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会战
豫南会战是1941年中国第5战区军队在河南南部抗击日军的一次作战。
1941年1月,为再次打击中国第5战区主力,打通平汉路,日军第11集团军和日军中国派遣军分别抽调兵力,由第11集团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统一指挥进攻豫南。中国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18个军共14万余人组织防御。1月24日至25日,日军分三路相继沿京汉铁路及两侧向北进攻。同时,皖北、豫东日军分别向涡阳县、黄泛区进攻策应豫南战役。1月27日,日军进至汝南县、驻马店市、沙河店、春水一线。第5战区伺机发动反击。1月29日,日军中央兵团至遂平,但却扑空,而左、右两兵团遭第5战区第13军、第85军重创。为挽救两翼危局,日军于1月31日变更部署,中央兵团企图与左右兵团分别夹击第13军和第85军,但再次扑空。1月29日,第84军收复正阳县,并尾随日军右兵团之后。2月2日,日军因连日苦战疲惫不堪且后方交通线被割断而开始回撤。2月4日,日军攻占南阳市,并企图与由舞阳经象河关南撤之中央兵团夹击第2集团军主力,但未得逞。2月7日,日军撤回信阳附近,战局恢复原态势,豫南会战结束。
豫南会战共毙伤日军9000余人,以侵华日军失败中国军队胜利而告结束。豫南会战的胜利大大增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信心,体现了中国军民团结的伟大力量,有力地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
作战经过
1941年1月,为再次打击中国第5战区主力,打通平汉路,日军第11集团军抽调其第3师、第40师主力及第4师、第13师、第14师、第34师、第39师各一部,中国派遣军由京沪地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集团军抽调第17师主力及第15师一部,并由第11集团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统一指挥进攻豫南。中国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18个军共14万余人组织防御,决定在平汉路正面配置一部兵力,主力则置于日军进攻路线之两侧,保持机动,准备于日军向汝南县、堰城、舞阳分路北进时,即向日军侧背攻击而歼灭之。
1941年1月24日至25日,日军分三路相继沿京汉铁路及两侧向北进攻;左兵团第3师附第4师一部由小林店向高邑县、春水、舞阳县方向进攻;中央兵团第17师主力附第15师一部由明港镇沿平汉路向西平进攻;右兵团第40师主力附第13师、第34师、第39师各一部由正阳向汝南上蔡方向进攻。同时,皖北、豫东日军分别向涡阳县、黄泛区进攻策应豫南战役。
1941年1月27日,日军进至汝南县、驻马店市、沙河店、春水一线。第5战区乘敌分散、疲惫之机发动反击,令第13军向象河关侧击,第85军向上蔡县附近侧击,第68军向象河关以南日军尾随袭击,第55军由南阳向唐河方向推进,第59军由城向南阳推进。
1941年1月29日,日军中央兵团至遂平县,但却扑空,而左、右两兵团遭第5战区第13军、第85军重创。为挽救两翼危局,日军于1月31日变更部署,将中央兵团分向两翼迂回,企图与右兵团在汝南夹击第85军,与左兵团在舞阳县夹击第13军。第85、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集团军迅即先机转移,日军再次扑空。此时,第29、第55、第59、第68军分由泌阳县、唐河及其以北地区向舞阳方向袭击日军侧背。1月29日,第84军收复正阳县,并尾随日军右兵团之后。2月2日,日军因连日苦战疲惫不堪,而且后方交通线被割断,于是开始回撤,之后从舞阳撤出。
1941年2月4日,日军攻占南阳市,并由南阳向唐河、泌阳方向迂回,企图与由舞阳经象河关南撤之中央兵团夹击第2集团军主力,但未得逞。2月7日,日军撤回信阳附近,战局恢复原态势,豫南会战结束。
战争结果
豫南会战共毙伤日军9000余人。
战争影响
豫南会战以侵华日军失败中国军队胜利而告结束。豫南会战的胜利大大增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信心,体现了中国军民团结的伟大力量,有力地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
主要人物简介
李宗仁
李宗仁(1891-1969),近代政治家。字德邻,桂林人。早年就读于广西陆军小学堂、广西陆军速成学校。宣统二年(1910)加入同盟会。民国五年(1916)入桂军,参加护国战争、护法战争。民国十一年(1922),李宗仁任广西自治军第二路总司令,后改为定桂军,联合黄绍竑、白崇禧,组成定桂讨贼联军,任总指挥,先后消灭旧桂系陆荣廷、沈鸿英部,击退云南省军阀唐继尧部,统一广西,成为新桂系首领。十五年(1926),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李宗仁任军长,参加北伐战争。十六年(1927)后,他历任国民党政府第三路军总指挥西征军总指挥、第四集团军总司令等职。蒋桂战争中败北,出走香港,旋返桂,出兵湖南策应冯玉祥、阎锡山反蒋作战,受挫撤回广西。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宗仁先后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汉中行营主任,指挥徐州会战。在台儿庄会战中,歼灭日军万余人,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热忱。抗战胜利后,李宗仁任北平行辕主任国民党政府副总统。三十八年(1949)1月,蒋介石引退后,他任代总统。他在解放前夕去美国,1965年回国。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在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