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国航天日

中国航天日

中国航天日(英文名:Space Day of China)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计划设立的一个纪念日。于每年的4月24日举办。设立中国航天日是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激励中华儿女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迫切需要。

2009年,在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上,梁小虹就首次提出了《关于设立“中华航天节”的提案》。2013年4月,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期间,政协科协界委员提议设立“中国航天日”,并向大会提交了提案。2014年1月4日,梁小虹关于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提案召开专题座谈会,会上讨论并提出3个备选日期:会议决定正式启动“中国航天日”的设立程序并上报国务院。2016年3月8日,国务院回复同意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首个中国航天日以“中国梦,航天梦”为主题。

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唱响“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节日由来

1970年4月24日,经过广大参研参试人员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作为“两弹一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以此为标志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唱响“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发展历史

2007年10月8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北京宣布,自今年开始,将每年的十月八日确立为“航天日”,以促进全社会更多了解和关注航天,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在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一院党委原书记梁小虹就首次提出了《关于设立“中华航天节”的提案》。梁小虹委员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作为航天大国之一,应该设立“航天日”,这不是航天人自己的节日,而是全国人民的节日。通过这一节日的设立,向全民普及科学知识,形成崇尚科学、崇尚创新、崇尚探索的社会风气,尤其激发广大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和求知,激起他们科学探索的热情。

2013年4月,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期间,政协科协界委员提议设立“中国航天日”,并向大会提交了提案。8月,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提案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答复,由国防科工局积极推动开展此项工作。12月25日,由国防科工局牵头,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航天系统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的院士、专家20余人,对“中国航天日”的具体日期进行了讨论,并决定正式启动“中国航天日”的设立程序并上报国务院。2014年1月4日,国防科技工业局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党委书记梁小虹关于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提案召开专题座谈会,会上讨论并提出3个备选日期:会议决定正式启动“中国航天日”的设立程序并上报国务院。2016年3月8日,国务院回复同意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历届活动

第一届

参考资料:

第二届

参考资料:

第三届

参考资料:

第四届

参考资料:

第五届

参考资料:

第六届

参考资料:

第七届

参考资料:

第八届

参考资料:

第九届

参考资料:

第十届

2025年4月17日,国家航天局召开2025年“中国航天日”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25“中国航天日”预告片。4月23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发言人介绍,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选择4月24日为发射窗口,时间恰逢第十个“中国航天日”,给这次任务增添了新的承载和特殊意义。

设立目的

中国航天日,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计划设立的一个纪念日。设立“中国航天日”,就是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旨在宣传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唱响“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社会意义

第一,把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作为开创性、奠基性的事件设为“中国航天日”,具有代表性和纪念性意义。

第二,有利于凝聚中国的力量。我们把航天梦助力中国梦的实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汇集中国力量。设立“中国航天日”有利于传承航天精神,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笔财富,我们有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设立这个日子,有利于接续上述精神,使之发扬光大。

第三,有利于培植创新文化。中国航天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主创新史,因为关键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要靠我们自己。所以我走出了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这条道路。

第四,有利于促进开放共享。航天工程是个大工程,是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国际合作,探索宇宙奥秘,造福人类,为人类增进福祉,需要各国共同努力,特别是大国。

衍生文化

2022年4月21日,香港邮政发售以“中国航天发展”为题发行一张邮票小型张及套摺,纪念国家航天发展的卓越成就。

中国航天史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规划"三步走"发展战略,从中国人上太空到建立中国空间站,中国载人航天的宏伟画卷开始铺陈。1999年11月,长征二号F火箭搭载着,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向太空,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之后,中国仅用2年时间就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飞船、神州三号、神州四号3艘无人飞船,为载人航天做好了准备。2003年10月,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一飞冲天,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5年10月,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费俊龙、聂海胜进入太空,携手顺利完成多人多天载人飞行。2008年9月,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搭乘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翟志刚的成功出舱迈开中国人的第一个"太空步"。2011年9月,天宫一号抵达太空。2011年11月,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现交会对接,中国空间站对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2012年6月,神舟九号乘组入驻天宫一号,刘洋成为中国首位女航天员。2016年9月,天宫二号发射成功。天宫二号在轨期间开展了60余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10月,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2021年4月,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落户"于中国空间站核心位置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2022年6月,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轨飞行的183天时间里,航天员陈冬蔡旭哲、刘洋完成了三次出舱任务。2022年,问天、梦天实验舱相继发射成功天和+问天+梦天,三舱合"T"成功。11月,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顺利完成太空"会师"。

2023年4月24日,在安徽合肥举行的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宣布,计划搭载鹊桥二号中继星任务发射的两颗鹊桥通导技术试验卫星分别正式命名为“天都一号”“天都二号”。鹊桥中继卫星二号中继星计划于2024年发射,作为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公共中继星平台,将为嫦娥四号探测器、六号、七号、八号任务提供中继通信服务。

2024年,中国累计发射运载火箭68次,创历史新高;嫦娥六号探测器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载人航天任务刷新纪录,天舟七号、八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十九号载人飞船任务取得成功;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投入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首飞;成功回收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着力推动空间新技术发展和应用;“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数据面向全球公布,为国际科学界提供了地球物理学空间数据资源;中法天文卫星成功捕捉到多个伽马射线暴;大气环境监测卫星与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正式投入使用。

相关事件

2024年3月11日,“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征集AIGC创作平台通道正式开启,这是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首次设立AI赛道,航天爱好者可通过大模型快速生成海报,为设计和创意提效。

参考资料

中国航天日 | 格物致知,叩问苍穹.温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2024-03-23

第八个中国航天日.澎湃.2024-03-23

迎来首个中国航天日,一起来长知识~.微信公众平台.2024-03-23

【科普】中国航天日.微信公众平台.2024-03-23

“中国航天日”正式设立 商业航天的路往哪儿走?.光明新闻.2024-03-23

节日节气 | 4月24日 中国航天日.微信公众平台.2024-03-23

我们的“中国航天日”!.澎湃新闻.2024-03-23

中国自今年开始将每年十月八日确立为“航天日”.中国新闻网.2024-03-23

北京航天城举行学生开放日等活动庆祝首个“中国航天日”.红网.2024-03-23

中国航天日.微信公众平台.2024-03-23

4.24中国航天日—航天创造美好生活.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2024-03-23

中国载人航天庆祝第三个“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暨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会颁奖大会在京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24-03-23

中国载人航天庆祝第四个“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在京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24-03-23

2021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在南京开幕.中新社.2024-03-23

2022年中国航天日主题为航天点亮梦想,将举办200余项活动.新京报.2024-03-23

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暨中国航天大会在合肥开幕.中国政府网.2024-03-23

首次设立AI赛道,中国航天日海报AIGC创作平台启动.中国日报.2024-03-23

国家航天局:去年累计发射运载火箭68次创历史新高,今年任务仍密集实施.今日头条.2025-04-18

仪式感拉满!神二十发射日遇上“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5周年纪念日.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4-23

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将在上海举行.中国政府网.2025-04-18

更多资讯请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3-23

逐梦星辰!一图回顾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央视新闻.2024-03-23

“天都一号”和“天都二号”卫星命名正式发布.新华网.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