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杆子
索罗杆子,又称神竿、得胜杆、祖宗杆、妈妈杆,是满族家庭院内常年的祭祀杆子。这种杆子长约六至七尺,顶部有一个木斗,里面放置五谷和其他食物,用于祭祀乌鸦。这一习俗据说是由老罕王努尔哈赤传承下来的。
形态特征
索罗杆子是一根笔直的木质杆子,通常选择碗口粗细、一丈多长的树干制作而成。杆子去除了所有的枝杈和树皮,顶端被削成逐渐变尖的形状,并套上一只空底的锡碗,使其固定在一尺多高的位置。底部则立在一个大约两尺高的石座上。
传说起源
满族民间传说,索罗杆最初是老罕王努尔哈赤年轻时上山采参使用的“索拔棍”,而竿座下的三块“神石”则是他采参打猎时烧饭用的“支锅石”。在满族家祭中,索罗杆被用于祭天还愿,以感谢天神的赐福和保佑。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辽金时期的女真人的传统。
祭祀仪式
杆子的准备
在祭祀之前,旧的索罗杆会从座上取下,如果需要更换新的杆子,则可以直接进行。杀猪后,将杆头蘸猪血,再把猪喉骨套在杆尖上。在锡碗里装上碎肉、下水、米谷等,然后将杆在座上立牢,再举行下面的仪式。一些地区的人们会在杆子上绑上碎肉、下水等,而不设置锡碗。
室内外祭祀
祭祀过程中,男子在室外行礼,女子在屋里行礼。仪式由萨满或男性族长主持,家族通常有自己的满语祭文。在院子里,主妇会向外撒三次米,同时将肉和米饭摆在杆前的案几上。献神仪式结束后,肉和饭会被倒入院内的大锅中,煮成“小肉饭”。
特殊仪式
在某些地区,大祭的第三天被称为“祈福”或“换索”,期间会将“索绳”拴在室内西墙南侧的扬手架上,另一端则拴在院内的“神树”上。这棵树通常是临时砍来的柳树枝干,有时也会使用榆树。
社交礼仪
在祭祀期间,村里的异姓人或者路人可以在索罗杆前磕头,随后进入院子享用肉食。离开时,他们不需要向主人道谢,只需向杆子叩头即可。这是因为这些食物被认为是“天神”所赐。
生活禁忌
由于索罗杆被视为满族家庭的神圣物品,日常生活中对其有着特殊的尊重。人们不会在其周围倾倒污水污物,也不允许踩踏、坐在或踢打竿座。此外,在神竿下不得说脏话,以免受到“天神”的惩罚。
参考资料
索罗杆子.有道.2024-10-30
索罗杆子.有道.2024-10-30
《索罗杆子》.便民查询网.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