体,外面是一层簿壳,中间贯穿着极细纤维,多孔的海绵状组织,充满空气,因此,它丝毫感觉不到沉重的压力。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
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共和国、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共和国、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与多巴哥岛等国家和地区),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合作共和国、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马尔维纳斯群岛))
生活习性
鸣声通常为一连串冗长而不入调的喉音,类似蛙叫和狗吠,以及干涩的卡嗒卡嗒声,亦为最喧闹的森林鸟。它们大部分居于海拔1,000~3,600米的冷山林中,也有少数种类部分栖息于低地暖林。秘鲁中部的黄额巨嘴鸟为濒危种。喜栖于树梢带。绿巨嘴鸟种类会在朽树上凿洞穴,其巢筑在高高的树洞内。双亲共同照看雏鸟,但夜间没有明确的哪一方负责看雏。大的排泄物和残留物会用喙啄出巢,巢保持得相当整洁。吃东西时总是先用嘴尖把食物啄住,然后仰起脖子,把食物向上抛起,再张开大嘴,准确地将食物接入喉咙里,而不必经过那很长的大嘴,把时间花在“吞”的过程中。杂食性,以果实、种子和昆虫为食,有时也掠夺小鸟的巢穴,吃掉卵和雏鸟。
生长繁殖
绿巨嘴鸟属的鸟以树洞为巢。—次生2-4枚蛋。光滑白蛋即堆于未衬里的穴中,大约16天孵化;孵出的雏鸟全身赤裸,
至少须经3个星期才能睁眼,孵后约45天开始过自己的生活。
绿巨嘴鸟属品种
蓝斑巨嘴鸟Aulacorhynchus coeruleicinctis
栗斑巨嘴鸟Aulacorhynchus derbianus
绯腰巨嘴鸟Aulacorhynchus haematopygus
黄额巨嘴鸟Aulacorhynchus huallagae
绿巨嘴鸟Aulacorhynchus prasinus
沟嘴巨嘴鸟Aulacorhynchus sulc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