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丘亚人
克丘亚人(Quechuans),又称奇楚亚人,是南美印第安人的一支。主要分布在秘鲁、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等地,同时也存在于阿根廷、智利和哥伦比亚。他们属于蒙古人种印第安类型,历史上曾是印加帝国的一部分。16世纪起,克丘亚人长期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经历了土地被剥夺和传统文化中断的过程。直到19世纪,多个操克丘亚语的部落最终融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他们使用克丘亚语,这是一种用拉丁字母拼写的语言,并且保留了一些原始信仰。克丘亚人以父系氏族为单位组成村社,实行劳动互助。他们的主要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和畜牧业,种植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并修建了梯田和灌溉系统。此外,他们还饲养骆马、绵羊等动物。克丘亚人擅长石雕建筑,并建造了公路网和吊桥。他们的手工业如毛纺织、染色、制陶、木刻、石雕、银饰、编织等也较为发达。现代社会中,克丘亚人多为佃农、雇农,或在工矿企业工作。
自然地理
克丘亚人主要居住在安地斯山脉中部,这一区域地形多样,既有适宜畜牧业的肥沃土壤和充足水源,也有贫瘠的山区。南美洲气候温和湿润,夏季降雨丰富,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克丘亚人所在的地区四季如春,气温变化小,大陆性特征不明显。
历史沿革
印加帝国时期
克丘亚人的先祖最初生活在秘鲁高原,随后迁移到库斯科,建立了库斯科王国,并在1438年至1533年间通过武力征服和和平同化等方式,扩大了领土,形成了庞大的印加帝国。印加帝国的疆域覆盖了今天的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的部分地区。印加帝国的君主被视为“太阳的儿子”。
西班牙殖民时期
1526年,西班牙征服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发现印加帝国。1529年,印加帝国因内乱而实力削弱。1533年,西班牙人击败印加帝国,结束了印加帝国的历史。殖民者实施了一系列压迫措施,包括强制劳动和掠夺资源,导致印加帝国的衰亡。
独立前期
南美洲人民在18世纪后期开始了长期的抗争运动,最终在1810年开始的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中推翻了殖民统治,建立了新的民族国家。
参考资料
克丘亚人|安第斯山脉的编织者 .搜狐.2024-08-07
今天是智利的法定假期,10个原住民族的国庆节.巴西华人网.2024-08-07
在深圳南山博物馆感受印加文明.人民网.202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