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棠
吕棠(1897-1928),原籍新会区江门范罗冈,即现今的江门市城区。
人物经历
吕棠自幼前往澳门从事茶居佣工工作。1922年返回家乡江门,在富泉茶居担任服务员,并加入了茶居饼行工会。次年,他在工会选举中当选为会长,并因此领导了工人罢工争取加薪的权利,随后遭到解雇,转而在石湾的兰亭茶居继续工作。
1924年冬季,吕棠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并成为了茶居饼行工会的全职干部。在他的帮助下,中共新会支部书记陈日光等人成功改组和建立了十余个基层工会,会员人数迅速增长至约7,000人。同年末,吕棠主持召开了新会县首次工人代表大会,并推动成立了新会县总工会筹备处,自己也被任命为筹备员,负责筹建总工会的工作。
1925年,新会县总工会正式成立,吕棠被选为委员长,领导了江门会城地区的工人运动。在“五卅”惨案发生后,他积极组织募捐支持上海市工人,并在省港大罢工期间组建英雄民兵连,协助维持市场秩序。此外,他还参与了对敌对货物的检查和禁止行动。
1926年初期,吕棠与其他工人领袖一起向江门市政厅提出抗议,要求废除不合理的税收政策。由于市长拒绝接见,工人们愤怒地破坏了市政厅。不久之后,警察逮捕了一些船工,导致船艇工人也袭击了警察局。这些事件引发了社会动荡,最终导致吕棠和其他三位工人领袖被捕并送往广东省。经过新会工团代表的努力,他们最终获得释放。同年4月,吕棠作为共产党员加入了中国国民党,并被选为江门市党部执行委员兼工人部部长,继续领导工人进行维权斗争。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吕棠被迫逃亡至澳门。当年12月,他曾短暂回到江门参与策划江会暴动,但由于计划未能实施,他又回到了澳门避难。
1928年2月15日,吕棠在广州市被国民党政府派遣的特务逮捕,并押送回广州。尽管在狱中遭受严刑拷打,但他始终没有屈服,最终不幸遇害,享年仅31岁。
参考资料
碧血垂青史 浩气贯长虹 五邑烈士诗文气壮山河感人肺腑.江门市人民政府.2024-09-29
【红色粤读】革命烈士——吕棠.新会党建.2024-09-29
江门市英雄山烈士陵园征联启事.国粹网.2024-09-29