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炎亮
吴炎亮, 1967年11月14日出生于辽宁省北镇市,1986年至1990年在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博物馆学专业学习,1990年6月毕业到辽宁省文化厅工作。2002年考入吉林大学考古学系考古学专业攻读研究生,2005年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个人履历
1990年6月—2001年1月,历任辽宁省文化厅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现辽宁省文化厅文物保护处)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期间,1990年12月—1992年11月,下派在北镇市文物管理所工作,参加了北镇高起辽墓、义县向阳岭遗址发掘。
2001年1月--2003年4月,任辽宁省文化厅办公室副主任、党组秘书。
2003年4月—2006年12月,任辽宁省文化厅文物保护处副处长。期间,2003年4月—9月,参加了辽宁省“一宫三陵”、五女山山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2006年12月—2012年12月,任辽宁省文化厅文物保护处处长。
2013年1月,任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自1990年起,除从事文物行政管理工作外,主要完成了以下业务研究工作:
2003年4月—9月,主持了五女山山城史迹博物馆基本陈列内容设计、形式设计及布展工程,该陈列被评为辽宁省精品展览。
2005年4月,撰写的硕士论文《朝阳隋唐墓葬研究》通过答辩,获硕士学位。
2007年5月—2010年12月,兼任辽宁省长城资源调查项目办公室主任,主持全省燕秦、汉、北齐、辽、明各时代长城资源调查工作。
2008年—2011年,兼任辽宁省文化厅农安古塔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组织完成了38座辽塔的文物本体保护工程。
撰写的主要文章和主编的专著
1、《红山之玉石魅力》,《银行家》2003年第2期
2、《清沈阳故宫、清盛京三陵向“世界文化遗产”行列迈进》,《中国文化遗产》2004年第1期
3、《辽宁朝阳隋唐时期砖构墓葬形制及演变》,《北方文物》2007年第4期
4、《辽宁明长城保存状况及保护对策》,《中国文物报》2010年7月30日第三版
5、《辽宁明辽东镇长城资源调查的主要收获》,国家文物局《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文集》,文物出版社,2013年2月
6、《辽宁长城》,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
7、《辽宁省明长城资源调查报告》,文物出版社,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