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摩崖造像

摩崖造像

摩崖造像是指在山崖上刮摩,或在石头上刻画出的佛教造像。

中国摩崖造像于秦汉时期开始萌芽,整体发展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至东汉经历第一次高潮,形制开始定型。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道教兴起,摩崖造像发展第二次高潮来临开始向中国各地传播。晚唐以后,中国北方的开窟造像活动逐渐衰落,巴蜀地区的石窟开凿和摩崖造像则日益兴盛,并独具四川特色。截至2024年8月19日,中国共有摩崖造像3831处。

摩崖造像是以石刻为主要内容的佛教造像,特点是或置于露天或位于浅龛中,多数情况以群组形式出现,有时与石窟并存。摩崖造像艺术是发掘整理各个朝代文化遗产,继承研究建筑、镌刻、绘画艺术的重要历史凭证。

历史沿革

萌芽

摩崖造像是随着佛教的发展,为了把佛的形象造得更大而产生的。摩崖造像没有与崖壁相连的窟顶与窟门,为保护造像特意修建多层的木构楼阁、殿堂。中国摩崖造像于秦汉时期开始萌芽,整体发展由西向东、由北向南。

发展

至东汉经历第一次高潮,形制开始定型。东汉时期,摩崖造像开始出现在江苏连云港孔望山。1980年8月,连云港市博物馆联合中央美术学院、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等机构进行联合调查并于次年发布结果,认为摩崖造像是东汉时期佛、道教造像群,约雕凿于东汉桓帝、灵帝时期。在1981年的《调查报告》中,孔望山摩崖造像群共标有105个造像,刻在东西长17米、高8米的山崖。 2010 年调查报告显示孔望山摩崖造像群共有造像92尊,编号X1-X92。两次实地调査相隔近30年,1980年部分仍能模糊辨认的造像至2010年已严重风蚀不可察,故在调查研究中将其剔除。四川地区的造像历史可以追溯至汉代,南北朝时期逐渐成熟。

隋唐时期,济南摩崖遣像的开凿时间,从隋代初年到唐代中后期,前后持续了280年左右。玉函山造像群有摩崖造像百余尊,有题记16则(其中较清晰的题记8则),开凿年代始于隋开皇四年(584年),止于隋开皇二十年(601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代摩崖造像群之一。千佛山造像的开凿时间从隋开皇元年(581年)始到隋开皇二十年(601年)止,前后历20年。东佛峪造像有隋开皇七年(587年)和唐乾元三年(760年)题记及唐开成二年(837年)石碑。柳埠千佛崖造像,共有造像二百余尊,题记43则,时间在唐高祖武德(618~626)至唐睿宗文明年间(684年)前后60余年,也就是唐朝建国之初的60余年间。另外还有灵岩寺唐大中八年(854年)造像,以及王泉摩崖造像等。

晚唐以后,中国北方的开窟造像活动逐渐衰落,巴蜀地区的石窟开凿和摩崖造像则日益兴盛,并独具四川特色。截至2020年8月,四川地区已知的古代石窟和摩崖造像约有6000处,它们主要分布在与古道相连的山间河谷,尤其是嘉陵江、沱江及岷江三江流域,并形成了广元、巴中、乐山和安岳几个中心地区。元末,弹子石摩崖造像的大佛造像开凿,佛。五尊佛造像开凿于明代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中央为三佛并坐,左、右各雕一弟子。明正德九年(1514年),清凉洞摩崖造像开凿。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清凉洞摩崖造像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至2024年8月19日,中国共有摩崖造像3831处。

分布地区

摩崖造像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江苏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雕凿于东汉,是中国最早的石窟艺术雕刻。现存造像多以释迦牟尼的本生故事为主题,有涅槃图、宴饮图、立佛像、坐佛像、供养人像等。四川的广元千佛崖和皇泽寺、巴中南龛、安岳卧佛院,重庆的大足北山和宝顶山摩崖造像都雕凿于唐宋时期。

相关文化

佛教文化

中国摩崖石刻中数量最多的就是佛教摩崖石刻,它们既是记录佛教中国化漫长千年历程的“有生命的石头”,同时又是举世公认的中国文化艺术瑰宝。中国的佛教摩崖石刻,包括石刻佛像、石刻佛经文句和石刻佛教名号。在山东众多的佛教摩崖石刻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泰山经石峪的《金刚经》石刻,刻的是鸠摩罗什(343-413)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即通行本《金刚经》)之前16章,也就是从“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至“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原文有2998字,现存1382字(含尚有痕迹者),个个字大如斗,一尺见方,有“榜书之宗”的美誉。

南北朝时期,以泰山为中心的山东多地出现了大量摩崖石刻佛经,绝大部分都与《金刚经》义理相同亦即谈论“空观”的般若类经典,如徂徕山的《摩诃般若经》石刻和《文殊般若经》石刻、峄山的《文殊般若经》石刻、尖山的《思益经》石刻和《文殊般若经》石刻等。除了这些摩崖刻经,还有意在昭示“空观”的摩崖题名,如“文殊般若”“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大空王佛”等。此外,泰山周边还有许多般若类经典的碑刻,如曲阜胜果寺的《金刚经》碑、兖州泗河和汶上水牛山的《文殊般若经》碑等。尤为重要的是,在洪顶山的《法洪铭赞》石刻,内容是印度僧人释法洪来到山东弘扬“空”观。

主要摩崖造像

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

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西南7公里处的汾河东岸山崖上,山势南北走向,像分布于长34米、高约12米的崖面,分布面积约300平方米。造像中部以北保存较南部好,北部以体型高大的倚坐佛为主尊,周围分布约110龛,存在避让、打破、借用关系。同时,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共发现20处题记,大多保存较差,时代集中在唐开元年间至天宝年间,较早的题记时代为开元二年、开元五年、开元十一年,天宝年间有天宝三载、天宝十四载,最晚的题记时代为明正德三年。题记涉及人名、官名、地名、佛(菩萨)名称等。另外,霍州千佛崖至少有五处线刻图案,位置比较集中分布在崖壁中部及偏下,保存极差,图案内容均为礼佛供养人,有男有女,手执莲蕾、行炉,多行跪坐、胡跪之礼。

清凉洞摩崖造像

清凉洞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马岭镇平清村七社鹤盘山半山腰处的清凉洞崖壁上,摩崖造像群长约20m,高4~5m,面朝东,沿红砂岩岩壁自南向西北依次排列有42处佛龛计222尊造像。清凉洞摩崖造像佛龛均为拱形龛,佛龛规模大小不一,其中29~31号为主龛,形态一致,高2.5m,宽1.55m,龛内分别雕刻单尊座式佛像,佛像高1.3m,肩宽0.6m,是清凉洞规模最大的艺术作品;相反,17号龛小巧玲珑,龛高0.1m,宽约0.07m。

弹子石摩崖造像

弹子石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街道集翠村1号,根据文物相关档案记录,弹子石摩崖造像主要由大佛造像、五佛造像和五佛殿组成。大佛造像开凿于元末,高7.5米,左、右二弟子高2.3米,佛像面对长江,背依山崖,面像方圆,表情庄重而敦厚。五尊佛造像开凿于明代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中央为三佛并坐,左、右各雕一弟子。五佛殿兴建于清代,建筑面积290平方米,占地面积145平方米,主体建筑标高187米,高差11米。

佛沟摩崖造像

方城佛沟摩崖造像,位于河南省方城县县城东南60公里小史店镇东南8公里姚林村南桐柏山余脉香山之半山腰处。佛沟摩崖造像主要分布在两块巨大的天然巨石上,两石南北相距约30厘米,南石高360厘米,宽270厘米,厚150厘米。四壁环刻造像18龛66尊。

药王山摩崖造像

药王山摩崖造像位于显化台太玄洞以东约500米处南崖半山腰,摩崖高五米,宽21米,石碑自然裂成三块,按开凿时间分东、中、西三区。崖面上共有25龛,大小佛造像现存41尊。其窟崖外观建筑在明万历至崇祯年间(1573至1644年)乃“易殿为洞”。《五台山图记碑》中把摩崖区也划成了三孔窑洞,但没有屋顶,其上方有“仙姑洞”和“左公祠”。十大名医殿内的清代壁画《五台山图》中的摩崖区也是三孔窑洞,上旁有“王母宫”,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重修石佛洞碑记》载“再次重修石洞数间”。1961年3月4日,药王山石刻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文革中摩崖造像区文物保护相对较好,但其周围的小庙宇全部拆毁。1988年前摩崖区外观为七孔窑洞,编号为1至7窟。同年七孔窑洞被拆除,盖成窟前挑檐大殿堂,把摩崖造像统一露了出来,是为现在摩崖保护现状。

温塘摩崖造像

温塘摩崖造像位于河南陕县温塘村南山阴的石壁上,距三门峡市区15公里。有造像36尊,龛6处。据造像风格和题铭文字看,此几处石窟开凿时间不一,有洛阳龙门石窟的风格。 ​​​

大足石刻妙高山摩崖造像

妙高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季家镇曙光村,开凿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 年)。妙高山摩崖造像崖壁长35米,高13米,共有8个窟龛。造像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主要有阿弥陀佛、释迦孔子老子三圣、西方三圣、十圣观音、十六罗汉、水月观音等。

主要特色

摩崖造像是以石刻为主要内容的佛教造像,特点是或置于露天或位于浅龛中,多数情况以群组形式出现,有时与石窟并存。四川石窟及摩崖造像题材广泛,有佛教造像、道教造像、儒家造像、民间诸神造像等,但以佛教造像为主,一般表现为一佛两弟子二菩萨。此外,四川地区对于佛教造像的表现技艺也极为丰富,四川石窟及摩崖造像表现技法多样,常见的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镂空雕、线刻等。

文物保护

2016年,弹子石摩崖造像与大足石刻宝顶山卧佛、小佛湾一同被纳入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的“川渝地区石窟及石刻保护专项试点项目”,并作为川渝石窟砂岩风化病害治理技术的示范项目;2017年,南岸区对该修缮工程进行实质性启动,通过前期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沟通协调,开展了石质文物灌浆修复材料试验、危岩体病害调查等前期准备工作,为后续的文物本体修缮工作夯实了基础。2020年6月19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弹子石摩崖造像保护修缮工程正式启动。本次修缮重点实施文物核心保护区岩体稳定加固、五佛殿古建筑修缮、元代大佛造像及明代五佛造像文物本体修缮保护等。另外,后期还开展佛龛修缮、环境整治、安全消防和防雷、保护性设施建设工作。

2024年7月4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足石刻妙高山摩崖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开展。文保单位在宽35米、高23米的崖壁上进行作业,对影响石刻造像长久保存的诸多病害进行治理,工程实施面积达2400平方米。此外,崖顶的面流水和各龛窟窟内的裂隙渗水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水害加速了文物的风化;另一方面,其携带的泥质形成污染物,也会对石刻造像造成损害。因此,此次保护工程将重点围绕危岩体治理和水害治理来开展工作。

价值意义

历史价值

通过摩崖造像艺术,可以反映出人们生存在战乱频繁的封建社会里,只好把希望和追求寄托在祈求信仰神佛保佑和因果报应上。同时摩崖造像艺术是发掘整理各个朝代文化遗产,继承研究建筑、镌刻、绘画艺术的重要历史凭证。

艺术价值

造像有着强烈的时代气息,使人们观后产生,对悠久历史的追忆,对设计者和雕刻艺术匠人的丰富联想。虽说从宗教本质上看,它是一曲封建盛世虚幻的颂歌,但这支颂歌却奏出了中国佛教雕刻文化艺术的最强音,它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佛教雕刻文化艺术,给现代م雕刻艺术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所获荣誉

相关事件

2023年11月,四川巴中南江县一处开凿于北魏晚期、距今1400多年的摩崖造像,被当地村民以“给菩萨穿衣还愿”为由涂色,以致面目全非。11月15日,南江县发布通报表示,当地已组织文物专家对造像进行查勘,研究制定保护修复方案,并对现场增加了保护措施,公安机关也正依法开展调查。

2022年8月,由于连日来长江水位回落,重庆巴南区双河口镇五台村附近常年淹没在江水中的佛爷梁岛礁露出江面,岛礁礁石最高处发现3龛摩崖造像,初步确定为明清时期建造,有近600年历史。

2024年8月20日上午10时,首个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游戏里的所有古建筑风貌,全部来自于中国各地名胜古迹的实景,通过一比一的参考还原。其中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石羊镇顶新社区虎头山巅的的摩崖石刻造像中的毗卢遮那佛像正是游戏中的原型之一。此外,在游戏放出的实机演示资料视频中,一处佛教造像场景也取自安岳县大云山千佛寨摩崖石刻。

参考资料

山西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揭示晋南唐代佛教传播价值.百家号.2024-08-22

叙永县清凉洞摩崖造像的研究与保护初探.三亚市博物馆.2024-08-22

中原佛教南传之路上的重要遗存.河南博物院.2024-08-22

药王山摩崖造像与孙思邈.铜川市人民政府.2024-08-22

国际博物馆日——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川渝分中心带你了解天府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平台.2024-08-22

央广网评:千年摩崖造像遭涂抹,“野生文物”的保护该加强了.澎湃新闻.2024-08-22

国家文物局:中国重要石窟寺重大险情基本消除.中国政府网.2024-08-22

四川地区石窟与摩崖造像.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2024-08-22

清凉洞摩崖造像.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4-08-22

东西问丨陈坚:泰山上的《金刚经》摩崖石刻如何体现佛教中国化?.百家号.2024-08-22

你知道吗?三门峡有个龙门石窟.新浪微博.2024-08-22

北山摩崖造像.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2024-08-22

石刻摩崖造像是重庆少有的国保级石刻造像 明年6月完工.百家号.2024-08-22

大足石刻妙高山摩崖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进展顺利.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2024-08-22

2021年度山西重要考古发现揭晓,太原两项考古发现入选.百家号.2024-08-22

重庆巴南发现明清摩崖造像 距今近600年.今日头条-光明网.2022-08-14

首个国产3A游戏引爆全网!揭秘《黑神话:悟空》取景地四川安岳石刻.今日头条.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