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遇仙派

遇仙派

遇仙派(亦作遇山派)是全真道支派之一,由北七真之一的丹阳市真人马钰所创,主旨为清净修炼,即通过道法修练以求羽化成仙。丹阳子创立遇仙派后,继王重阳羽化后,行化于各地,弘扬道法。马钰的弟子包括曹、雷大通、刘真一、于志道(一作志远)、杨明真、李大乘等,其中李守宁在元初有较大影响力,被誉为当时的十大高道之一。遇仙派的事迹多见于《终南山祖建山真内传》。

派系渊源

马钰,金朝道士,原名从义,字宜甫,后更名为钰,字玄宝,号丹阳子,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人,家世为地方大族。金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阳到山东宁海传播全真道,他抛弃万贯家财,皈依道教,从此励行苦节,潜心修炼。王重阳仙逝前,将全真道秘诀传与丹阳市,托为全真道传道事业的直接继承人。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六年(1269年)赠号“丹阳抱一无为真人”,孛儿只斤·海山加封为“丹阳抱一无为普化真君”。丹阳真人为弘扬道法,历尽艰难困苦,后人赞评他为“启迪全真,发挥玄教者也”。着作有《洞玄金玉集》《神光灿》《渐悟集》等。

遇仙派简介

《秋集》卷五十三,有《城县灵虚观》记李志远于壬辰(1232年)在开封市北门外建道观教化当时乱民,受教者皆改过迁善存活甚众。据以上各说则遇仙派自马钰之后,仍极兴盛。遇仙派的教化活动不仅限于丹阳真人本人,其弟子们也积极传播道教教义,其中李守宁的影响尤为显著,其在元初被尊为十大高道之一,对遇仙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字辈表

自元来正志 冲寿成仙丹 忠靖得礼义 了然见朝天

致虚端笃悟 本理淳全玄 清微通大化 真常合妙言

崇教和法本 守仁有功夫 恭敬明智慧 圣体立遐龄

宏应演音信 高复现祥光 诚慈惟黄贵 全木会王逢

云升龙虎交 嗣希直用行 荣茂乾坤秀 莲开衍宝兴

遇仙派的百字“字辈表”是该派用于记忆和传承弟子名字的一种特殊方式,每个字代表一代弟子的字辈,用以区分不同代的弟子,体现了道教传承的严谨性和有序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