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龙桥
护龙桥,又称“卧床桥”或“古卧床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单孔石桥。根据光绪《慈溪县志》的记载,该桥最初建于宋代,起初为泥土桥,后来改建为石桥。桥长11米,宽2.5米,桥面上铺设了四块条石。1982年5月,被慈溪市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护龙桥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宋代,最初的形态是一座泥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桥经历了多次修建和维护。爱新觉罗·旻宁六年(1826年),当地黄氏族人为其进行了重建工作。到了光绪三年(1877年),再次进行了重修工程。这些历史事件都记录在光绪《慈溪县志》中。
位置及特征
护龙桥位于慈溪市中部的掌起镇古窑浦旁的黄家村,跨越快船江。桥身由石头建造,具有典型的单孔设计。桥面平整,由四块条石构成,两侧设有栏板和望柱。望柱顶部光滑,呈现方形形状。桥两端的台阶采用八字形布局,共有八个阶梯。桥的东侧栏杆上刻有“古卧床桥”的字样,而西侧则题写着“护龙桥”。桥门柱顶上的栏杆下方装饰着一对栩栩如生的龙首铜像雕塑。桥的两侧还分别刻有对联,东侧的对联为“地接渭川是名贤故里,堤连上闸沔古浦清流”,西侧的对联则是“看烟景波光不殊往昔,想流风余韵直至于今”。
文物保护
1982年5月,护龙桥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被慈溪市人民政府认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古卧床桥.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网.2024-08-29
慈溪人不太知道的地名大全,你知道几个?.微信公众平台.2024-08-29
慈溪古桥系列第二辑.百家号.202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